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下表所示法律文献,可以得出,近代制宪实践发展的特点( )
颁行时间 | 制定者 | 宪法名称 | 特色 |
1908年 | 清政府 | 《钦定宪法大纲》 | 仿照日本宪法,预备立宪。 |
1912年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借鉴美国宪法,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
1931年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宪法大纲》 | 工农民主专政 |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A.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工人阶级是主导力量
C.维护清朝统治秩序
D.多方政治力量的参与
2、秦代奉行法家的法治思想,打击儒学,但在家庭中还是规定“不孝罪”,严禁子女控告父母。汉代为了维护父系家长制,汉律也规定“不孝罪”。材料表明( )
A.古代法律注重维护家庭伦理
B.中国古代的刑罚比较严苛
C.宗法观念不断强化父权地位
D.法家与儒家治国理念趋同
3、汉初,列侯属军功食邑贵族,仅有“食邑”而无“侯国”。随着诸吕之乱的平定,列侯在中央的势力进一步膨胀,汉文帝二年始创侯国制度,并借“诸侯治民”原则让列侯前往侯国就封。该措施( )
A.埋下了汉王朝统治的隐患
B.旨在提升列侯政治地位
C.逐步完善了军功食邑制度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4、滥用程序是原告或被告利用自己对诉讼手段的了解,不当运用它们损害诉讼相对人利益并为自己牟利的行为。罗马法对滥用程序做了详尽的规定和严厉的制裁。这体现出罗马法( )
A.强调程序与形式
B.注重维护社会稳定
C.追求公平与正义
D.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5、经历北周武帝灭佛后,隋文帝下诏“复立佛、天尊(道教)像”,并令“敢有毁坏偷盗佛及天尊像者,以不道论”,同时又多次下诏强调儒学的重要价值。由此可知,当时( )
A.国家治理借助了多元文化
B.佛教实现了中国化
C.民间抵制佛道思想的传播
D.儒学得到全面复兴
6、1928年3月5日,中共福建省委认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先导”。1937年3月21日,中共在巴黎发行《救国时报》评论巴黎公社是“为国家民族之独立自由与幸福而斗争的绝顶英勇与绝顶忠诚的模范”。这些评论反映( )
A.革命统一战线的宣传策略
B.对巴黎公社认识深化
C.民族民主运动进入了高潮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7、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国家应撇开政治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的成功而努力。”通过这次国际会议,中国( )
A.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C.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D.冲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8、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 )
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
B.西学东渐逐步推动中国近代化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9、如图为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代理国务总理段祺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钤的签名。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
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 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③京张铁路的修建 ④中国近代铁路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今我朝罢承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西汉时,除汉武帝曾四次亲自受计外,并无皇帝受计与召见计吏的惯例。东汉光武帝时起,计吏到京后,在向司徒、司空上计后,还要参加次年正月旦的朝贺大典,受皇帝接见,并回答皇帝提问。汉代郡国上计制度的变化( )
A.便于皇帝加强对地方的掌控
B.维持了汉帝国的有效运转
C.抑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D.完善了地方官吏监察制度
12、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13、抗战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
A.取得了近代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B.蒋介石集团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C.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和平民主建国
D.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
14、农耕生产的增长率,大于游牧生产的增长率。农耕之必然趋向于定居,又使它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有较大的和较为稳定的连续承袭的可能出出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接壤地区,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不可逾越的界线。这可用来说明( )
A.农耕文明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B.游牧文明的扩张性与开放性
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交融性
D.世界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
15、《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16、下图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场景。该图( )
《职贡图》(唐朝画家阎立本创作)
A.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B.再现了唐朝民族交融的历史场景
C.表明朝贡是中外交往的特殊纽带
D.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
17、下列表格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大航海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对比。对此解读合理是( )
国家 | 船队性质 | 经费来源 | 航海目的 | 船队成员 | 扮演角色 |
中国 | 皇朝特遣船队 | 国库支付 | 宣扬国威 |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 外交使者 |
欧洲 | 私人航海探险队 |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 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 | 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 |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
A.欧洲航海规模远大于郑和下西洋
B.两者航海动机和影响存在差异性
C.郑和下西洋的次数远超欧洲航海
D.两者航海性质和条件存在相似性
18、战国时期,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变法规定收回传至三代以上的贵族封君子孙者的爵禄,商鞅变法规定贵族中凡未立军功者不得入贵族籍。这些规定( )
A.注重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B.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化的需要
C.旨在提高平民的社会地位
D.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的确立
19、桑海国王阿斯基亚·穆罕默德重视文化教育,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文人。1492年,格拉那达被西班牙人攻占后,从那里逃出来的许多学者、思想家、艺术家、医生和科学家,都被它收容下来,让他们在桑科尔大学任教,从事科学研究。这一措施( )
A.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B.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C.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D.为军事扩张提供了常备军
20、秦汉时期,上计制度内容详实,制度严密,经济管控与吏治建设相结合,上计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曾制定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造成上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主流思想变化的影响
B.上计制度标准的变化
C.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
D.中央集权程度的差异
21、两宋时期,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大都市政治军事性人口比重减少,经济商业服务性人口比重明显加大,传统的政治军事性人口与市场发生了更多的联系。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在整个社会中的人口比重也明显增加,市民阶层初步形成。这些现象( )
A.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使城市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
D.促进了大都市社会经济转型
22、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立足历史角度,详细描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缘起,再现了新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历史性决策的过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D.推动“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23、与前代不同,宋代虽也有“奴婢”,但他们仅在契约有效期内与主人维持主仆名分。享有独立的人格权和去留的决定权。宋代法律也禁止强雇人或强制人为奴婢,严禁主家以私刑惩治奴婢。由此可知宋代( )
A.实现了真正的社会平等
B.社会关系普遍契约化
C.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D.士族豪门的地位下降
24、1500—1600年,传统社会经济关系确立的日常生活的确定性被打碎,欧洲社会每个人都对未来感到不确定;政府普遍感到习惯性的财源已入不敷出了;大多数人断定,比以前更大的贪婪和更多的邪恶将会在世界上肆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宗教改革的进行
C.贫富差距的扩大
D.技术革命的发展
25、第4子目:启蒙运动
(1)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____。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打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____。
(2)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也存在差异。例如,尽管他们都____,但孟德斯鸠强调____,相互监督、制衡;伏尔泰寄希望于____进行改革,建立____;卢梭主张____。
26、明朝中后期,随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27、中国的抗日战争为________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8、战略防御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全面内战爆发。
29、中古西欧文化背景
(1)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____等封建国家。
(2)496年,法兰克国王____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
(3)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____”,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
(4)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____格局。
30、其他:20世纪文化交流发展
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______、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
31、拜占庭帝国:又名____。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3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先发生转折的战场或者战役是________。
33、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_______的热情有所提高。
(1)中国人民的_______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_______工业、_______、_______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
(1)过渡时期中,我国成功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________道路。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________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2)到1957年,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多数________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________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35、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重要会议,写出时间和地点。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围绕新法与旧法的斗争,官员间出现了洛党、蜀党、朔党等不同的政治集团,它们彼此争权、倾轧,致使政治混乱,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司马光主政时废除新法,将变法派贬黜出京。哲宗亲政后,又打击反对新法的人。
材料二宋徽宗时期,宰相蔡京为排除异己,两次唆使宋徽宗将司马光等反对新法的大臣列为“奸党”,共309人,请徽宗御书,刻名立碑,名为“元祐党籍碑”。
——以上材料摘自岳麓版选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当时新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法在谁主政时被废除?
(2)新法实行中,哪些措施损害了他们这些人的利益?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说明宋朝内部存在什么问题?
37、晚清选官制度改革的措施是什么?
38、讨论一下,美洲的印第安人培植出来的作物对人类的作用。
39、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文明区域连接起来。请写出开辟新航路到达美洲的两位著名航海家。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地域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实现重大跨越。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
(3)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929年爆发了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请指出这次危机的主要特点,并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