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宁夏石嘴山中考二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有云:任何一项制度之成立与推行,决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和同时其他几项制度相配合,它必然会受其他某几项制度之牵动和影响。下列选项与钱穆观点相吻合的是(     

    ①《大明律》与“太祖六谕”②诸色户计与十家牌法

    ③一条鞭法与户籍永停编审④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汉初,郡国须收集各地所产之物(方物)输送至国库。汉武帝时,朝廷以“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和“便远方之贡”为由,派均输官直驻郡国,他们负责验收方物,督促郡国附缴相应运费,然后将方物运至中央。汉武帝此举(     

    A.侵夺了地方富商大贾的利益

    B.旨在消除豪强对朝廷的威胁

    C.实现了对地方官的直接控制

    D.有利于保障中央政府的财力

  • 3、良渚古国文化辐射及扩张能力可以说是出乎想象的。从陕西延安芦山峁、山西襄汾陶寺到长江中下游的湖北石家河、安徽江淮地区、江西筑卫城以至广东石峡、海丰等处都发现了良渚文化因素。这表明,良渚文明(     

    A.促进早期社会发展

    B.推动各地区独立发展

    C.统治范围比较广大

    D.长期领先于黄河流域

  • 4、明太祖朱元璋说:“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     

    A.废除宰相

    B.推行奏折制度

    C.设置内阁

    D.设立军机处

  • 5、如图为11~14世纪法兰西卡佩王朝时期的王室领地变迁示意图。该图可用来印证法兰西(     

    A.封君封臣制度崩溃

    B.国王权力不断加强

    C.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社会日益动荡不安

  • 6、20世纪中后期,德国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对社区自治权予以保护,规定社区机构的人员和经费使用安排完全由其自主决定,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支持以及社区居民缴纳的服务费用。宽松的社区治理制度为社区居民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增加了居民对社区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由此可知,德国基层的治理模式(       

    A.旨在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能力

    B.是代议制民主在基层的缩影

    C.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反映出政府权力的逐渐削弱

  • 7、亚里士多德认为,欲望满足式快乐是较低的快乐;成全式快乐的存在性质是成全,是较高的快乐,人对成全式快乐的追求拯救并高扬了快乐。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     

    A.主张灭绝欲望

    B.肯定快乐至上

    C.捍卫思想自由

    D.具有人文情怀

  • 8、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回忆:“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村里所有人都说:你去了只管选毛主席!当时最大的任务是实现父老乡亲们的殷切嘱托:一定要把毛主席选上!”申纪兰的这段经历,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政治协商制度具有优越性

    B.人大制度的人民民主原则

    C.人大制度的社会主义原则

    D.女性社会地位的普遍提高

  • 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近代曾被列强侵占。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0、中国的“洋火”(     

    1844年,火柴传入中国。1877年中国第一家手工制造火柴的上海制造自来火局诞生。日本人随即在附近开设一家专营“樱花牌”火柴的祥和丰办庄。中方企业开业不久便告歇业。

    1879年,卫省轩开办巧明火柴厂

    1920年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打破日本的技术垄断、瑞典的市场垄断,联合了中国企业,1930年火柴销量已占全等地。

    在中国的“洋火”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

    ①举步维艰                 ②自强不息             ③实业救国             ④实力雄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下图为中国邮政于2019年12月20日 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3枚。二十年前,我国从哪国手中收回了澳门主权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美国

  • 12、下表为《世界遗产公约》的部分规定。由此可见,《世界遗产公约》(     

    条目

    规定

    第六条

    本公约缔约国在充分尊重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所在国的主权,并不使国家立法规定的财产权受到损害的同时,承认这类遗产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第七条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保护应被理解为建立一个旨在支持本公约缔约国保存和确定这类遗产的努力的国际合作的援助系统。

    第十八条

    本公约缔约国应对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赞助下为世界遗产基金所组织的国际募款运动给予援助。

    A.禁止各国自行保护和利用本国的遗产

    B.旨在集各缔约国之力加强对世界遗产保护

    C.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

    D.制定了以国际援助为主的遗产保护体系

  • 13、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欧洲(     

    A.国际协调机制更趋合理

    B.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

    C.各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

    D.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被打破

  • 14、出土于西汉海昏侯墓的青螭纹玉剑由新疆和田白玉打造,造型精美,作为装饰的玉剑璏(剑鼻)两端出檐下卷,底面有长方形穿孔,用于穿戴佩系,仅打造这一部件就运用了切割、钻孔、磨抛、掏膛、高浮雕等多种工艺和技术。由材料可推知,西汉时期(     

    A.民营手工作坊技术水平高超

    B.丝绸之路贸易以奢侈品为主

    C.官营手工业不计较经济效益

    D.诸侯王国频繁挑衅天子威仪

  • 15、有学者研究表明,汉武帝开始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官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

    B.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与当时的国家战略相配合

    D.有利于手工业的普遍发展

  • 16、《东京梦华录》载:“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生鱼有数千担入门……十字街南去有姜行,北去有纱行。”材料体现了(     

    A.市场分工类别化

    B.市场突破了时间界限

    C.坊市的限制严格

    D.商品交易额迅猛增长

  • 17、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铜石并用时期,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存在突然“中断”的现象,而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却持续向政治集中化、社会阶序化发展,最后出现商王朝这样的庞大政治体与复杂社会。这种现象(     

    A.凸显出商朝的政治核心地位

    B.可用于解释早期文明的特征

    C.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

    D.可实证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 18、1802年,英国颁布《工厂法》,明确规定工厂雇佣的劳动者要接受培训教育;1898年的《技术教育法》,正式将职业教育纳入学制。从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这些举措反映出当时(     

    A.民主政治发展对国民素质的要求

    B.人文主义对个人技能的强烈关注

    C.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激烈

  • 19、《中国文摘》于1946年12月在香港正式出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份面向海外发行的英文期刊。该刊揭露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和腐朽统治,向全世界报道解放战争的消息,宣传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革命。《中国文摘》的刊发(     

    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不利局面

    B.使国民党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C.促进了民众思想的极大解放

    D.有利于共产党革命形象的构建

  • 20、下图为反映北伐战争的漫画。下列对北伐战争的讨论,正确的是(       

    A.确立了国民党专制统治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D.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力量

  • 21、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儒学一直是敬鬼神而远之,不能成为一种宗教信仰。虽然(唐代统治者)多次修订礼乐典制,使祭奠天地祖先的制度得以规范化……但终不能和有统一教义教规,统一信仰的宗教相匹敌,所以佛道依然有广大的活动空间。”该论述意在说明(     

    A.儒学不是一种宗教信仰

    B.佛道的传播具有广阔空间

    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D.儒家的伦理道德源于宗教

  • 22、纵观近代不同时期殖民扩张,16-18世纪以原始积累为目的,方式表现为血腥野蛮;19世纪早中期以拓宽市场为目的,方式为炮舰加商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输出为目的,以瓜分世界为方式。形成不同时期扩张特色的决定性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

    B.不同时期经济思想的影响

    C.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方式和手段

    D.不同时期国家政策的影响

  • 23、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A.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B.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削弱

    C.列强加紧资本输出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24、1905年8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正式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同时要求全国上下要“多建学堂,普及教育…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慈禧此举旨在

    A.抵御欧美列强侵略

    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遏制国内民主革命

    D.加快推进政治变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内涵:士人从各自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出发,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________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 26、徐继畲的《________》是中国近代________

  •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表现

    (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法》正式颁布实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________轨道。

    (2)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进行了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

    (3)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4)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的________制度之一。

  • 28、划分势力范围

    (1)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从渤海到南海的中国沿海地区强租租借地:________租旅大,________租威海卫,________租胶州湾,________租九龙,________租广州湾。

    (2)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________________

  • 29、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为迎合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了“________”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30、1976年9月,________逝世,________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________”这场灾难

  • 31、________的改革,使得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 32、北宋结束了________的分裂局面

  • 33、西周

    ①1046年周取代商,定都于________史称西周,西周实行________________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子塔形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________的政治统治,宗法制与分封制________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利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________年“国人暴动”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________

  • 34、中共“二大”召开:____年,上海【知识点165】

    (1)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____纲领,是打倒____,推翻____,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意义:这是中国近代____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国民大革命(________年)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新航路的开辟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从航海时间、航海家和开辟的新航路思考)

  • 36、中国的改革为什么会首先在农村兴起?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3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引自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Ⅱ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把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振兴联在一起考虑,强调“如果农村人口没有足够的购买力购买鞋子、衣服、汽车,那么工业中心也要受苦”。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1950年前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直接过渡”和“利用资本主义”分别是指什么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做法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现象产生的根源。谈谈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 38、联系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你如何理解世界政治格局在向多极化曲折发展?

  • 3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与发展完善的过程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