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四川成都中考一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民国初年的数百个政党政团中,具有较完整纲领的只有几十个,而且纲领内容多数雷同。其聚散、分合、变迁神速,这种变迁大都以党魁的利益为出发点,其聚也疾,其散也速。据此可知,民国初年(     

    A.责任内阁制名存实亡

    B.政党政治有待完善

    C.政党已沦为专制工具

    D.民主科学观念兴起

  • 2、近几年,网络订餐日益盛行,街头随处可见载着“美团外卖”、“饿了么”送货箱的快递车辆,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出更多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城市公共交通推动了快餐行业创新

    C.互联网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膳食结构

  • 3、1968年11月17日,毛泽东指出:美国要顾及美洲、欧洲、亚洲等多处利益,“处境相当困难”,“是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太大了”。他仔细阅读美国新当选总统尼克松的文章和竞选材料,还请周恩来等人阅读这些材料,并指示《人民日报》全文刊载了尼克松的就职演说。据此可知(     

    A.中美敌对关系有所改善

    B.第三世界与中国外交利益趋同

    C.中国重视中美关系走向

    D.美国总统已阐明对华外交政策

  • 4、汤去世后,伊尹继续辅佐嗣君。据传,第四任商王太甲(汤之孙),“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将他放逐禁闭,自行摄政。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乃归政于他。上述现象表明(     

    A.王位世袭制尚未确立

    B.伊尹受儒家思想影响

    C.王权受到一定制约

    D.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 5、19世纪40年代,法国“农民还保持着……在主人面前下跪的家长式系统的礼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心理有了显著变化,“从前他们首先是村民……现在,他们首先是法国人和共和主义者。……他们投票反对从前他们主人的后代”。这反映了

    A.法国大革命未对乡村社会产生影响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群众基础有所扩大

    C.巴黎公社深刻改造了农民精神

    D.法国农村的变革比英国显得更加深刻

  • 6、18世纪以前,小麦在英国食谱中属于奢侈品,只有富有阶层才可经常食用。但到18世纪60年代,南部劳工家庭主食的三分之二为小麦,东南部甚至可以达到90%;相较而言,畜牧业占优势的北部占比会低一些。据此可推知,当时英国(     

    A.小麦储藏技术得到显著改进

    B.通货膨胀现象非常严重

    C.生产发展推动饮食结构变化

    D.工业革命缩小贫富差距

  • 7、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大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这里的“晚明大变局”主要表现在(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经济重心南移

    C.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D.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

  • 8、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其技术条件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电力的使用

    C.内燃机的创制

    D.信息技术的进步

  • 9、1940年,延安县曾用民选的方式选举征粮委员会,选出了9名共产党员和18名非党人士(包括富裕户和绅士),在百姓的支持下,征粮委员会顺利完成了相关任务。毛泽东对这个经验很重视,并号召在边区各地推广运用。这一经验的推广(     

    A.促进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度建设

    B.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展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D.标志着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完善

  • 10、棒球有美国国球之誉。1888年到1889年,芝加哥队与美国联队在为期半年的环球之旅中共举行了53场比赛,足迹遍及欧、亚、非。环球巡演(     

    A.有助于扩大美国国际影响力

    B.创新了国家民间交往方式

    C.是“门罗宣言”的生动体现

    D.意在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

  • 11、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清楚地揭示了战胜日寇的客观依据和现实条件,阐明了敌我双方涉及战争的关键性因素的变化。他指出抗日战争将经过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战争胜利的战术分别是运动战和游击战,最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这篇文章发表于(     

    A.重庆

    B.西安

    C.延安

    D.西柏坡

  • 12、下图为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该聚落(       

    A.被誉为“华夏第一村”

    B.是河姆渡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C.阶级分化已十分明显

    D.提供了较稳定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 13、开元至天宝时期(713—756年)户口数表(部分)

    州名

    户数

    增长率(%)

    口数

    增长率(%)

    密度(人/平方公里)

    常州

    102631

    384.5

    690673

    518.8

    81.5

    苏州

    76421

    544.4

    632655

    1061.4

    45.8

    杭州

    86258

    182.2

    585963

    281.2

    72.3

    台州

    83868

    1174.0

    489015

    1282.0

    40.2

    湖州

    73306

    418.6

    477698

    525.0

    74.1

    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A.户籍管理的水平显著提高

    B.政局动荡带来人口南迁

    C.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D.赋税制度实现根本变革

  • 14、苏联政府曾以援助中国建立现代海军为条件,提出使用中国军港并建立中苏共管的舰队,中国领导人则予以坚决拒绝,并指出“不会让任何人利用我们的国土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反映出新中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A.另起炉灶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不结盟

  • 15、史载:南宋时荆湖、江南与两浙,膏腴之田弥亘数千里,中原士人扶携南渡数千万人,于此足征南方经济渐起,与北方经济争衡矣。而金元战争二十年间,北方之残破尤甚,是以元人尝云江南财富占天下什七。针对上述情形,元朝(     

    ①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③重新开通了京杭大运河       ④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 16、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向内凝聚的统一性既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下列各项中属于秦朝的历史贡献的是(     

    A.以嫡庶血缘确定继承名分制度

    B.推广郡县制并统一文字度量衡

    C.确立儒学于意识形态主流地位

    D.重文抑武提倡文治强化了集权

  • 17、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弹奏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

    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

    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

    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 18、《汉谟拉比法典》中多次出现耕犁、耕牛等词汇。此外,对有关出租和耕耘土地,放牧和管理牲畜以及修建管理果园等事,该法典也都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这反映出

    A.阿拉伯帝国以畜牧业为生

    B.古巴比伦农业较为发达

    C.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兴盛

    D.古代埃及农业体系形成

  • 19、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提出的教育蓝图中,强调公民的政治美德,倡导公民对民族国家、民主政治和法律的爱。公民教育蓝图的提出(     

    A.得到当时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B.践行了《法国民法典》精神

    C.有利于推动法国的社会转型

    D.结束了法国的封建臣民教育

  • 20、战国七雄的名臣名将,绝大多数都不是君主近亲,而往往来自于下层贵族或平民。所谓“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表明当时(     

    A.争霸战争引发人才争夺

    B.君主权威的削弱

    C.贵族世袭特权已被废除

    D.社会流动的加强

  • 21、《晋世家》记载,公元前784年,晋穆侯卒,其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在位第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晋国的国君更替说明

    A.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得以恢复

    B.宗法分封制在晋国受到冲击

    C.晋国大夫集团地位日益突出

    D.政权更迭削弱了晋国的实力

  • 22、中国古代的史书大都以儒家的道德至上主义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明朝后期思想家李贽曾表明,他反对以孔子的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并公开提出要重新评价历史人物,要“颠倒千万世之是非”。李贽的这些主张(     

    A.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B.颠覆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加速了政治制度变迁

    D.冲击了传统的社会观念

  • 23、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旨在终结宰相制度

    B.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C.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D.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 24、下表是唐朝与周边民族或地区交往表(部分)。由此可知,唐朝能和边疆各民族实现“和同为一家”的原因是(     

    时期

    民族/地区

    方式

    具体情况

    唐太宗

    东突厥

    战争

    东突厥汗国灭亡

    吐蕃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西域

    设置机构

    设安西都护府

    回纥

    册封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

    粟末靺羯

    册封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A.能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

    B.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昌盛

    C.民族政策开明,措施灵活得当

    D.唐朝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历史意义【知识点159】

    (1)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____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____运动。

    (2)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促进了____在中国的传播和桶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____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 2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了《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大会确立________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他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 27、特点:用削尖的芦苇秆或木杆在泥板上压出一道道笔画,每道笔画看起来都像楔子,因此被称为____文字。

  • 28、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战后

    (1)资本主义经济   

    特点

    二战后经济快速增长;21世纪以来,____深入发展

    条件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____、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现代科技进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与____的升级

    局限

    未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波及范围更大。世界经济的____、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

    (2)社会主义国家

    ①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指令性计划和____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随后的改革陷入困境。1989年____,1991年苏联解体。

    ②中国   

    新中国

    成立后

    中国人民进行了____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改革开

    放后

    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1世纪

    以来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____”国际合作,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3)发展中国家   

    条件

    将经济独立作为____,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工业化进程

    特点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经济____

    问题

    经济发展之路充满挑战

  • 29、16世纪中期,________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________的租住权。

  • 30、美洲印第安文化衰落:16世纪____殖民者入侵后,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 3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因:第二次大战后,_____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 32、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________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 33、历史活动

    (1)北大西洋高纬度航路

    ①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__________

    ②16世纪,法国人__________到达拉布拉多半岛;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③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__________通向亚洲的航路。

    ④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__________到北冰洋的航线。

    (2)南半球的新航路

    ①1578年,英国人__________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

    ②1642—1643年,荷兰人__________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 34、进化论的创立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划时代的巨著《____________》,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搜集资料举出"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事例,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 36、十六世纪末,中国和朝鲜军民为联合抗击日本封建权臣侵略而牺牲的将领分别是谁?

  • 37、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创立了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英美两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奠定两国政治体制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3)简要分析上述政治体制的确立对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

  • 38、作为欧洲和世界的大国,德国在近现代史上虽几经起伏,但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第六十一条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

    第198~202条联盟国和联合国政府宣布,而德国承认:德国及其盟国应对它们所造成的、由于德国及其盟国发动进攻而挑起的战争使联盟国和联合国政府及其臣民所遭到的一切损失和一切损害负责。

    ——《凡尔赛和约》

    材料三

    我们只要看看今日德国,虽然两度沦为战败国,又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今天在欧洲的地位,却远比1945年前军事强权的德国稳固多了。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1994年)

    在所有欧盟成员国中,德国是欧洲统一最积极的倡导者。这是因为二战后德国人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大家庭中的平等伙伴,才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重新获得世人尊敬的最佳路径。

    ——(德)霍尔斯特•罗力《欧盟超国家职能及德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示德国政治体制建立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德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

    (2)对于材料二中战争责任的认定,当时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是不正确的。你赞成哪种看法?简要说明理由。

    (3)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德国“今天在欧洲的地位......稳固多了”的主要表现,并概述二战结束以来德国对欧洲发展的贡献。

  • 39、(题文)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