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世纪时,在意大利的部分地区,拥有城市土地的贵族由于“建筑房屋的地面价值已经大大地提高”,他们认为将这些土地“卖给市民是有利的”,于是越来越多地迁往乡间,以摆脱收入锐减、经济拮据的窘境。这一现象( )
A.源于当时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
B.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
C.得益于市民政治地位快速提升
D.推动了西欧城市的产生
2、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贸易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可以单方面认定日本或其他外国政府用不公平手段垄断美国国内市场。若美国不公平贸易裁定成立,而他国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纠正贸易失衡,则美国有权单方面对他国出口实施惩罚。这表明( )
A.美国霸主地位遭到挑战
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自由贸易体系全面崩溃
D.美国推行经济霸权主义
3、1937年毛泽东在部署某次战役时,致电八路军总部及各师:“敌之战略计划是以大迂回姿势,企图夺取太原,威胁平汉线中央军而最后击破之,夺取黄河以北……”,我军在战略上“展开于敌之侧翼,钳制敌之进攻太原与继续南下,援助晋绥军使之不过于损失力量”。这场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大捷
D.平津战役
4、陈寅恪先生指出,“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实质是( )
A.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B.少数民族封建化加速
C.华夏认同氛围浓厚
D.国家统一趋势已显现
5、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北部的“The Viliages”(中文译名:群村)是美国商业养老社区模式的代表。“群村”内部分布有密集的娱乐活动设施、便利的医疗服务设施和友好的道路设计,适老化的设计理念在这里随处可见,目前“群村”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社区。这可以佐证( )
A.美国的社会矛盾基本缓解
B.美国社区的重要性超过政府
C.政府减少了社会资源投入
D.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6、盛唐诗人王维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了各国使节到大明宫朝拜唐朝皇帝的盛况。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唐朝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一切。唐代中叶以后,海外贸易发达,与唐朝发展贸易的国家与日俱增。这一现象表明唐代
A.朝贡贸易体制较为成熟
B.传统陆路贸易发展受阻
C.中外经济文化联系增强
D.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取消
7、近代确立的民主政体中,英国规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执行;美国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违宪,总统任命的法官需要国会确认;法国规定议会可对宪法进行补充。这些规定的共同点是
A.体现共和精神
B.说明司法权独立
C.防止专制独裁
D.凸显行政权至上
8、如果要了解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状况,应该查阅的奠基之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9、戴季陶从1928年起担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他称赞孙中山是继承周公孔子的“圣人”,把自己称为“贤人”。在高等文官考试过程中,他审定的国文试题一般出典于四书五经中。据此可知,当时( )
A.文官制度建设受到传统思想影响
B.文官考试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
C.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初步形成
D.开始采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10、《新青年》杂志的文章涉及到了众多的社会话题,包括“孔教、欧战、白话文、世界语、注音字母、女子贞操、偶像破坏、家族制度、青年问题、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工读互助团、易卜生主义、罗素哲学、俄罗斯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宣传与社会主义讨论”等,由此可知( )
A.民主与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B.民主共和制度得到巩固
C.传统文化地位被彻底动摇
D.国人迫切探索救亡新路
11、“同样令人困扰的问题来自新的劳动纪律和劳动节奏。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的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该材料反映了( )
A.手工工场的发展
B.工厂制度的确立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电子商务的兴起
12、陕西姜寨遗址的14号房,位于村落东部1号大房子的右前方,半地穴式,进门正中有带灶圈的灶坑一个,房内出土计有陶盆2件、陶钵3件、陶罐5件、陶甑1件、石斧1件、石铲2件、石磨棒2件、石球1个、骨鱼叉2件、骨镞1件、骨笄1件。这表明当时姜寨聚落( )
A.采集渔猎与原始农业并存
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已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D.形成了较大的部落联盟
13、民国初,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经由普选产生的议会机构拥有较高的权威,包括大总统在内的各种重要官职,均需选举或得到认可,方能产生;各项法律政令和重大行政事务,亦需经批准方可实施。这说明辛亥革命( )
A.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解决了社会根本问题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D.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14、下表是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据表可以窥知( )
1924年 | 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
1926年 | 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
1927年 | 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 |
1928年 | 2月,建立中共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1930年 | 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A.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B.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C.革命统一战线由建立到破裂
D.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
15、宋代思想学术之活跃,为春秋战国以来所仅见,不仅超过汉唐,且为明清所不及。士大夫们以天下己任.可以按照自己的治国理念指斥朝政.批评皇帝,几乎无所顾忌。这主要是由于宋代
A.统治者的治国策略
B.社会危机严重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商品经济繁荣
16、三星堆青铜器在合金成分、铸造方法和装饰工艺上,均表现出与中原地区商文化青铜器基本一致的趋势,但器物种类、器形、纹饰等又与中原地区同时期青铜器风格迥异。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
A.源远流长
B.多元一体
C.领域广泛
D.影响深远
17、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对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他们叠居在封地原住民的上面,构成封建的统治阶级,并与原居民相互糅合。这也势必发展出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该学者的这一观点主要反映出分封制( )
A.促进了华夏认同观念的普及
B.蕴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了西周的国家疆域
18、有学者指出,商代法律是在继承夏代“奉天罚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根据“天”和“神”的 名义制定的,统治者对人的处罚都特别强调鬼神和上帝的意思。据此可知,商代
A.沿袭了夏代的官僚体制
B.政治领域神权色彩较浓厚
C.民众普遍崇信天神意志
D.统治者借助神权实现集权
19、《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表明秦朝( )
A.形成文书行政的法律制度
B.能够将皇帝和中央的政令传送到全国各地
C.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的严密性
D.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0、《左传·昭公十四年》云“好于边疆,息民五年,而后用师,礼也。”《左传·成公十三年》载晋厉公遣人指责秦“倾覆我社稷,帅我鹜贼,以来荡摇我边疆”。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诸侯国之间有明确的疆界
B.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C.国家统一成为必然的趋势
D.秦国对经营边疆的重视
21、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这样评价秦代的一项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分封制的推行
B.郡县制的形成
C.秦朝面临危机
D.科举制的兴起
22、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曾先后多次祭孔,祭孔的规格不断提高。公元489年北魏在洛阳建立孔庙,首次在孔子故里以外设庙祭孔,标志着孔庙祭祀被正式纳入北魏的国家祭祀体系。该举措旨在( )
A.推动民族的交流融合
B.强化北魏政权正统性
C.有效控制笼络士人阶层
D.将国家祭祀制度规范化
23、有学者认为,唐朝中后期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失败,意味着政府已不能再把土地和农民束缚起来,而且门阀及有关政治势力也不允许将土地所有权交由政府支配。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实施赋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B.门阀士族危及政府统治
C.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业发展
D.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24、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慵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土地集中日益严重
C.租佃关系普及深化
D.水陆交通长足发展
25、唐朝加强皇权的中央官制是___________。
26、战线
欧洲战场 | 对峙形势 | |
战线 | 西线 | ________与德军对阵(决定性战场) |
东线 | 德奥联军与俄军厮杀 | |
南线 | 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争斗 | |
战争方式 | ________ |
27、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苏联成立________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8、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各民族间长期的交融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民族交融 B.多民族政权并立与统一
C.早期国家 D.明清 E.三国两罾南北朝
(2)若就提纲(四)的主题展开研究,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填字母)
29、朝鲜
7世纪末,______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______国家。
10世纪初,高丽王朝模仿中国唐朝制度______制,推行土地国有,传播中国的______经典和词章之学。
14世纪末,迁都_____,改国号为朝鲜。16世纪末,联合中国打败日本的侵略。
30、中共一大
(1)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出席会议的除________、董必武、李达等________名代表外,还有共产国际代表。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会场,会议最后一天是在浙江________一艘游船上进行的。
(2)内容:①大会通过的纲领,首先确定了________这个名称。
②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________,建立________,实现________和________
③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________,________任书记
(3)意义: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________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________
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________,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________,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________
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________
31、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________爆发,严重影响日本。日本统治集团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________的战争。1931年上半年,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国________的殖民机构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
32、佛教的传入及中国化
(1)过程:①_______: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②魏晋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_____文化和____文化相融合;③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___成为主流,佛教完成___;④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_____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2)影响:①积极: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理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诗词、书法和绘画,建筑艺术)②消极: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33、太平天国前期曾颁布《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否定了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追求________的理想
34、思想解放——社会变革的先声
从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先后出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声。
(1)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内容。(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工业社会B.理性主义C.但丁D.马克思E.人文主义
(2)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将下列事件填入对应的空格内(填字母)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戊戌变法
D.《临时约法》的颁布E.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
①文艺复兴:________________
②启蒙运动:________________
③社会主义思潮:_______________
35、请分别列举二战中三个战场的三次转折性战役
36、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7、秦朝灭亡的时间和过程是怎样的?
38、殖民扩张对美洲的影响是什么?
39、阅读下列材料: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活动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成果。下列是中外古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请写出图1、图2、古代政治制度的名称。并简要评价罗马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