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浙江宁波中考二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为1954年少数民族学生参加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场景。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     

    A.人民能够当家作主

    B.各族人民空前团结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社会普法力度加大

  • 2、温和式的调整和改革是近代英国国家治理的一大特色。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时间

    表现

    1832年

    经过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员名额并修改选民资格。

    1835年

    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

    19世纪40年代

    颁布《矿井法》《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法案》。

    1848年

    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当局集中处理工业城镇的污水和废弃物。

    1870年

    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A.调整和改革措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自治市成为英国最早的地方自治制度

    C.调整和改革彻底化解日益尖锐的矛盾

    D.英国文官制度确保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 3、中国古代的陶瓷技术不断进步。下列属于南朝时出现的陶瓷制作技术的是(  )

    A.用坯车制坯

    B.用匣钵防止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

    C.用风车鼓风提高炉温

    D.用支钉固定器物底部,防止器物粘连

  • 4、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重新划分国、地财政税收,将盐税、海关税及内地税、烟酒税等划为国家税,将田赋、契税、屠宰税等划为地方税。1941年6月,国民政府决定将原属省级财政收入的田赋、营业税等均纳入国家税。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服务于民族战争需要

    B.中央集权制度遭受破坏

    C.蒋介石强化独裁统治

    D.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 5、根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记载统计,孙吴时期临湘县乡吏总数的26%、县吏的40%,县卒的33%都出身自“潘”、“蒸”、“邓”、“黄”、“谢”姓五大家族,这说明了当时(     

    A.地方大族影响当地吏役的任用

    B.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妥协

    C.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D.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发展

  • 6、古埃及人对神的敬畏来源于原始社会对自然力的崇拜,埃及法老一向宣称自己就是太阳神(拉之神)的化身,后来又信仰阿蒙神便成为了阿蒙神的代言。王国的国王既是国家领导者也是国家最高级祭司。由此可知,古代埃及(     

    A.融合了东西方文明

    B.教会凌驾于王权之上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初步具备了国家形态

  • 7、新政期间,由于不分官费自费概以科名奖赏学成归国者,遂使留学蔚为潮流,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了第一次留学热,尤其是赴日留学几成一种风气。这一阶段的留学热客观上(     

    A.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B.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C.促进了中日两国友好往来

    D.促进了新旧教育的融合

  • 8、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西夏)元昊倔强构逆,兵势甚锐,竭天下之力,不能稍挫其锋;然至绝其岁赐、互市,则不免衣皮食酪,几不能以为国,是以亟亟屈服……北事辽,南事宋,仅足以自存。”马端临意在说明,当时西夏(     

    A.经济依赖性较强

    B.国力日渐衰弱

    C.军事战斗力强大

    D.榷场贸易发达

  • 9、由于多年战争及欧洲国家兑换黄金,到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减少60%。1973年,欧美爆发经济危机,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按固定官价美元兑换黄金的政策,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这导致了

    A.美国失去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B.美元被欧元取代

    C.美国寻找新的美元挂钩标的

    D.尼克松总统下台

  • 10、明后期至清中叶,民间出现了大量侧重于孝行、贞节烈女、乐善好施、诚信、知恩善报等内容的小说。这些小说的流行(     

    A.强化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B.推动了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C.呼应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D.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 11、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和赞助,单纯的农民暴动是不能获得最终胜利的”,必须要“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认为农村暴动应为主要革命斗争方式

    B.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最主要的革命力量

    C.主张实行以城市领导乡村的工农革命

    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12、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面积5万多平方米,发掘出土了数十座房址和数百座墓葬以及丰富的陶器、石器、骨器、炭化稻和迄今年代最早的家猪。这可以(     

    A.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实证

    B.断定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

    C.说明水稻已成为重要粮食作物

    D.推断家畜饲养成为当时的主流

  • 13、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医学家米尔斯基是基督教徒,长期担任哈里发的御医;侯奈因是-名景教徒,却担任帝国图书馆馆长和科学院院长;撒比特信仰萨比教,但由于其学术上的成就受到哈里发的庇护。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A.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B.科学文化全面繁荣

    C.推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 14、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以“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为题。为此,黎冰鸿创作了宣传画(如图)。该图反映的“三项伟大任务”是(     

    A.剿匪镇反、进行土地改革、三大改造

    B.剿匪镇反、“一五”计划、三线建设

    C.争取抗美援朝胜利、进行土地改革、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争取抗美援朝胜利、“一五”计划、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5、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德先生”、“赛先生”、“婚姻自由”、“妇女解放”、“家庭革命”等字眼常常见诸于报刊杂志,这主要是由于(     

    A.清政府推行新政

    B.同盟会宣传革命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革命的影响

  • 16、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A.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D.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

  • 17、19世纪,印度掀起了反英大起义,拉丁美洲拉开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序幕。如果为它们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  )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

    B.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革命

    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斗争

  • 18、至大元年(1308年),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以祭祀社稷的太牢之礼祭祀曲阜孔其在位期间,还曾令中书右丞博罗特穆尔以国字译<孝经》,并“命中书省刻板模印,诸王而下皆赐之”,元武宗的这些做法(     

    A.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新局面

    B.旨在积极推广中原的先进文明

    C.意在巩固元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D.致使汉蒙间民族隔阂得以消除

  • 19、有学者在梳理关于清代边缺官员档案资料时,发现其政绩考语主要体现在文教风化、基础生产建设、基层组织架构、地方稳定等四个方面,其中文教风化、生产建设排名居前。由此可知清代(     

    A.推行民族羁縻政策

    B.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

    C.忽略基础设施建设

    D.采取因俗而治的措施

  • 20、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规定

    A.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B.承认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C.说明欧洲均势体系的形成

    D.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 2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官制,逐渐以“公务员”代替“官吏”,并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恤金条例》《公务员恤金条例施行细则》等法规。由此可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A.退休公务员颇受敬重

    B.文官制度已初具体系

    C.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

    D.法治建设的成就突出

  • 22、南宋时期,起源于福建莆田的妈祖信仰,主要由泉州地方长官和市舶司官员自发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进入元代后,妈祖祭祀被列入国家祭典,甚至邀请外国使者、商人观礼,规模空前。促成妈祖祭祀国家化的重要因素是(     

    A.中外广大信众的推动

    B.统一意识形态的需要

    C.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弃

    D.漕粮海运航线的开辟

  • 23、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役兵力表(单位:人)。据此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役

    时间

    英国

    法国

    英法联军

    中国

    第一次广州之战

    1856年10 月

    439

    15 000

    虎门之战

    1856年 11月

    1 380

    1700

    -

    第一次大沽之战

    1858年5月

    660

    518

    1 178

    10 000

    八里桥之战

    1860年9月

    3 500

    1 500

    5 000

    34 000

    A.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B.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

    C.冲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D.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 24、下表为1838年至1849年中国国内的银钱比表。与这些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时间

    1838年

    1842年

    1849年

    白银

    1两

    1两

    1两

    铜钱

    1600文

    1700余文

    2350余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________,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________”。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________

  • 26、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后来经孔子整理编订,奠定了中国古典_______文学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 27、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________召开八七会议。

    内容:纠正了________;确定了开展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在________

  • 28、汉代地方设置_______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 29、劳作方式的发展:家庭式劳作

    (1)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____劳作方式在各区域文明中很普遍。

    (2)____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____的形式逐渐瓦解。

    (3)中国____时期,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4)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____日渐普及。

  • 30、局限性——破坏生态环境

    (1)食草动物到达________、水草丰足的美洲,繁殖数量超过土地的________

    (2)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________被滥伐,美洲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3)玉米、甘薯等引入中国后,为扩大耕地面积,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________

  • 31、重要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在下列会议与其对应的主题之间配伍。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E. 中共八大

    F. 八届九中全会

    G. 十一届三中全会

    H. 中共十二大

     

    ①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是—   ②做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是—

    ③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   ④标志进入国民经济的调整阶段的是—

    ⑤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⑥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是—

    ⑦为反帝反封建,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是—

  • 32、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72年,________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33、经过

    (1)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________率领联军从________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________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3)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________”的决定。

    (4)7月14日,________陷落。

    (5)8月中旬,________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 34、条件: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概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 36、东欧剧变出现的原因、实质和具体表现有哪些?

  • 3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有哪些?

  • 38、民国时期,民族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时期从政府到民间,往往都是重视蒙古、西藏和新疆问题,而对西南、东南沿海地的边疆问题比较忽略。除此之外,民国政府对国防的重视也历来不够,即使在受到俄、英侵略严重威胁的新疆,也没有给予应有的财力支援,民国建立后,尽管在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但在实践中仍然较大程度地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并以武力作为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手段。在治边思想上继承了传统的羁縻怀柔,移民实边、镇抚兼施等观念,但也产生了国家主权的观念和现代边政思想。

    ——摘偏自方素梅《中华民国时期的边疆观念和治边思想》

    材料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两年时间里,完成了使“中国”从观念上国家向民族实体的扩展。如内蒙、西藏、新疆等情况所示,在1949年以前这些边疆民族的自发的政治能量取向,向非是向中国本部靠拢。中共以内蒙古的政治模式为先导,把区域自治应用于所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内蒙自治给中共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经验:容忍一个边疆民族在某种程度上的特殊化,其实可以促进它与中国内地同质化的重大进展。区域自治被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22日发布的《共同纲领》,由此成为重大国策。

    ——摘编自刘晓原《边疆中国和1949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政府的边疆观念和治边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采取的边疆民族政策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