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江西景德镇中考一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据统计,1985年至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从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这表明(     

    A.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行

    B.现代企业制度初步确立

    C.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

    D.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 2、如图为“宜侯夨”青铜簋。簋内铭文记述了西周时期周王册封夨,将其迁徙到宜地,并赏赐给土地、人口等,通过该铭文能够了解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内外服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3、《春秋繁露》记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这一言论体现了董仲舒(     

    A.三权分立的思想

    B.无为而治的主张

    C.君权神授的思想

    D.重农抑商的主张

  • 4、因连年战争,到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呈现出一派荒凉残破的景象:“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汉初君主服从人心思安的社会心理,采取(       

    A.郡国并行制

    B.与民休息政策

    C.抑制工商业者

    D.尊崇儒术

  • 5、南开大学教授何廉回忆说:1928年北伐成功后,中国进入到国家重建阶段”;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说:“我相信国民党能够带来和平和国家的繁荣”,"我的观点反映了当时上海实业界的看法”。这反映了(     

    A.国民政府初期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B.国民政府维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C.经济界最初对国民政府抱有希望

    D.国民政府时期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 6、政治制度随国家治理需要不断调整。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或政治现象,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②贡举重任,当选催寒俊;取士不问家世

    ③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④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①②④③

  • 7、下表为近代汉口从日本进口产品价值统计表。(单位:关平两)据下表可知(     

    时间

    1880年

    1883年

    1886年

    1889年

    1892年

    1895年

    1898年

    1901年

    1904年

    金额

    100

    120

    7803

    6045

    42160

    39143

    61908

    201335

    4174567

    ——据毛家琦《中国旧海关史料》

    A.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改变

    B.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剧

    D.中日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 8、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 9、史书记载:唐朝中后期,“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这表明当时(     

    A.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B.战乱破坏农业生产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赋税制度亟待改革

  • 10、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天津街道大多以巴黎路、维多利亚道、牛津道、穆姆路(德国建)罗马道、但丁路、福岛街、扶桑街等外国名字命名。这说明天津的城市化(     

    A.是政府推动的结果

    B.主要集中在租界区

    C.领先国内其他地区

    D.受西方的影响较大

  • 11、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

    A.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

    B.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

    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

    D.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 12、某学生在查阅清朝前期的历史资料时,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台湾府”“伊犁将军”“雅克萨之战”“《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理藩院”等。由此看出,该学生学习的主题是(     

    A.政权统治基础的扩大

    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C.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

  • 13、1983年,联合国推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植物遗传资源国际约定》,约定获得广泛支持但也引起疑虑。2001年以上述约定为基础、具有法律效力的《粮农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却得以通过。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A.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B.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

    C.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D.区域集团化的可行性

  • 14、据统计,1992——1997年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企业数量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5.8%、309.1%和180.6%,发展速度最快的是私营企业。这反映了(     

    A.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B.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C.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15、宋朝中央设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御史台官和谏院,前者负责行政监察,后者专司舆论,皇帝的错误、朝政的缺失,御史台官和谏官都可以提出批评。御史台官和谏官的设置(     

    A.提高了中央行政的效率

    B.有利于增强专制统治的效能

    C.限制了皇帝的至上权威

    D.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有效性

  • 16、1689年威廉三世带领英国加入了一场持续近十年的反法战争。战争中,威廉将原本由国务大臣承担的向国王提供建议、并依据国王旨意向海外代表下达命令等咨议职能转交给他的荷兰亲信,并将之作为“威廉的私人秘书”。由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C.英王权力日益膨胀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17、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在《目前农运计划》中提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这一举措(     

    A.表明国民革命开始兴起

    B.提高了农民的革命意识

    C.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进行

    D.反映了革命重心的转移

  • 18、1928年12月,湘赣边区政府总结土地斗争经验,制定《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作了重要更正,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湘赣边区土地法的调整(     

    A.出于粉碎国民党“围剿”需要

    B.凸显了红色政权政策灵活性

    C.意在扩大革命统一战线基础

    D.开启了“工农武装割据”序幕

  • 19、苏美尔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这类描述;其数学文献中则有诸多关于性群,谷物计量和土地测量的记载。由此可见苏美尔文明(     

    A.地理环境极为恶劣

    B.实用主义文学发达

    C.数学水平领先世界

    D.农业文明特征明显

  • 20、“戊戌变法实开中国近代改革之先河,冲击封建桂格,解放思想,刷新风气,启示后人,功不可没。”此材料意在强调戊戌变法(     

    A.是深刻的思想解放

    B.是成功的政治运动

    C.是全面的社会变革

    D.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21、罗马元首奥古斯都在取得内战的绝对胜利后,在《功业录》中宣称恢复了共和国,反复强调自己的军事行动源自元老院的授权,自己的元老身份、执政官职权以及一切荣誉都来自元老院和人民的授予。奥古斯都此举意在(     

    A.维护元老院贵族利益

    B.拓展罗马帝国的疆域

    C.重建共和的意识形态

    D.以共和外衣粉饰统治

  • 22、1089年,苏辙出使辽国时看到了被人翻刻的苏轼文集《眉山集》,写信给苏轼: “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苏轼作品得以在辽境广泛传播的客观条件是(     

    A.印刷行业发展迅速

    B.宋辽达成和议

    C.文官受到广泛尊崇

    D.民族差异消失

  • 23、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在许多太平军安民文告中均有准许民众依法抗争的内容,如“业已严禁该兵士等一概不准下乡滋扰,倘有不遵,准尔子民捆送来辕,按法治罪”“有不遵约束之官兵,准尔四民扭送该县,以凭究办”。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A.政权的封建化色彩较浓厚

    B.阶级局限性逐渐暴露

    C.试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D.中央政府权威被动摇

  • 24、下面为西汉时期几位帝王在位时太学中的博士弟子人数。(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整理)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     

    帝王

    汉武帝

    汉昭帝

    汉宣帝

    汉元帝

    汉成帝

    汉哀帝、汉平帝

    博士弟子

    50人

    100人

    200人

    1000人

    3000人

    7000人

    A.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

    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C.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

    D.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______________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_______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_______大经济体。

  • 26、《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最严重、________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1)________,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2)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________,严重破坏了中国的________

    (3)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________”。

  • 27、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经历了民族磨难与牺牲,经过全民族英勇、顽强的奋斗赢得完全胜利的________。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________,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3)抗日战争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________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 28、中国共产党诞生

    (1)成立: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现在上海后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确定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__,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_____任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______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___________________

  • 29、洋务运动(____—1895年)

  • 30、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背景

    (1)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____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各地的生产者和____紧密联系在一起。

    (2)买卖双方同时也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 31、英国的政治制度

    (1)政体类型:________

    (2)特点

    ①君主权力受到限制,________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________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 3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条件:(暂不背诵)①经济基础的发展;②阶级基础力量壮大;③思想基础思想的传播;④组织基础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时间地点领导年,日本________,总理为________

    (3)政治纲领:“________

    (4)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________

  • 33、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张居正改革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________不断加深。1572年,________即位,________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

    (2)内容:大力整肃吏治,加强________,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3)结果:________辅政十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________相对缓和,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但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被废止。

  • 3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各民族间长期的交融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民族交融  B.多民族政权并立与统一

    C.早期国家  D.明清  E.三国两罾南北朝

    (2)若就提纲(四)的主题展开研究,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填字母)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请你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 36、开放与交流是文明间对话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代丝织品曾远销到古罗马。汉代中西方货物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是什么?

    (2)明清时期中国昧于世界近代化潮流,这和政府推行的哪一封闭性政策有关?这一封闭态势在近代中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被打破?

    (3)近代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文明间的开放与交流,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但先进的生产方式也传入到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自己的近代民族工业产生。此时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资本属性上看,主要有哪两类不同的工业企业?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一重大决策重启了东西方文明对话和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针对古代以来中国政府对待东西方文明间对话的不同态度,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 37、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中国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技术革命的最突出表现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生产经营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有何特点

    (2)近代工业革命发端于西方。18世纪晚期,哪一发明改变了人类的动力结构?英国工业革命的劳动力主要由何而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组织形式有怎样的变化?这一时期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表明科技进步呈现出什么新特点?其成果使人类的生产生活进入什么时代?

  • 38、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

  • 39、全国动乱的表现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