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含蓄 残戚 谚语 雕刻
B.归纳 挣扎 泪痕 寂寥
C.擒住 绞死 塑相 昼夜
D.倾刻 菩萨 心境 附丽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旦联欢晚会上,班主任作为压轴嘉宾,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粉墨登场。
B. 老人善于模仿各种鸟的叫声,或清脆悦耳或低回婉转,实在是惟妙惟肖,令人惊叹。
C. 这栋摩天大楼建成后,附近原有的那些楼房不免相形见绌。
D. 从古至今,许多诗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3、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恻隐 缴械 衿持 轮廓 中流砥柱
B.纳焠 华裔 峭壁 浮躁 不可名状
C.凄怆 珐榔 旋涡 匿名 大声疾呼
D.深谙 深邃 赃物 契合 凛然生畏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少数干部仍然漠不关心贫困群众的做法使我们不能容忍。
B.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中国民航局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停飞了美国波音737MAX8客机,此事不可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混为一谈。
D.为争夺未来5G市场,全球各大通讯公司前仆后继,加紧布局。华为独占鳌头,成为美国政客打压的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5、【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衣①敝衣②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③焉,曰:“请以此修衣④。”曾子不受。反⑤,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⑥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⑦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⑧以全⑨其节也。”
(节选自《说苑·立节》)
【注释】 ①衣(yì):穿。②敝衣:破旧的衣服。③邑:封邑、封地。④修衣:添置衣物。⑤反:同“返”,返回。⑥奚:疑问词,为什么。⑦不我骄:即“不骄我”,不对我显露骄色。⑧足:足够。⑨全:使……得以保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人皆有之
(4)纵子有赐
(5)使人往贻邑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3】【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乙】文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 的高贵品质。
【4】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6、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末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有什么含意?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某班级开展“牛年趣探”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内容。
(1)(探文化)请阅读下面材料,分条概括牛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殷商时期人们将文字刻在龟甲或牛胛骨上,距今已有3000多年,中国文字的创立和发展与牛有关。在古代,牛是古人祭祀的“至尊之物”,牛、羊、猪三牲齐备被称为“太牢”,常为王侯所用。“执牛耳”一词就是因为歃血为盟时盟主须亲手割牛耳取血,所以才衍生出“居领导地位”的含义,在古代,牛几乎是“最先进生产力”,如果一个朝代耕牛很多,就意味着开垦的荒地越多,众生就越富裕,民间有许多与牛相关的民俗活动,如“鞭春牛”,通过鞭打“提醒”牛春天来了,新一年的农耕即将拉开帷幕,人们舍不得鞭打真牛,便用泥或纸制作假牛代替。直到今天,很多地区立春时还会以这种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牛本善、性温讷,行任重、志笃远。”牛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象征,代表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字源)仿照“牢”字示例,解说右图中的汉字。
|
|
|
汉字:牛 | 汉字:牢。本义:像一头牛被关在栏圈状的地方,意思是饲养牲畜的栏圈。 | 汉字:________。 本义:________。 |
8、古诗文名句默写。
诗文有滋味。一半是烟火,“莫笑农家腊酒浑,①________”;一半是清欢,“有约不来过夜半,②________”。
诗文有趣味。花草树木似精灵,“杨花榆荚无才思,③________”;春冬三峡如画卷,“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④________,良多趣味”。
诗文有情味。最美的祝福是明月遥寄,是“⑤________,⑥________(写出连续两句);最痛的思念是生死相隔,是“⑦________,欲语泪先流”。
诗文有意味。那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⑧________,徒有羡鱼情”的复杂心理,那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⑨________,⑩________”的宠辱不惊。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工智能成为医生好帮手
强薇
①近年来,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聪明”,并开始在许多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例如,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与英国摩尔菲尔兹眼科医院近日共同发布研究成果,称人工智能算法在诊断眼部疾病的精准度上超越了人类医生。
②这款人工智能算法主要通过分析患者眼部的3D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近年迅速发展的一项成像技术,简称0CT)图像,诊断与老龄化致盲有关的黄斑部退化、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目前,这一算法已能检测出超过50种威胁视力的眼疾,并能给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甚至可以“优先考虑”最迫切需要治疗的人,错误率仅为5.5%,远低于8位人类眼科专家6.7%-24.1%的“误诊率”。以往,不同的医生对同样的3D成像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款人工智能的高精确度相当于25个医学专家从不同角度会诊的结果。
③更重要的是,这款医用人工智能可以向人类“解释”自己的决策依据。具体来说,在“阅读”扫描患者眼部后,人工智能第一步将0CT分解成数个区域,并进行标注,这时产生的原始数据人类还难以理解;第二步分析各个区域的成像,然后用另一种人类可以理解的分类识别系统,来寻找可能存在的病灶迹象,这时的数据对于人类而言具有解释性和可理解性,避免了以往人工智能算法“暗箱操作”的问题,有利于医生和病人了解其决策过程,对人工智能建立信任感。
④一名再资深的医生,其职业生涯中所见的病例也是有限的。人工智能却凭借其读取和筛选信息的卓越能力,可以接触到庞大的病例资料和诊断数据。据称,IBM开发的智能医疗诊断系统,在短短17秒内能阅读3000多本医学专著、4万篇论文,这可能是人类穷其一生都无法完成的。
⑤虽然说人工智能的诊断精准度优于人类医生,但现在就预言人工智能将取代医生这个职业还为时过早。一名医生能否让患者最大程度地减轻病痛,不仅取决于其经验多少,对患者的态度以及细微的观察问诊,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所谓“望闻问切”,说的就是问诊的重要性。深度的医患互动,恐怕是眼下的人工智能还不能达到的。
⑥此外,人工智能的一大特点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虽然新算法在解释性方面实现了很大突破,但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就获得了“深层智能”。人工智能可以读取海量数据,并能通过这些数据给出有价值的诊断结果,但对于诊疗过程背后的病理药理并没有深刻认知。
⑦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更可能的是,人类医生仍将是为患者诊病的主力。成熟的、可被解释的人工智能技术,则让医生如虎添翼,使诊疗的过程更准确、更高效、更值得信赖。
【1】试分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第④段中的加点词“据称”是否多余,为什么?
【3】文章第②段跟第③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你认为将来人工智能能否完全代替医生?请简要说明理由。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 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②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④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⑤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⑥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⑦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⑧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⑨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能比故意强迫阅读或者故意淡漠阅读都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1】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的?
【2】第②段划线句子中“失重感”指什么?
【3】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快速便捷的“网络阅读”和细嚼慢咽的“传统阅读”,你更喜欢哪一种?简述理由。
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人生的深味
王开岭
醋米饭、海鲜、菜蔬,它们抱成团,即成了日本最得宠和平易的食物——寿司。
纪录片《寿司之神》,描述了一家“值得用一生去排队”的餐厅:铺面很小,不及十座,除了麦茶和热毛巾,只提供寿司。它位于东京银座地下一层,连洗手间也没有,但它两度被“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评为三星,这是全球餐厅的最高荣誉。
“不好吃,就不能端给客人。”87岁的小野二郎说。
他是店主和主厨,也是它的灵魂和标志。当他站在你的餐位前、全神贯注地捏一只寿司,然后捧给你时,你会油生一股庄严感,犹如坐在寺庙的蒲团上,甚至因崇敬和幸运而有点紧张。因为老人身上那缕光阴的平静,因为他手上散发出的修行的光芒,因为眼前这个人,用了60年来做眼前这件事,而每一次,都是重复基础上诞生的新作。
“这么简单的东西,味道怎会如此有深度?”食客们用幸福的语气问。
“每种食材都有最美味的理想时刻,要把握得恰到好处。”二郎说。在他的店里,为使章鱼口感柔软,不似橡胶那么僵硬,要对之按摩40分钟;为呵护米饭的弹性,其温度要贴近人的体温;做学徒,先要练习拧滚烫的毛巾,随之是用刀和料理鱼,大约十年后,你才会上台煎蛋……
“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我总是向往能有所进步,我会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人知道巅峰在哪里。”老人说。
追求技艺的完美,对细节一丝不苟,在重复中精益求精,此即日本传统文化推崇的“职人”生活。“职人”,社会身份即手艺人、匠人,但它同时也是个精神身份,意味着一种成就、修养和品格。在《留住手艺》一书中,日本作家盐野米松写道,“他们就是这样:了解素材的特性、磨练自身的技艺、做出好的东西。这是他们的生活本身,是他们的人生哲学。”
让人感叹的是,这种劳动的认真和严苛的自律,不仅是市场和竞争的需要,更是“职人”内在的生命要求,是精神驱动和自我修行的结果,他们执行的是自己的尺度,而任何一丝松懈或作弊,都会让其失去自我器重。
这是典型的东方智慧,符合儒家和心学倡导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只是更世俗性和事务化了些。
70岁前,餐厅食材由二郎亲自挑选,他每天骑车去菜场,从最信任的商贩那儿领取属于他的东西。纪录片里,有一组在菜场的场景,商贩们说,“有些米只供给二郎,因为只有他知道怎么煮。”“若有3公斤野虾,那就会留着,直到他来。”“好东西是有限的,要交到最好的人手上才行。”
这是一种带体温的商业。其实,和二郎一样,这些商贩在自己的领域亦是行家、权威和伯乐,亦是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人,他们知鱼懂米、惜物识人,除了逐利,他们有额外的准则和希冀,他们重视自己的下家,惦念着物的前途和归宿,他们追求完美的流程,渴望成为“正果”的一部分。
最好的鱼贩,最好的虾贩,最好的米贩……最好的厨艺师,这是一个由“最好者”缔结的链条。在贸易上,这是一种联盟式的高度信赖和共栖关系,而在精神上,又何尝不是一种知音式的彼此惜怜和偎依取暖?
这是敬业、敬物、敬人,也是敬天地、敬生命、敬自我。
正因为这种人和人生、这种行为风格不是孤立的,它才有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所以,小野二郎并不孤单,它是一个群的成员,这个群,在追求一种内容和气质相近的生活:专注、执着、严谨、诚实、身心并赴、内心充满安宁和纯粹的喜悦……
二郎说:“你要爱你的工作,你要和你的工作坠入爱河。”
用修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劳动,追求平淡里的深味、简易中的精致、清素下的高贵,这是大部分人有机会采摘到的人生,而命运,也很少辜负这种选择,尤其在精神回报上。
【1】小野二郎作为店主对客人,作为主厨对手艺,作为修行者对自我,各有什么要求?
【2】“人生的深味”,指对人生的深刻领会,从全文看“人生的深味”是什么?
【3】“这是一种带体温的商业”一句中,“体温”的含义是什么?
【4】年且九十的小野二郎说“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我总是向往能有所进步,我会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人知道巅峰在哪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对小野二郎的人生,文末说“命运,也很少辜负这种选择,尤其在精神回报上”,你有什么看法?从文中找理由表述。
12、请以“这就是我的选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⑴书写工整,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是校名、人名。
⑶文体自选(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