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1)他们总是为一些小事争辩得________。
(2)李林打球________,灵活机动,教练认为他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排球运动员。
2、课文回顾。
1.《桥》塑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时______________的光辉形象,《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夫妇_____________的心灵,《金色的鱼钩》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鬓毛衰。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一诗中的“客”指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___,诗题是__________。
3.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深人地理解人物形象。
3、月亮历来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描写对象,在不同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不同的内涵,或比拟人世盛衰,或抒发思乡之情,或祝愿天下离人。请写出古诗词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及其出处。(以下文中出现的此处不可再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形近字组词。
领( ) 波( ) 渴( ) 称( )
邻( ) 泼( ) 喝( ) 秤( )
5、我会比一比,再组词。
青(______) 拍(______) 真(______) 己(______)
清(______) 怕(______) 直(______) 已(______)
情(______) 午(______) 快(______) 在(______)
晴(______) 许(______) 块(______) 再(______)
6、读古诗,回答问题。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而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1】解词:擎:___________ 犹:______________
【2】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天地。
墙角的花(二)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1】这首诗中,作者借物抒怀的形象是______,诗人用“墙角的花”来形容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__ 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补充完整这首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__________。
【3】诗中分别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你还知道哪些儿童诗?请你默写一首。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我们一大帮小小子、小丫头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____的_____、____的 ____、____的_____、有_____的_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
10、涩涩的香布袋
一个普通小女孩的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事隔多年,但抹也抹不去。
那是“十一”长假的第三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林州市石板岩村的王相岩。在下山的路上,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儿的孩子正在放秋假,他们所谓的秋假其实就是回家帮助家长干活。”同时,她也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三大特产--花椒、山楂、核桃。因此,我们特别留心石梯两旁的杂货。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个卖香布袋的小女孩吸引了我。她穿着一件大红色外套,脑后随意地扎着一个辫儿,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过往的行人。她见我们走了过去,就对我们说: “买一个香布袋吧,能驱邪气,保平安。”妈妈摸了摸香布袋,问她:“这是你妈妈缝好,让你来卖的?”“妈妈没让我做,这是我自己做的。”“那你这香布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她说:“是我上山采来的治腰酸背痛的中药。”“你看这孩子的手多巧啊!”妈妈一边点头一边称赞到。我问她:“你也在放秋假吧!”她摇摇头 说:“我没有上学。”“没上学?”我追问道:“你今年多大了?”“9岁了。”我急着问:“那你怎么还没上学?”她怯怯地说:“我家里没钱。”原来,她是一个因家里穷而上不起学的失学儿童,与她同龄的孩子已经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了。看着她亲手缝制的五颜六色的香布袋,我和妈妈挑选了一个。她卖5角钱一个,妈妈掏了5元钱递给她,她说:“太多了,我找不开。”妈妈一边拉我离开,一边说:“不用找了,不用找了。”我回头向她招手说:“再见!”同时心里默默地祝福她,祝她早日跨入学校大门。
回到家,我仔细地端详着香布袋,才发现上面绣的“桃花洞纪念”5个字中,有两个字的笔画都少了一笔。我想:一定是哪个上过学的小伙伴帮她写的字,她在绣字时,因不识字而漏绣了。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我把它挂在书桌前,让它来激励我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建造更多的希望小学,让全国像她一样的孩子都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
鉴赏感悟:
这篇文章是写人物的,通过一件事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小姑娘商量、勤劳但也可怜,在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小姑娘不能读书的深深遗憾,从而一个美好的愿望随机生成,那就是要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读到书,能够学习到知识。
文章以回忆性的文字展开叙述,在叙述中阐述了深刻的印象,让人读来深受感动。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重——(________) 宽敞——(_________)
【2】为什么“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让你对小女孩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词语综合运用。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
(1)句中“吸收”的反义词是 。
(2)正确运用“漂浮”和“飘浮”填空。
①蓝蓝的天空上( )着朵朵白云。
②河面上( )着几片树叶。
12、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骄傲的老虎
老虎和小白兔要比赛赛跑,让小狗当裁判。比赛刚开始,老虎一路跑在前面,回头看看小白兔已被自己甩开了一段路,就对小白兔说:“让我睡上一觉再跟你跑吧!”于是就趴在地上睡觉了,小白兔就不停地往前跑,离老虎越来越近,旁边的小狗大声叫老虎:“小白兔追上来了!”老虎睁开眼睛看了看说:“没关系,它追不上我!”于是闭上眼睛又睡了。 小白兔继续往前跑,快到终点了。小狗急得大声喊老虎:“小白兔快到终点了。”这时,老虎赶快爬起来往前追,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小白兔冲过了终点。老虎输掉了比赛,小狗对它说:“你自己太骄傲了!”老虎惭愧地低下了头。
【1】____和____举行赛跑,____当裁判,结果____胜了。
【2】请你用“ ”画出老虎说的话。
【3】你觉得下面的话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骄傲使人落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老虎和小白兔再赛一次,谁会取得胜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从文段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各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重点段落品析。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教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 )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 )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1】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成语。
【2】用横线画出“我”对写作的感悟。
【3】选文的第二自然段运用了( )的手法,描写了作者眼中的秋天。
A.拟人化
B.比喻
C.象征
15、我会按要求改句子。
(1)母亲及时接住了汤姆。(改为被动句)
(2)于是,他连忙高声宣布:“我决定推荐喜鹊领金奖章!”(改成第三人称转述的句子)
(3)他是最后铸成的,锡不够用了。这个锡兵和他的哥哥们相比,少了一条腿。(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16、改成拟人句。
小河哗哗地流水。
17、句子大舞台。(12分)
(1)藏戏是戴着面具演出。(改为反问句)
(2)爸爸说:“我今天很忙,就不接你回家了。”(改为转述句)
(3)维吾尔的姑娘漂亮。维吾尔的姑娘能歌善舞。(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5)竹楼藏在竹林中。(扩句)
(6)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我们多读、多想、多积累。
我们慢慢地能够顺利地阅读古文了。
_____________
20、请你爱护小青蛙。(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春天来了,一切都充满了生机。我们的学校春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先想一想,再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