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一代风流人物,他们的功绩将流芳千古,为世代人民所敬仰。
B. 对朋友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精神的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
C. 经过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奋战,这项高科技项目终于不攻自破了,大家的脸上露出了欢愉的笑容。
D. 这盆花摆在这里,的确有画龙点睛之妙,把整个客厅的气氛衬托得非常得好。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题。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雨果曾发表著名的抗议信,怒斥英法强盗的罪恶行径。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是二十四史之首,它的作者是司马迁。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赞美它在我国史学、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C. 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结构上它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D. 《蝈蝈和蛐蛐》与《夜》都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代表作,其中《夜》是一首优美小夜曲,营造了静谧、美好的夜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3、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②只要勤勉不懈,就能弥补个人天赋的不足,到达理想的彼岸。
③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出了《红楼梦》。
④司马迁忍辱负重十五年,笔耕不辍,完成了《史记》。
⑤古希腊德摩梯尼小时口吃,发音不准,每天坚持含着石子练习朗读,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⑥由此可见,一个天资有缺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⑤⑥
4、下列对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B. 《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C. 《紫藤萝瀑布》和《海燕》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怀。
D. 《热爱生命》的作者都是美国的杰克·伦敦,《松鼠》《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布丰、都德。
5、 岳飞治军
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①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②,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岳公飞独后出/晋陶渊明独爱菊
B. 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朝服衣冠
C. 皆一可以当百/上下一白
D. 军行之地/性行淑均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
【3】“皆一可以当百”体现了岳家军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意,概括岳飞是如何治军的。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小题。
清平乐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抒写豪情壮志 B. 描绘山水美景 C. 叙写离情别意 D. 表达怀人感伤
【2】下列关于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
B. 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
C. 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D. 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收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
材料二 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办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从材料一、二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8、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鲁庄公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解释为何追逐齐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②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③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④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护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⑥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⑦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⑧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1】请你为本文拟一个标题,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有人认为第②段的论据有些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3】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内容具体分析第③段“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有何作用?
10、(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探秘中华“泥精”荣昌安陶
①泡菜是巴蜀之地独有的地方美食,用于制作泡菜的重要器具泡菜坛,只有用合适的陶土材料制作方能有助于泡菜的发酵,然而很多川人不会想到自家的泡菜坛很可能就来自于有名的荣昌安陶。
②在荣昌安富汽车站下车,你就会发现镇上有条街就叫作“安陶路”,可见安陶在安富人心中的地位。“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火烧亮半边天,窑公吆喝悍声远”。在安富镇上,随便向一个老乡打听安陶的事情,他们就会跟你唱起这首从祖辈那里就传下来的民谣。
③安富雅山尧王庙前,曾有一块记载着安富制陶历史的石碑,碑记末书“乾隆四年”。根据碑文记载,荣昌安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安富烧制陶器的历史已有800年之久,远远早于安富建镇时间。
④荣昌安陶的陶土资源具有与从不同的优势。在安富境内有一条长25公里、宽2.5-4.5公里的陶土矿带,平均厚度1.2米,陶土总储量为1.1亿吨。其陶土质地细腻,可塑性强,吸水率、烧失率低,是最佳的陶瓷制作原料。尤其是陶土又自然形成红泥和白泥,不需要人为加工,这在其他产陶区是没有的情况。
⑤相传安富鸦屿山上肖家窑的一个学徒在某次对水缸进行例行清洗的时候,发现缸底沉淀的陶泥细腻柔滑,比平时用来做陶器的泥要软得多,于是便把这些陶泥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不想,这些陶泥用来更加顺手,软如面团,柔如糯米,做的东西表面手感光滑,不似平日的陶器那般粗糙硌手,陶工们亲切地称之为“泥精”。
⑥因这些陶泥泥质细滑,无论做什么陶器塑形都极好,且不易龟裂,烧制出来的器具小巧典雅,端庄大方,无论是素烧还是上釉皆品质上乘。随着这一发现并伴随制陶技术的革新,工匠们制作了大量胎质薄,器型美的壶、杯、盏,文房用的笔洗、水孟、砚滴等,更有民俗文化中常出现的香炉,器物摆件,鸟食罐等各类造型器具。生产出的陶器供不应求,渐渐地“泥精”便成了荣昌安陶的代称。
⑦而今荣昌安陶已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坭兴陶齐名。荣昌的安富也与江苏的宜兴、广东佛山的石湾并称为“中国三大陶都”。
【1】联系全文分析,荣昌安陶的陶土资源具有哪些优势特点。
【2】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然而很多川人不会想到自家的泡菜坛很可能就来自于有名的荣昌安陶。
(2)烧制出来的器具小巧典雅,端庄大方,无论是素烧还是上釉皆品质上乘。
【3】联系全文,说说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4】第⑤段划线句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分析。
这些陶泥用来更加顺手,软如面团,柔如糯米,做的东西表面手感光滑,不似平日的陶器那般粗糙硌手。
【5】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荣昌安富镇上有条街道以“安陶路”命名,可见安陶在安富镇百姓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B. 泥精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的,并通过技术革新最终烧制出形态各异的陶具。
C. 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先后介绍了荣昌安陶悠久的历史和如今的发展。
D. 由于荣昌制陶业逐渐兴盛,使得荣昌安陶最终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坭兴陶齐名。
11、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后面小题。
天使的礼物
刘继荣
①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②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尚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③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④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⑤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还远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⑥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⑦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⑧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堆雪人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⑨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迭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⑩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⑪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那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⑫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⑬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⑭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⑮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选自《最感人的情感小小说——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有删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2】请结合文意说说标题“天使的礼物”的含义。
【3】语言品味:
(1)“找到了吗”“找到了!”文章最后多处出现这个问答,分别表现了问答双方怎样的心理?
(2)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巧设误会是本文在情节上最大的特点,请结合内容说说文章设置了哪几个误会?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5】一件生活小事因小男孩的“痴痴”而令人动情。你在十五年的生活中有过为之而“痴”的人或物吗?你认为自己这样“痴”迷值得吗?请结合生活经历说说自己的感受,与我们分享吧。
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山坡上的小草发芽了,嫩得似一地绿洲,你是否注意到它的生机勃勃?院子角落里的菊花开了,那绽开的花朵如同灿烂的笑容,你是否感受到它的快乐?校园小路上遇到同学,那浅浅的微笑如同一缕阳光,你是否会感到淋浴温暖?
在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了留一点时间去欣赏周围的美。用心品味,大千世界中处处有美丽的风景。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启发,结合材料,以“身边的风景”为话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2可叙述经历,可发表观点,可抒发感情。
3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