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史书统计,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中,宰相的人数近400人,出身士族占65.8%,非士族出身仅有34.2%;到了宋朝,科举出身的宰相达到了87%以上。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士族退出了政治舞台
B.宰相权力大幅度提高
C.社会流动性逐渐增强
D.官员选拔日趋多样化
2、18世纪以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的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此现象深刻反映了( )
A.手工工场的发展
B.生产组织管理规范
C.时间观念的增强
D.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3、二战后,拉美地区成为西方文明的“延伸地带”,文化也随之迅速变化。墨西哥作家巴斯康塞洛斯认为由于种族构成、文化混杂和政治环境,墨西哥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画等号的。其观点得到相当一部分拉美文人的推崇。这些现象反映出( )
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了崩溃
B.拉美民族文化的生存困境
C.拉美为世界文明贡献重大
D.拉美政治独立还任重道远
4、由于巴地地域地形破碎、山高路险、山河纵横切割造成交通不便,不利于同周边族群间经济文化交往,造就了巴地相对于其他文化有一种“文化滞后”现象。比如,当中原进入文明阶段时,中原周边之新石器文化也纷纷受到其影响而解体,但重庆三峡地区之新石器文化一贯延续到夏代早期仍然存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发展进程
B.巴地文化同周边族群没有交往
C.交通状况决定文化发展程度
D.三峡地区新石器文化最晚解体
5、子口税是近代中国海关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进口洋货运销内地和出口土货运销海外,除纳一次5%的进出口关税外,另缴2.5%的子口税,即可畅行中国,不另缴税。据如图可知( )
A.通商口岸之间的子口税贸易额最高
B.汉口与长江下游地区不存在商贸活动
C.汉口的子口税征收以进口贸易为主
D.子口税贸易分布受到交通条件的影响
6、2013年10月湖北发现林则徐亲笔信(下图),信中写道:“及至羊城,以一纸谕夷,宣布德威,不数日即得其缴烟之禀。收缴之后,并未罪其一人。它国均已遵具,惟义律与积贯卖烟者十余人,屡形反复,致与舟师接仗。英夷兵船之来,本在意中。”这说明( )
A.英国是鸦片走私的始作俑者
B.林则徐在禁烟中软硬兼施
C.各国拒不履行各项禁烟规定
D.林则徐对英国的入侵早有预见
7、下表是联合国1961-1974年间通过的部分文件。由此可见,当时
1961年 | 《联合国发展十年:国际合作方案一》 | 突出体现了民族独立与经济主权独立基础上 的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
1966年 |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 反映了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人权观点 |
1974年 | 《关于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宣言》《行动纲领》 《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 | 体现出国际法的原则和规范,指导着不同发 展水平和不同经济制度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
A.“一超多强”世界格局开始呈现
B.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
D.联合国已能真正地维护国际和平
8、如表所示为某同学收集的相关资料。据此可知,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
① | 在河姆渡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遗存。 |
② | 距今3600年前,殷商都城附近发现了由干渠、支渠和毛渠组成的农田灌溉系统,纵横交错的渠道将农田分割为若干个长方形,在渠与渠、地与地之间有明显的水位落差。 |
③ | 秦汉时期北方地区小麦推广和南方水稻品种不断优化,胡瓜、胡萝卜、核桃、芝麻、石榴、葡萄等作物种植。 |
A.食物物种交流地域特色鲜明
B.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C.古代中国食物种植生产分布
D.灌溉农业水利系统领先发达
9、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此举
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B.打破了世界隔绝状态
C.加快了工业革命进程
D.促成了生产方式变革
10、陆九渊认为“吾心”和“宇宙”是一种相互对等的关系。不同于二程和朱熹的“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致知格物”,他将个人的“致知”行为置于“格物”之前。这表明陆九渊的“格物”理论( )
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
B.维护了纲常伦理道德
C.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
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
11、下图为1948年5月西班牙作家萨尔瓦多·德.马达里亚加在欧洲部分人私下成立的欧洲议会上发表的演讲内容。其表达的核心观点是,西欧国家应该( )
必须诞生这样的欧洲,当西班牙人说“我们的夏尔特勒(法国地名)”,英国人说“我们的克拉科夫(波兰地名)”,意大利人说“我们的哥本哈根”,德国人说“我们的布鲁日(比利时地名)”……为了生存,它将具有那样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引导欧洲发明创造性词汇:FIATTEROPA(让欧洲来干吧)。 |
A.联合起来对抗美国
B.携手应对苏联威胁
C.以联合促共同发展
D.放弃原有国家主权
12、明朝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并在沿线设置军镇,号“九边”;而清代却是大肆修建喇嘛庙,借以笼络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因此得了一句俗语:“明修长城清修庙。”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的民族政策更具有实效性
B.清朝的民族政策放弃使用武力
C.明清王朝的举措都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民族政策
D.体现了明清采取防御和怀柔两种不同的民族政策
13、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孟子也有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些思想( )
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
B.反映了思想家目空一切
C.适应了春秋战国的政治需求
D.体现了文化自信的气质
14、红山文化距今约6500—5000年,考古人员在该文化遗址不仅发现了石镞、石刀、磨盘、磨棒等大量石器,还发现了许多笨重无耳的筒形陶器。据此可推知,红山文化时代( )
A.生产生活已走向稳定
B.家庭手工业得到发展
C.传统农耕水平很先进
D.国家初始形态己产生
15、宋真宗时期,王禹偶偁上疏提到:“臣本鲁人,占籍济上,未及第时,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阙事。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太平兴国中,增置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监酒、榷税算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材料意在强调当时北宋( )
A.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地方事务日益繁杂
C.官僚体系庞大臃肿
D.行政官员相互制约
16、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17、自新石器时代到战国末期,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地域特征明显。然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不仅始终保持着,而且范围和程度也稳步地扩大和加深,直至秦汉帝国的建立。这说明中国文化( )
A.具有南北对立特征
B.在发展中不断交融
C.深受社会形态影响
D.从多元转变为一体
18、“权力通常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古希腊、古罗马为限制贵族的专横,尝试的途径是( )
A.所有官职都不发放工资薪金
B.让平民参政限制贵族权力
C.主要官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D.召开公民大会取代元老院
19、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颁布一系列法令,主要有《八月法令》《人权宣言》《教会财产收归国有法令》《赎买封建义务和购买国有土地法》等。1791年9月3日,制宪议会通过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法国( )
A.人民推动了革命进程
B.土地私有制度基本瓦解
C.制宪议会是立法机构
D.启蒙思想已经深入民心
20、下列“近代商业贸易变化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大西洋沿岸 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英国
B.太平洋沿岸 商品种类数量增加 美国
C.地中海沿岸 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英国
D.大西洋沿岸 垄断组织迅速扩张 法国
21、20世纪20年代,国内的诸多政治团体竞相标榜自己的“革命”性,如无政府主义派倡导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倡导阶级革命,中国国民党倡导国民革命,中国青年党倡导全民革命等,政治氛围仿佛变成了“不革命即是反革命”。这( )
A.是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的表现
B.体现了国人彻底改造国家的意愿
C.说明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已开辟
D.反映出当时各派救国方案的趋同
22、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规定“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这些现象表明( )
A.白银取得了法律上的地位
B.明朝货币的使用开始多元化
C.中国已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政府推行并支持白银货币化
23、据睡虎地秦简等记载,秦朝百姓可按一定程序向官府借用官营作坊生产的铁农具,用后按时归还。如农具正常破损只需“为用书,受勿责”,即书面说明情况而无需赔偿。上述做法( )
A.使铁犁牛耕得到了普及
B.体现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C.说明政府重视精耕细作
D.扩大了官营手工业的市场
24、1961年4月,陈云致信周恩来,汇报了在杭州、南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研究化肥设备制造和生产问题的情况,计划每年竣工五个年产五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同时开建五个厂,每年形成二十五万吨合成氨,相当于一百万吨化肥的生产能力 。这样的建设规模除美国有过几年外,其他国家没有先例。据此推知,这一计划的实施( )
A.落实了大跃进运动的精神
B.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布局
C.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缓和
25、(从晚清到民国)
问题:
(1)请根据提示:完成上图表中标注。
A B C D E 。
(2)请为本图表确定个适合的主题。
26、相比于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的新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
27、黑船来航
________年,美国人培理以武力叩关,迫使幕府开国,相继和美国、英国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2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的(__________)是本次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 战略的破产;1916年2月,德国发动了(___________),是大战中具有(______)意义的一战;6月下旬,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发动了(_________),是大战中规模(_______)的战役,并在此次战役中首次使用(________);在海上战场,英德海军之间爆发了(__________)。
29、是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纲领。
30、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劵;标志: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强调___________,反对罗马教皇的“因行称义”,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宣称赎罪劵的功效微不足道,每个基督徒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性质:是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改革后创立的______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31、中古西欧的王权
1、中古西欧的王权 | |
表现 | 英国、法国分别在15世纪晚期建立都铎王朝和完成国家统一;15世纪末,民族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在_________半岛形成 |
影响 | 形成强大的王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为欧洲_____________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32、大众传媒的发展【知识点155】
(1)报刊业:维新派(《____》《国闻报》)、革命派(《____》)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2)电影:____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33、古代中国的探索
(1)中国在西汉时期,已经初步形成____、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____,南线通向_____。
(2)宋元时期,____工艺和____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3)从1405年到1433年,_____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____、波斯湾、阿拉伯半岛、_____和东非沿岸等地,其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
(4)中国古代已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_________。
34、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1)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代表,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
(2)《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刻画了2400多个人物形象,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____________,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20世纪世界秩序的挑战者和失败者
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德国、日本、苏联是既有世界秩序的三个主要挑战者,也是失败者。请叙述三国挑战“既有世界秩序”的过程。
36、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意义?
37、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有关史实,选用适当角度评述这种观点。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商品的涌入,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到摧毁,而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
归纳材料反映的非洲殖民地经济的特点。
39、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以及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