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上海中考二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打破了先前诸侯割据的疆界,以禹的名义把战国时的天下分为九州,既包括中原地区,又涵盖了四夷之地。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有了统一族群观念

    B.战国时期分封制开始遭破坏

    C.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势力衰微

    D.此书托禹名义而无研究价值

  • 2、玉米原产于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之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玉米的对外传播(     

    A.新航路开辟之前已经传播到欧洲

    B.加强了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文化联系

    C.直接推动了清朝赋税制度的变革

    D.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

  • 3、下图所示的戴帷帽骑马仕女俑,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唐代墓葬。这些女俑的衣着装束与当时的长安有着一样的流行时尚。据此推知盛唐时期(     

    A.民族交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B.骑马成为女性主要休闲方式

    C.社会价值取向追求显贵地位

    D.尚武健身社会风气受到推崇

  • 4、明朝初期,市镇多由巡检司管理,只设从九品的末等官员。明朝后期至清朝,一些市镇已由正八品的县丞驻地管理,甚至出现正六品通判、正五品同知等府级官员管理市镇的现象。这一变化是由于(     

    A.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

    B.城市功能的演变

    C.中央政府权威的弱化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5、某学生阅读《周恩来画传》,了解新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情况,摘录了如下史料,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上史料,正确的是(     

    ①“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③“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④周恩来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赖伊指出,安理会的决议是“支持美国武装侵略、干涉朝鲜内政和破坏世界和平的,严重地破坏了联合国宪章”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 6、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遗址中发现有墓地和祭坛,大型墓葬随葬品丰富,以各种玉器为主,小型墓葬数量多,但随葬品只有日常生活用品陶器等;同时也发现了大型城址,城墙环绕古城四周且外围还有类似于护城河的水沟。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①“蛋壳陶”是其代表器物②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③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④已经出现部落间的纷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7、1630-1680年间,英国糖的人均消费量增加了4倍,零售价降了一半,茶、咖啡、巧克力等也进入商店和普通消费者的家庭,并日益流行。这主要得益于(     

    A.工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物种交流

    D.奴隶贸易

  • 8、考古资料显示,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出现邦国林立的现象,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等。这可以说明(     

    A.分封制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B.礼乐等级制度形成并发展

    C.龙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 9、山西108国道旁,坐落着一座为纪念某战役而建造的汉白玉“抗战纪念墙”。墙文摘编如下:……它是抗战初期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战斗最烈的一次战役。是役,从1937年10月11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战例。该战役是(     

    A.南京保卫战

    B.武汉会战

    C.徐州会战

    D.忻口会战

  • 10、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A.受到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B.能减轻国家的负担,有利经济发展

    C.是欧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

    D.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 11、《史记》记载陈胜、吴广起义原因是失期当斩,但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徭律》则规定如因天气原因而失期至多罚款,与《史记》记载相去甚远。由此可知(       

    A.秦的暴政并不存在

    B.历史研究要对使用的材料辨析、考证

    C.《史记》相关记载没有研究价值

    D.历史研究必须借助考古的成果

  • 12、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在这一时期,拜占庭帝国的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曾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造了斯拉夫字母;当时人们所信仰的宗教则是拜占庭的东正教。这说明基辅罗斯(  )

    A.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B.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C.不是一个独立国家

    D.没有本土的文字和宗教

  • 13、与西方个人主义以自我回归、以个人为本位的倾向性原则不同的是,早在1916年,陈独秀即明确提出,个性解放者当“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傅斯年也提倡“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与西方相比,当时中国“个人主义”与“个性解放”内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B.文化激荡与民族危机的双重影响

    C.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

    D.青年学生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先锋

  • 14、据考古发现,洛阳东周土城,东西长约2890米,南北长约3200米;曲阜鲁围故都城址,东西长约3500米,南北长约2500米;新郑郑韩故都城址,东西最长5000米,南北最长4500米,河北易县燕下都城址,东西长约8000米,南北宽约4000米。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分封制度逐步瓦解

    C.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D.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 15、宋代笔记《玉壶清话》记载,一次宋太祖派遣武将党进戍边,依例应出行前向皇帝致辞,但宋太祖念其“本出溪戎,不识一字”,便破例让他“不须如此”。但党进性格刚强,坚决要求致辞,便使人将内容写在“笏”(手板)上,并反复背诵。结果当天由于紧张,党进“不能道一字”,最后只说出一句“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引发哄堂大笑。后来他自己解释说“也要官家知道我读书来”。这反映出北宋初年

    A.程朱理学盛行,引导朝廷政治风向

    B.重视科举考试,成为唯一晋升途径

    C.提倡武将读书,文官群体得到推崇

    D.设置二府三司,枢密院只负责军事

  • 16、在宋朝,纸币印刷和设计的巅峰是四色铜版印刷技术,先用4块铜版印刷基本的文本和面额,然后再用蓝色和红色双色版印刷特制的装饰设计:带有金鸡图案的敕字以蓝色印刷;红色版印刷合欢万岁藤图案,标志长寿;龙龟负书的图案用黑色墨水印刷。纸币印刷过程中这些精心设计的主要意图是(     

    A.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B.提升纸币的防伪功能

    C.保证纸币的美观耐用

    D.体现金融领域的创新

  • 17、战国时期,某政治家提出,“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这一主张出自(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 18、图1、图2所示为《吉尔伽美什》史诗的两份文本(泥板文书)残片。这两件文物(     

    A.体现了楔形文字的推广

    B.反映了西亚文化的流传

    C.见证了古巴比伦的强盛

    D.还原了乌鲁克王朝历史

  • 19、“一条鞭法”施行后,里甲不再催征赋税,而是由居民把税粮、徭役折算成白银后,直接交给县衙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

    B.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明朝地方治理效率提高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动摇

  • 20、虽然19世纪后期的英国有不少发明,但蒸汽时代的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依然居于主流。到19世纪末,英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主要背景是(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经济侵略的利器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

    C.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程度不断加深

    D.宗教改革宣扬了勤俭节约的伦理观

  • 21、“龙场猛悟道,一反程朱理。格物即格心,孔学千古秘。颇重致良知,未解世危机。”其评价针对的思想家是

    A.王守仁

    B.李贽

    C.顾炎武

    D.黄宗羲

  • 22、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盆,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甚至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洋学堂、洋装书、洋服等。义和团极端仇视洋货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危机

    B.列强瓜分中国极大地激化了社会矛盾

    C.洋货的倾销造成了小生产者大量破产

    D.西方传教士与国内民众存在文化分歧

  • 23、下表为甲午战争之前外债用途分类。据此可知,当时晚清政府(     

    类别

    银额(两)

    百分比(%)

    备注

    军费支出

    34 279 974

    74.53

    镇压人民起义及抗击侵略等

    实业支出

    4 705 640

    10.23

    用于轮船招商局、铁路、织布局

    河工支出

    2333 955

    5.08

    用于河南郑工、山东河工修建颐和园及兴建“三海工程”"

    消费性支出

    4 500 000

    9.78

    (北海、中海、南海)

    其他

    173 400

    0.38

    出使经费及恤款

    合计

    45 992969

    100

     

    A.积极发展实业

    B.财政支出依赖外债

    C.重视社会民生

    D.统治危机日趋严重

  • 24、2010年10月,温家宝在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上致辞时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和‘经籍西传’曾为欧洲近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使封建统治阶级实力增强

    C.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D.四大发明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项目

    世界

    中国

    铁路交通

    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____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1.1881年,唐山至____的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2.1909年竣工的____,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

    水上交通工具

    1.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2.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的主要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

    1.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

    2.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____

    3.1872年,官督商办的____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汽车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

  • 26、是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纲领。

  • 27、统治

    (1)实行____统治,推行____制,发展____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____,造成后者大量死亡。为弥补____不足,发展起罪恶的____贸易。

    (3)宗主国禁止或限制____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____的发展。

  • 2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价值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____和精神动力。

    ②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____和行为方式。

    ③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 29、为结束分裂奠基:周世宗________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势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 30、两弹一星

    (1)原子弹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①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建成②___________和大亚湾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

    (2)导弹

    ①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②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③_________试验成功。

    (3)卫星

    ①成就: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④________发射成功。

    ②意义: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 31、中国: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______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 32、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印欧人的迁徙

    (1)印欧人的起源:可能起源于________,他们是游牧民,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

    (2)早期迁徙

    ①时间: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整个过程延续________甚至上千年。

    ②范围:西起欧洲,东到________

    (3)结果: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________,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区域

    表现

    赫梯

    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________建立赫梯帝国。公元前14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疆域从小亚细亚延伸到巴勒斯坦,多次与________发生争霸战争,公元前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逐渐衰落

    波斯

    ①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________,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________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

    ②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________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希腊

    ①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________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

    ②他们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希腊文明成为________的一个重要源头

    印度

    ①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________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

    ________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

  • 33、文学

    (1)宋词

    ①兴起: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________,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②特点:句子________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③代表:________派的苏轼、辛弃疾和________派的柳永、李清照。

    (2)元曲

    ________:比词更灵活、更通俗,更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________: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杂剧。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________、王实甫等。

    (3)________: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 34、意义: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___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 36、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如何演变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7、讨论一下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可她为什么支持洋务运动?

  • 3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法是如何发展的?

  • 39、宋代经济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