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湖南衡阳高二(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探索与实践。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1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复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复兴

    D.民族复兴、民族觉醒、民族独立

  • 2、明朝嘉靖年间,政府征发永顺、保靖、西阳等土司家族参与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明末土司秦良玉也受命参与镇压张献忠农民起义“征贼”、“平叛”战争,冉氏土司将治下的重庆酉阳李溪官坝、铜鼓潭等称为“忠孝坝”,土司衙署称“忠孝堂”、“忠义堂”。这反映出当时

    A.汉族与其它民族间的隔阂消除

    B.儒家伦理治国思想的确立

    C.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不断加强

    D.朝廷注重提高土司的地位

  • 3、对如图的解读准确的是

    ①西方列强开始在非洲建立殖民地   ②西班牙是非洲的最大宗主国

    ③英国和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区域大致相当   ④整个非洲几乎被全部侵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据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仍有发展

    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提升

    D.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 5、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到1934年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关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由此可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

    B.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已日益密切

    C.列强已放弃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 6、下表为1956~1961年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这些反思与突破

    时间

    反思与突破

    1956年

    提出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

    1958年

    提出“两条腿走路”: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

    1959年

    提出安排国民经济要以农、轻、重为序的思想

    1961年

    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A.优化了工业发展方针

    B.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

    C.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D.解决了三年经济困难

  • 7、观察如图,结合所学,下列对1893-1920年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③西方国家对华进口总体呈下降趋势

    ④欧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持续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8、图X是南宋时期为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绘制的。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另一人则扮眼科医生形象,手拿一瓶眼药酸。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此画可说明南宋已出现商业广告②杂剧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此画可用来研究宋代市民的娱乐活动④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讲此画属于风俗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对比日本“大化改新”前后的统治结构示意图(大王后来改称“天皇”),可以看出“大化改新”后

       

    A.政府机构更加精简

    B.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建立

    C.豪族地主转化为政府官僚

    D.武士集团力量不断壮大

  • 10、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成立中华民国

    C.谋求民族独立

    D.发展资本主义

  • 11、马克思说,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亲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叶剑英元帅1979年故地重游,感慨系之,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内战吟成抗日诗”是指(       

    A.抗日游击战争

    B.北伐战争

    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反蒋抗日

  • 12、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 13、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 14、明清时期,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内阁的出现

    B.南书房的设立

    C.宰相制度的废除

    D.军机处的设置

  • 15、从已发掘的汉代冶铁遗址来看,西汉初年并不普及的铸铁脱碳钢工艺,在西汉中、晚期得到迅速推广,工艺较先进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也被普遍采用。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政府对冶铁业的直接管理

    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C.国内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D.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显著

  • 16、下列属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投产的是(  )

    A.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B.湖北汉阳铁厂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大亚湾核电站

  • 17、唐贞观初年,户不满300万。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在籍户数380万户。而隋朝强盛时期的户数为891万户。到玄宗天宝十三年,有962万户,户数超过隋朝,此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达到了唐朝的极盛。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隋代户口数量有夸大成分

    B.“贞观之治”名不符实

    C.唐代的户口统计更为精确

    D.户口数量反映社会盛衰

  • 18、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 19、《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这说明

    A.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

    B.秦并没有建立起全国郡县制管理

    C.秦的暴政不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D.楚国旧地人民企图重新统一全国

  • 20、从图1到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可以提炼出

    A.五四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战精神

  • 21、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580多万人、冀中有480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B.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腐败

    C.共产党善于革命的宣传

    D.三大战役取得决定胜利

  • 22、立春,是春天之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代将立春作为重要节日加以庆祝。如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这说明统治者

    A.鼓励商业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农业生产

    D.强化思想控制

  • 23、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文件是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告台湾同胞书》

    D.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4、宋明理学是儒家文化的新发展,其中提出“心学”的明朝思想家是

    A.陆九渊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而告终。________是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________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也是日本战败、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 26、________的实施,使受援国被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成为美国的商品输出市场,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受到美国的控制。

     

  • 27、罗斯福新政的 主要内容:整顿________调整________调节_______  以工代赈和________

    影响:标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________的时代

  • 28、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被称为“新经济的胜利”。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 29、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________

     

  • 30、中国的抗日战争为________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31、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________”。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________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 3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新航路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中心也从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________

     

  • 33、观察《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写出与下列内容提示相关的字母标号。

    (1)Paper意为纸草,是一种水生植物经加工后成为书写象形文字的材料。古代盛产这种植物的大河流域是( )

    (2)早期农业出现“南稻北粟”格局的地区是( )

    (3)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城邦制度开始形成的地区在( )

    (4)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的统治中心位于( )

    (5)古代某一帝国,征服了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并把整个地中海变成它的内海,这个帝国的发源地是( )

  • 34、1955年新中国派代表参加________(这是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形成“万隆精神”。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疾病传播的概况和影响是什么?

  • 36、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经济。

    (1)这次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2)罗斯福新政首先从哪一行业入手整顿?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3)面对危机,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体现了哪一经济理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迎来了什么样的新时期?

    (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有哪些新变化?

  • 3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什么?

  • 3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形成的?

  • 39、古代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概况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