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贵州黔南州2025届六年级语文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积累填空。

    (1)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____________

    (2)疾风知劲草,________________

    (3)龙井茶的清香,____的醇美,____的光洁绚丽,景德镇陶瓷的_____

    (4)默读便于思索,____________

  • 2、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例:自(言)自(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阅读《竹节人》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我要选择的材料是______

    任务二: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要选择的材料是______

    A.制作竹节人 B.玩竹节人

    C.上课玩竹节人,被老师抓住,竹节人被没收

    D.找竹节人,发现老师在玩被没收的竹节人

    E.见老师玩得那么投入,我们笑着溜走了

  • 4、选词填空。

    陆陆续续 断断续续

    (1)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   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2)电影快开演了,人们 走进电影院。

     

  • 5、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歌谣   ________的琴键

    ________的手指   ________的色彩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由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_所作。根据词作可知,词人看到了_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嗅到了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能够表现出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西江月”是标题,“夜行黄沙道中”是副标题。   ( )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点明了是夏季,正是稻谷扬花的时候。            ( )

    (3)这首词的第五、六两句对仗工整,结构严谨。   ( )

  • 7、阅读下边的材料,完成练习。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读了《三黑与土地》《我爱这土地》,联系生活实际,你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什么新的认识与感受呢?请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往往“诗中有画、诗中有情”。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那如画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mào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B.“江清月近人”中的这一句点明了题目。

    C.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蜘蛛的优势

    大森林中,一只蜘蛛出生了。它高兴地这儿走走,那儿瞧瞧,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但没两天,它就坐在树下号啕大哭。见它哭得如此(伤心     伤害     伤残),上帝过来问它哭什么。

    蜘蛛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抽咽着:“我太不幸了,我是整个森林中最可怜的动物。不是吗? 野兔、黄羊可以自在地以青草为食,狼、狮子有着天生的追捕本领,小鸟、老鹰能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老虎、大象足以称王称霸……我呢?飞不能飞,跑不能跑,跳不能跳,一辈子只能慢腾腾地爬来爬去,连蚂蚁的力气都比我大,我天生就注定是弱小的。怎么生存啊?世道多不公平啊!”

    上帝听了,语重心长地对蜘蛛说:“孩子,你错了。每个人都会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异     优势   优先),关键是自己要去努力(发掘   发展   发明)。”

    蜘蛛听了,半信半疑,开始寻找自己的长处。后来,它学会了织网。只要随便找到几个支点,它就可以巧妙地织成一张网。这网不怕风吹,不怕雨淋。蚊子、苍蝇等飞虫只要撞上网, 就无法脱身。它守在网边,天天都可以饱食一顿。还有,由于它的样子长得古怪而丑陋,身上又有毒腺,也不用担心像其他动物那样时时面临危险。现在,它活得非常开心。

    完美的人生在于自我的努力。“临川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挖掘自己的潜力,每个人都有着别人无法比似的长处。

    【1】画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用“ ”画出点明本文中心的自然段。

    【3】蜘蛛如果不去寻找自己的长处会是怎样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就要小学毕业了,在中学假如你发现不少同学在许多方面都比自己强,你准备怎样应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绿地是城市之肺

    绿地是城市之肺。科学测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由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的产氧量才得以健康生存。在绿树成荫的城区,空气中的细菌可减少3至6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被绿色植物阻挡、过滤、吸收,灰尘减少10%至27%,城市噪音减弱。清洁、安静的绿色世界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调养和康复,人均寿命可延长2至3岁。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人,在园林化的环境中,中枢神经、呼吸、血流得到调节,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本是交融一体的,绿树是人类生命之源。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举动无异于操利刃戮杀自己的心肺、残害自己的身躯啊!据专家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如增加城市绿化,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精读文段,请列举出城市绿地的作用。(至少答出六点)

    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画线句使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并用数据具体地体现出______,从而体现出绿地的重要作用。

    【4】画线句中的“据专家估算”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建设绿色城市,你有哪些想法?请写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片段《笑的魅力》,完成练习。

    笑能给人温暖,给人幸福和力量,还能使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

    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病,看着各种医疗设施,我很紧张。医生阿姨一边给我治疗,一边微笑着和我谈话,我顿时觉得连病痛都减轻了许多。

    还有一次,我在教室里不小心碰掉了同学李丹丹的钢笔,我忙弯腰捡起来。一看,笔尖弯了!我早就听说,这支笔是李丹丹的爸爸从北京买回来的,她一直当作宝贝那祥珍惜,今天却被我摔坏了,她会怎么样呢?她会哭起来,说不定还会骂我,叫我下不了台……

    当我忐忑不安地找到李丹丹,告诉她笔摔坏了,表示要赔钱时,李丹丹先是一惊,脸就变了!但她大概是看到我很难过,随即脸色又缓和了,笑着安慰我:“不要紧。看着这动人的微笑,听着这亲切的话语,我觉得如释重负……

    1片段是围绕___________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

    2小作者选取了两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中心,分别是: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桃树爷爷

    桃树爷爷是个说故事的能手,一辈子走南闯北的,阅历多,肚子里什么故事儿都掏得出来,村边上有一片桃树林子,林子里有两间小房,刷着白粉墙,桃树爷爷就住在这儿,专经营合作社里的果木。就为这个,孩子们叫他桃树爷爷。

    桃树爷爷有件时刻不离身的爱物,那就是支笛子,不知爷爷做伴了多久,桃树爷爷吹笛子也真吹得好,不但会用嘴吹,还会用鼻孔吹。一吹起来引得孩子们成群打伙地围着他转。

      孩子们最着迷的还是桃树爷爷满肚子的故事。春天,桃花盛开,红艳艳的,简直是半空落下来的一片彩云。你常常会看到老人家坐在桃树底下,身边围着群孩子,眼睛直竖竖地盯着桃树爷爷的嘴,任凭那些做娘的喊破嗓子,叫孩子们回家吃饭,孩子们也不开腔。到了冬天,日短夜长,一到晚上桃树爷爷的热炕更恋人,差不多挤满了听故事的孩子,要不是爷爷催他们早点回去睡觉,听到天亮也不烦。

    这一天傍晚,天阴下来,一会掉了雪花,飘飘摇摇的,雪花全阵比一阵密,桃树爷爷心想:下雪了,不会有人来了。早早关上门,从灶里掏了一瓦盆棒子火,端到炕上,也不点灯,守着火盆烤火,刚抽了半袋烟,门地推开扑腾扑腾跳进两个小黑影。桃树爷爷一听,听出是小满和小牛,却故意不言声。

      小满问:桃树爷爷,你睡了么?

      桃树爷爷呼、呼打起很响的鼾声来。

      小牛悄悄地说:是睡了,咱们走吧。

      小满说:没睡,没睡,睡了还抽抽烟?一面爬上炕,凑到爷爷的眼前一看就笑起来我说没睡,眼还睁着呢。

      爷爷说:没睡也不给你们讲故事。

      小满拉着老人的胳臂摇晃说:你讲一个吧,讲一个我们就走。

    爷爷:好好,别缠我,我讲一个,又吩咐小牛说:你点个亮,别摸黑瞎说话。小牛点上油灯,桃树爷爷想了想说:一家子,有个妈妈和小孩子……

    小满怕是编派他 赶紧问  孩子叫什么

      桃树爷爷笑着说  你不用怕  反正不叫小满  人家叫百岁  就听我说

      小百岁千里寻父的故事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任凭:

    阅历:

    (2)给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3)回答问题。4分

    孩子们为什么都叫人桃树爷爷?

     

    孩子们为什么整天围着桃树爷爷转?

     

    (4)写出句子含义。4分

    桃花盛开,红艳艳的,简直是天空中落下来的一片彩云。

     

    一到晚上桃树爷爷的热炕更恋人。

     

    (5)给短文用||分段,并写出段意。5分

     

     

     

  • 13、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文中有两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A.绿的程度  B.绿的范围  C.绿的形态

    【4】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5】摘抄这段文字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说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①年真的有味儿!特别是略上了年纪的人,说起过去的年味儿来,常常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②年味儿是什么?离家进城几十年了,但家乡那浓郁的年味儿还一直让我难以忘怀。每隔两三年,我就会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不为别的,就是想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年味儿。

    ③年味儿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儿。在老家,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左邻右舍的娃娃,手里拿着二踢脚、麻雷子、摔炮、拉炮,变着花样放,高一声,低一声,你张开鼻子,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儿。随着硝烟味儿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特别是除夕夜,那鞭炮几乎要响上一夜,鞭炮味儿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

    ④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开始大量地蒸馒头时,几百家同时开火上锅,那新蒸馒头味儿也是相当有气势的。按旧俗“二十六,蒸馒头”,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能干的主妇一大早就起来,一笼接一笼地把馒头、花卷、枣包、豆包蒸出来,然后装进篮子里,吊到梁上,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才开始再蒸新馒头。

    ⑤北方人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尤其是过年,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一定要吃的。这饺子味儿,一是肉馅的香味儿,已够肥的肉馅,还嫌不香,又倒上芝麻香油;二是葱、姜、蒜的辛辣味儿,再加上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剁馅的声音,真是有声有色有味。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有底了。

    ⑥还有一种少不了的年味儿,就是写春联的墨香味儿。过年时人们三五成群,在各家门口品评春联的场景至今让我难忘。

    ⑦虽然离家几十年了,可是我魂牵梦绕、日思夜想的还是家乡的年味儿。

    【1】短文依次写了四种年味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墨香味儿,在这四种年味儿中,_____________是略写部分。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数家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百家同时开火上锅,那新蒸馒头味儿也是相当有气势的”,从这句话能体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中的画线语句和短文结尾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除了春节,中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也有它特别的“味道”,比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一段话,说说它有什么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在奔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刻苦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改写句子(不改变句意)。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句子。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任选一个情景写具体。

    夕阳西下的校园   流水潺潺的溪畔   幽深僻静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提示语位置。

    例:“行了,这事儿有我呢!”她拉起对方的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训练营

    (1)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少先队员。(改病句)。

    (2)江风吹得芦苇哗啦啦地响。(改成字句)。

    (3)如果我犯了法,还能吃得上鱼吗?(改成陈述句)。

       

    (4)华佗把曹操的头痛病治好了。(改成字句)。

     

    (5)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短长;我,渴望去那辽阔的天宇高高飞翔。(照样子写一句话。)

     

     

     

  • 19、按要求写句子。

    1.谁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围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会去睡觉吧。(改为转述句)

    2.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温和(气候不冷不热 使人感到亲切)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病句。

    只要山势多么险峻,他就敢攀登。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仿写句子。

    白桦林银白的树干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5.选择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a用于引文的省略;b用于列举的省略;c用在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秋天到了,果子挂满枝头,橙子、柚子、葡萄、苹果……一派丰收景象。(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那一刻,柳暗花明;那一刻,峰回路转;那一刻,欣喜若狂……生活总是伴随着一个个无法忘怀的那一刻。请以“那一刻,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真实、具体地描写出“那一刻”的人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境和过程。③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