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在论及新文化运动家庭革命时认为,“家庭革命是破坏与建设兼具的,不过前者显著,后者隐晦而已”。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家庭革命( )
A.瓦解了传统的家庭结构
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举起了宣传科学的旗帜
D.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2、下列对世界市场和全球贸易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世界贸易主要在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进行
③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④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3、下图是 1885年英国画家创作的漫画。图中左边的“妇女”象征英国,右边肥胖的“男孩”象征德国。“男孩”餐盘中已经有了非洲的纳米比亚,又继续将手伸向东方的新几内亚。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贪吃的男孩》
A.大国争夺霸权矛盾尖锐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欧洲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D.传统国际法体系被颠覆
4、1875年,左宗棠提出收复被俄国控制的新疆地区。在早期筹措军饷的过程中,他不得不与各省督抚协商,并主要依靠个人的影响力加以催解;中央虽也有介入,但作用有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晚清( )
A.海防官员占据优势
B.封建专制统治加强
C.新疆地位有所削弱
D.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5、南京政府的国文考试(尤其是其中的论文考试)以经义为主,而且不得以白话做答。1936年高等考试的国文试题为:“德当其位,能当其官,禄当其功议。”除国文外,其他还涉及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试题也是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并重。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
A.文官制度更具开放性和平等性
B.文官考试制度进步与保守并存
C.旧制度严重制约社会观念变革
D.继承吸收了中西考试制度精华
6、元朝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处理当地军民事务,且多参用当地土官任职。这说明元朝
A.国家制度与基层治理的结合
B.行省是管辖地方的主要方式
C.国内各民族大交融加强趋势
D.推行民族歧视以及压迫政策
7、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
A.历史评判要以成败为基本依据
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D.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8、下图为中世纪西欧庄园示意图,图中可以看到除领主的房子外,还能够看到教堂、堂区神父的房子、谷仓、磨坊、铁匠铺,多数庄园还有池塘,供饮畜和养鱼等。材料表明( )
A.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
B.西欧中世纪庄园内社会等级森严
C.庄园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十分活跃
D.西欧庄园经济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9、有学者提出,古代印度洋贸易紧紧地将亚、非、欧连接在一起,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印度洋周边各国合作互动,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诞生做出了重要铺垫。该学者意在肯定郑和的航海活动( )
A.促进了世界联系的加强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提升了非洲文明的程度
D.宣扬了睦邻友好理念
10、美国历史学教授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中讲道:“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和来自亚非的一些物种组成。”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①促进了不同大陆间的物种交流 ②推动了各大陆的城市化进程
③给美洲人民的生存环境带来威胁 ④促进了美洲的原始资本积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下图为1894-1920年民族工业资本的变化情况。其中,推动1913-1920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B.群众反帝爱国斗争
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D.官僚资本大力支持
12、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向欧亚大陆迁徙,如图所示。这次大迁徙引发了( )
A.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
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定
C.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
D.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
13、“并省侨立郡县,用确立黄、白籍以分辨土、侨的办法来重新规划行政区域、整顿户籍,是东晋及以后的南朝政府实施‘土断’的重要原因……政府推行‘土断’,就是要把侨户、流民和‘浮浪人’实为编户。”这一措施( )
A.为国家提供租税赋役
B.利于激发社会生产活力
C.维护了世家豪族利益
D.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
14、东汉前期,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征引全国各地的政区地名资料,用以分析字形、考辨字义。其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如图所示。这反映了该时期( )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
B.豪强势力的地方割据
C.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D.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
15、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在文书用印方面做出规定:惟天子之印称“至”,且完全由玉制成;百官的印章统称为“印”或“章”,由铜料或木头制成。这一规制意在
A.巩固国家统一
B.加强文书管理
C.凸显皇权独尊
D.节约行政成本
16、考古学家苏秉琦曾将中华文明史勾勒为“超百万年的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这一说法突出了中华文明的( )
A.连续性
B.创新性
C.统一性
D.包容性
17、15世纪,牛和羊随哥伦布被引进新大陆。新大陆有大片肥沃的草场适合放牧,牛羊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肉食和奶类,其皮毛还给人类带来温暖。这说明物种传播(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缓解了美洲的人口压力
C.影响了人类的日常生活
D.拓展了东西方贸易范围
18、1899年,株萍铁路初建之时,“湘赣民风未开,不通外情,迷信风水,于筑路大碍。为求铁路早日建成,凡庐墓不肯迂让者均设法绕行”,以致使该路少直多弯。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
B.民众对外国资本的抵制
C.铁路建设技术的落后
D.新式交通冲击传统秩序
19、图1、图2是近代中国发生的两场战争的示意图,这两幅图中的历史信息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中国( )
A.内地边疆安全遇到严重危机
B.进出口贸易被西方列强完全垄断
C.逐渐受制于不平等条约体系
D.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0、下图漫画是《“孔子”照“镜子”》,四只镜子分别是全球化、权利、自由和资本主义下列分析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
“孔子”照“镜子”
A.儒学压制人性,违背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
B.儒学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可以相容相通
C.儒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符全球化潮流
D.儒学主张“有序”,可用来促进世界的和平
21、1959年,毛泽东在会见喀麦隆独立运动领导组织代表时,明确表示“非洲当前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反对资本主义”。这表明此时的中国( )
A.不再坚持“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B.尊重非洲人民自主选择前进道路
C.联合非洲国家打破帝国主义封锁
D.拒绝履行同苏联结盟的相关义务
22、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上海耶松船厂 |
天津机器制造局 |
上海发昌机器厂 | 湖北汉阳铁厂 |
A.上海地区近代工业的出现
B.中国经济在近代的新变化
C.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与发展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3、秦代迁陵县学官类简记载:“直学佴,令教以甲子、算、马、大杂。”“学佴”即是学室的管理者和学习辅导者。只有经过学习,民众才有可能进入行政系统为官。这说明
A.迁陵县重视对民众的教化
B.考试成为选官的基本途径
C.垄断教育成为集权的手段
D.秦朝重视官吏的基本素养
24、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选民证,有汉文、藏文等。与此相关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中国公务员制度
25、小农经济的特征是_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
26、1946年6月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蒋介石全面进攻失败后,改变策略,重点进攻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27、“丝绸之路”由来及地位
(1)由来:人类早期几个文明中心之间的交往主要是沿东西方向展开的。其中,最著名的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________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
(2)地位:________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28、元朝政权的建立: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________即位。________年,忽必烈定国号为________
29、________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________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________和清军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
30、金:创制了________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31、________年,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32、国共合作
①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②____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______召开,提出了____________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__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
3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过程:1947年夏,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的《________》。各解放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神,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
(2)影响:使亿万农民在________上、________上获得了解放。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3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____》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律·名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摘编自陶舒亚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将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定,规定美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由该国的领事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其本国法律裁判。清政府通过修订法律、改良司法等措施,以期早日收回这种司法主权。1927年1月,美国出于远东战略利益的考虑,决定通过谈判途径尽快解除美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1928年,中美签订新关税条约后,在中方的坚持下,中美开始就撤销美在华领事裁判权问题进行谈判。美国与英国在1943年1月11日,同时宣布放弃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在华特权,接着荷兰、比利时、挪威、巴西等国也相继采取同样步骤。自此,开始了全面废除帝国主义在华领事裁判权。
一一摘编自仇华飞《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形成与撤废》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涉外案件处理的原则及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领事裁判权产生的影响及美国1943年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原因。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这节内容后所做的读书笔记的部分内容。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之柱——孔孟之道,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开启了思想的近代化。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催生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4.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①在政治上,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带有法制与民主色彩的国家。
②在经济上,要通过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以求富强。
③在外交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万国通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笔记提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所提修改建议以及理由需观点正确,并符合历史事实。)
37、(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在他出征埃及的短暂时间里,还粉碎了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这为天才的阿尔巴尼亚冒险家穆罕默德·阿里当政铺平了道路。穆罕默德· 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他开始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棉花迅速地成为国家最大的资源;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建立一所翻译学校,在1835至1848年间将大约2 000本欧洲的著作译成阿拉伯语。穆罕默德· 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他甚至勇敢地试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而且他的确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兴建了大量的工厂。不过,这些企业最后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是怎样粉碎“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穆罕默德·阿里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所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二说明穆罕默德·阿里向西方学习的最终结果及其原因。
38、概述租佃制产生、发展的过程,简析它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影响。
39、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背景、过程和影响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