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宰相杜佑所撰《通典》,是我国典章制度专史开创之作,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食货居首。《通典》的成书( )
A.体现政府将税收视为立国之本
B.得益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
C.标志史学政治借鉴功能的产生
D.说明官僚系统整体素质提升
2、在宋代,“事无巨细,非经两府不得施行”,皇帝的命令要与中书门下平章事和枢密使讨论后才能施行。这种做法表明宋朝( )
A.两府权力凌驾于皇权之上
B.中央决策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C.皇帝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D.国家决策呈现出民主化的趋势
3、如表为美国学者白鲁恂记录的民国时期军阀之间的300份(次)通电、公共演说、公告以及谈话的内容(部分)。该表说明( )
内容 | 呼吁道德规范 | 拥护民主共和 | 实施宪政 | 反对专制独裁 | 呼吁国家统一 | 建立法律秩序 | 实践民权 |
份数(次数) | 30 | 37 | 19 | 26 | 38 | 37 | 9 |
A.军人干政现象得到改变
B.北洋军阀统治被削弱
C.民主政治观念影响深远
D.民主与专制反复斗争
4、对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演变,有学者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齐民要术》等农书影响秦汉时期粮食供求关系
②隋唐时期粮食供应状况较好与江南经济开发有关
③稻麦复种制的推广有利于宋代粮食产量的提高
④清代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受到赋税政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陆续开设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总局译书局、福州船政学堂等新式学校。这些学堂的开设( )
A.得益于国防建设投入
B.采用了官督商办的体制
C.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
D.拓展了与海外市场联系
6、作家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这段材料可以用来阐述( )
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B.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
C.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影响
D.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7、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之中。以下关于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和基层组织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郡、县二级制——乡里制度
B.唐朝:郡、县二级制——乡里制度
C.明朝:路、州、县三级制——里甲制度
D.清朝:省、路、府、州、县多级制——里甲制度
8、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国防工业三年计划》,加快金融改革与金融统制、重工业建设和铁矿统制,以及交通运输建设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计划的实施( )
A.主要为围剿中共革命根据地
B.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
C.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为抗战胜利创造了一定条件
9、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这一做法( )
A.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B.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
C.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
D.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
10、二里头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材料说明二里头遗址( )
| 稻米 | 粟米 | 黍米 | 合计 |
颗粒数 | 14768 | 13883 | 2248 | 30899 |
千粒重(克) | 16 | 2 | 7 |
|
折合克数 | 236.288 | 27.766 | 15.736 | 279.79 |
粒数占比 | 47.8% | 44.9% | 7.3% |
|
重量占比 | 84.5% | 9.9% | 5.6% |
|
A.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
B.是中国水稻和粟米的发源地
C.气候条件比当代温暖湿润
D.原始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
11、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时期,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改革开放后,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
B.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
C.立足于农村现实条件
D.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12、下图所示为中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变化的曲线。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A.加入世贸组织提升第一产业就业率
B.第二产业对就业贡献最大
C.经济体制改革使就业结构趋于均衡
D.第三产业就业率增速迟缓
13、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实行君主立宪制;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实行联邦制;1789年法国颁布《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等原则。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B.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扩展
C.制度建设各有局限
D.民主自由平等的制度探索
14、1949年6月,毛泽东指出:“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这一主张( )
A.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B.指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
C.为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立营造国际氛围
D.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实现转移
15、下图为一战期间美国海军的征兵海报《哇!我真希望我是一个男人!》,据此可推知( )
A.一战提升了女性社会地位
B.世界局势即将发生重大转变
C.美国女权运动达到新高潮
D.国防动员方式出现根本变化
16、1881年,德皇威廉一世发表皇帝诏书,考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俾斯麦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法定事故保险》《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法令,着手建立广泛、统一和强制性的社保体制。这些做法( )
A.促进了德国民主政治的确立
B.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C.体现德国民主政治运行机制
D.说明政府政策的欺骗性
17、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骨耜、木杵和石磨盘、叉、钩、骨哨、骨箭头、弹丸等工具,也发现成堆的稻谷、稻叶及大量的菱角、酸枣等遗迹。这说明河姆渡文化( )
A.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B.尚未出现经济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C.率先迈入文明时代
D.渔猎和采集仍是当时重要经济活动
18、如表是按朝代进行的知识梳理,其中属于唐朝的是( )
A | 渤海郡王、政事堂、“雁塔提名” |
B | 奴尔干都司、迁都北京、致良知 |
C | 河西四郡、推恩令、独尊儒术 |
D | 燕云十六州、三衙、《梦溪笔谈》 |
A.A
B.B
C.C
D.D
19、1984年,《儒家伦理》教科书(小学德育选修课之一)在新加坡出版,该书前言宣称该课程不仅涉及理想、道德修养等方面,还会介绍华族(华人,占新加坡人口最多的族群)固有的道德观与文化。新加坡教育部还对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开展了50个学时的培训。这些做法意在( )
A.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B.构建多元社会结构
C.厚植民族文化根基
D.抵御西方文化侵略
20、西欧国家的重商主义最早是作为国家经济政策出现的,形成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关税政策,敛聚金银和积累资本的金融政策,鼓励生产的工商业政策,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低工资、低消费的劳工民生政策等政策体系。据此可知,重商主义( )
A.缓和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矛盾
B.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C.实质上是王权与资本的结盟
D.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
21、下图为1914﹣1919年中国棉纺织业盈利统计折线图。促使这一时期棉纺织业盈利变化的原因有( )
①清末“新政”设立商部 ②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 ③民国政府鼓励创办实业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一记载( )
A.表明土地可自由买卖
B.论证了土地私有制确立
C.说明了土地经营方式
D.标志着分封制的瓦解
23、战国时期,“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自身而为将。”这一现象( )
A.冲击了贵族政治
B.推动法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C.促进了私学兴起
D.标志官僚政治得以正式确立
24、1918~1921年,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军事联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联盟两个阶段。这说明苏维埃俄国
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
C.政权拥有新的阶级基础
D.建设道路探索有待突破
25、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___
26、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在新中国建立________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毛泽东思想不仅是________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7、拜占庭帝国:强盛:6世纪、____执政时期。
表现
(1)不断向西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____。
28、宗教改革背景
(1)文艺复兴使_______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2)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29、进一步深化改革
(1)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___________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中共中央提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方针以及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__的战略目标,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
(2)到2010年,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____________。
30、“文化大革命”在________年春夏全面发动起来后,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组成的________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31、废除宰相后,________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32、改革派的形成:一部分________从统治阶层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改革派,对内打着“________”的旗号,主张用________亲政取代幕府统治;对外要求废除幕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驱逐侵略者。
33、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_________”。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_________。
34、女真: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__,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____ ,1644年李自成在____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朝摄政王___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攻占并迁都北京。
35、结合史实说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 | 流行词汇 |
|
|
|
|
1840—1912年 | 师夷长技 | 洋布 | 洋火 | 兴民权 | 革命…… |
1912—1949年 | 共和约法 | 民主科学 | 实业救国 | 她…… |
|
1949—1978年 | 列宁装 | 三大改造 | 人民代表 | 粮票…… |
|
1978年以后 | 专业户 | 乡镇企业 | 村民委员会 | 股票 | 互联网…… |
根据材料,从每一个阶段中选取一个信息词,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角度提炼一个具体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37、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8、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9、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议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个统治,一家之言。
——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伟大的创举”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