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到网红“辛吉飞”引爆的食品添加剂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违法使用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阶段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2、如表为西汉至五代后周时期的户口变动表,这一变动体现了( )
朝代 | 年度 | 公元纪年 | 户数 | 口数 |
西汉 | 平帝元始二年 | 2 | 12233062 | 59594978 |
隋 | 炀帝大业五年 | 609 | 8907000 | 46019956 |
唐 | 天宝十四年 | 755 | 8914709 | 52919309 |
唐 | 宪宗元和十五年 | 820 | 2375400 | 15760000 |
五代后周 | 世宗显德六年 | 959 | 2309812 | — |
A.经济衰颓的时代景象
B.政局影响人口的变迁
C.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D.社会治理的渐趋松弛
3、1956年4月,毛泽东在约谈国家各个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其中第一个关系就提到要协调农轻重比重。他强调,“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意在( )
A.保障农村土地改革的开展
B.推进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C.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4、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体现了( )
A.农业的发展已经停滞
B.重农抑商观念已解体
C.“重农抑商”的思想
D.“工商皆本”的思想
5、鸦片战争后,越来越多的沿海城市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化( )
A.根源于小农经济解体
B.具有半殖民地特征
C.与西方发展路径相同
D.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6、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后,中共中央准备将机关驻地迁至与南京仅一江之隔的淮安,以利于共商国是;苏皖边区政府也将自己的办事机构搬出,以备延安来的中央同志居住。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坚持议会斗争的革命道路
B.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
C.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D.积极致力于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7、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其中“其弊”是指( )
A.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B.八股盛而《六经》微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身未离襁褓,业已被冠带
8、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他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编著成书,并在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著作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瀛寰志略》
D.《资政新篇》
9、从充满智慧的浮力小天平到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的传说,从摆的发现到用望远镜验证哥白尼的日心说,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描述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牛顿
C.爱迪生
D.伽利略
10、新中国成立伊始,有经济学家提出,政府应采取措施促进私企与国企的配合,统一调整生产资料的分配,减少投资和生产的盲目性,也让资本家有贯彻国家产销计划的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应将工人失业救济与企业经营分离。这些主张( )
A.是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探索
B.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诉求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旨在推动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
11、爪哇人原来是“吃食无匙箸……用盘满盛其饭,浇酥油汤汁,以手撮人口中而食”。中国瓷器传入后,部分爪哇人“采用来自中国的陶器和碗碟”。《东西洋考》记录加里曼丹岛的“文郎马神”人的改变称:“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瓷器。”这表明中国瓷器的输入( )
A.提升了中国在东南亚政治影响力
B.提高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落后的习俗
D.推动了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12、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迁都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起到的作用是( )
A.导致南朝政权的更迭
B.加强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西南地区开发
D.打击了门阀政治
13、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据此可知,陈独秀的观点旨在( )
A.传播西方民权至上理论
B.批判传统封建伦理思想
C.培养国民拼搏进取精神
D.弘扬传统儒学治国理念
14、魏晋时期,“州”发展为一级行政单位,且州郡数量不断增殖,人口不过汉代的几分之一,州郡县数却远超东汉,地方上为增加将帅资位而建州郡,还有为了羁縻“异国之人”而设州县者,刺史守令皆用豪酋。这一时期州郡的增殖( )
A.表明疆域扩大导致机构的增加
B.旨在推进民族交融的进程
C.折射出政权统治蕴含重大危机
D.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5、明清时期,松江府出现了“俱三分宜稻,七分宜木棉”的现象,且松江又善纺织,时人描述松江为“精线绫、三梭布、漆纱方巾、剪绒毯,皆天下第一”,这一现象( )
A.促进经济重心转移
B.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
C.助推市民阶层兴起
D.有利于江南城镇化的发展
16、春秋战国时期,《管子·牧民》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孟子认为:“民之为 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反映出他们都
A.倡导统治者为政以德
B.重视用礼仪制度教化百姓
C.信奉以农立国的理念
D.认识到保障民生的重要性
17、1830年,记者威廉·科贝特在谢菲尔德写道:“没有什么比这些熔炉顶不断涌出的黄色烈焰更壮观、更可怕的东西了”,“人们称这座城市为‘黑色谢菲尔德’,这毫不夸张;但是全世界使用的刀具中,有十分之九都来自这个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由此可见,威廉·科贝特( )
A.揭露了化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
B.认识到英国社会制度存在弊端
C.反对谢菲尔德城市化快速发展
D.报道了工业革命下的社会景象
18、对于行会组织,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是在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后产生的
B.行会是一个团体,是为了反抗基督教会的欺压而成立的
C.行会保护本行业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
D.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
19、下表是关于番薯传入中国的不同史料记载。据此可以确定的事实是( )
史料 | 出处 |
漳人初得此种,虑人之多种之也。诒曰:食之多病。近年以来,其种遂胜。 | 《漳州府志》(1573年) |
番薯,皮紫,味稍甘于薯芋,尤易蕃。郡本无此种,自万历甲午(1594 年)荒后,明年都御史金学曾抚闽,从外番丐种归,救民种植以当谷食,足采其腹,荒不为灾。 | 《福州府志》(1613年) |
福州船出海陈振龙者往吕宋国觅番蓣种,挟小篮中而来……他谷皆贵,惟蓣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 | (明)苏琰《朱锁疏》 |
A.官修方志史料价值高于私人撰述
B.番薯最早传入之地应为福建漳州
C.多种史料互证即可得知历史真相
D.番薯的功用在明末即已受到重视
20、1986年,有美国学者撰文指出,中国不能从凯恩斯主义的管理手法上学到什么东西……它促进了经济的名义上的增长而实际上却是通货膨胀,而中国倒是可以从某些保守主义信条中获益。该文( )
A.服务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B.全面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C.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
D.契合中国摆脱传统模式的需要
21、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有不同历史记述。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出处 | 记述 |
清人王昶《军机处题名记》 | “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后六年,改名总理处。乾隆二年,诏复名军机处。” |
台湾李宗侗《办理军机处略考》 | “时西北两路出师征策妄……余以雍正八年春为舍人,中堂已有内外之分,军机房即内中堂办事处也。” |
A.军机处设立时间无法考究
B.历史叙述受政治环境的影响
C.清人王昶的记述最为准确
D.军机处最初因军事需要而设
22、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农业产量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经济也有明显的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井田制度的瓦解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土地买卖的加剧
D.变法运动的开展
23、唐初名碑《九成宫醴泉铭》结字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平正(端正),第二个特点是紧结(内紧外松或内密外疏),第三个特点是纵长。与其书法风格相近的图片是( )
A.
B.
C.
D.
24、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时期:远程导弹研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B.③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
C.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D.⑤时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银河巨型计算机诞生
25、独立后的民族民主革命
(1)原因
①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_________独裁统治。
②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③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_________和政治渗透。
④1823年,美国总统发表门罗宣言,实行“_________”和“大棒政策”。
(2)历程
①1889年,巴西废除_________,建立共和国。
②1910年,墨西哥爆发_________革命。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26、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全球劳动力市场
(1)形成背景:在________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
(2)流动表现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________、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________。同时,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也吸引了许多________。
③20世纪90年代:________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
(1)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________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2)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________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
英”,在________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7、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_______、_______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
(1)中国_______战场和_______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
(2)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_______上和_______、_______上的重大支持。
(3)中国积极倡导建立______________,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____________。
28、美洲印第安文化代表:
(1)玛雅文化:历史悠久,其全盛时期为公元400年至公元900年。
(2)阿兹特克文化: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______人所毁灭。
(3)印加文化:13世纪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29、古代交通的代表性成就
(1)陆路交通
西方 |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________”的盛况。 |
中国 | ①秦朝:修筑驰道、直道和________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②汉代:________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③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④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________,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
(2)水路交通
中国 | ①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②秦朝: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________,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③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④元朝:________,全长近1 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
西方 | ①17世纪开通的法国________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②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________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
30、推翻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是_______革命,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是《______________》。
31、1970年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年,________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成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32、原则
(1)限制王权:通过___________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国王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2)议会至上: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___________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33、条件
(1)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2)西欧人在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地理知识日益丰富,__________也不断提高。
34、精神内核:________是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以________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反对________,抨击教会的________和________,崇尚________;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________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35、食品安全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6、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
(1)秦朝同周朝相比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有什么变化?该制度建立有何意义?
(2)秦朝负责中央监察的官员是什么?
(3)唐朝有一种为皇帝裁决提供依据,减少决策失误的制度是什么?
(4)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8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美法两国的历史文献: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材料一
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员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美法两国的什么政治文献?以上材料体现了哪一种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类型?
(2)材料一、材料二的政治文献分别对其本国社会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在实行代议制时贯彻了怎样的原则?
38、2014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文件提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计划用5年左右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问题,一直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始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封建土地所有制何时确立?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近代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分别提出了怎样方案?
(2)在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1956年底,土地所有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
(4)1978年后,农村地区实行了怎样改革?农民获得了哪些权利?
39、如何评价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