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飞花令。将含有“春”字的诗句补充完整。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3) 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4)人面不知何处去,_______________。
(5)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
(1)用音序查字法查“腿”字,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
(2)“因”字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字和它的读音相同。
(3)“再”字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笔是__________。
(4)写“主”字时,应______(填“先”或“后”)写点,写“我”字时,应_____(填“先”或“后”)写点。
3、按原文填空。
1.泉眼无声惜细流,(_____)阴照水爱(_____)柔。小荷才露(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2.人之初,性本善,性相(_____),(_____)相(_____)。……(_____)不琢,不成器,(_____)不学,不知(_____)。
3.晨对暮,雪对霜,和(_____)对(_____)(_____),朝霞对(_____)(_____)。
4.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_____)(_____)很(_____)很(_____)的水花。
4、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的最漂亮。
qiū fēnɡ xiāo xiāo kè rén
yì xiāng xiōnɡ dì zhū yú
5、补充成语。
风光(________) (_____)光(_____)色 (_____)井(_____)天
(_____)边(_____)际 (_____)过(_____)过 (_____)言(_____)语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把古诗中的三对反义词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我能选出相对应的词,并能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水 ②声 ③鸟
花——________ 山——________ 色——________
【3】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第一、二句讲了画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远处看山,山________色,站在近处听,水________声;第三、四句讲的是画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意思是春天过了花还________,人们走近,枝头上的鸟________,仍旧站在那里。
7、古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______。
【2】这首词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从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3】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一)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两首诗都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古诗(一)的题目是《______》,古诗(二)的题目是《______》。
【2】解释诗中加点的字词。
①郭:______ ②坐:______ ③红于:______
【3】根据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____)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迷蒙的特点。(____)
C.诗人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____)
9、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________) 灵敏——(________) 情致——(________)
【2】选文中画“_____”的句子,是从小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来写的,写出了它“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
【3】为什么小艇会成为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代文阅读
买鱼
母爱,卑微又伟大地藏在鱼头里。
我和母亲去买鱼。
穿过菜市场,踅进一条巷子里,马路两边满是卖鱼的门店,大大小小的鱼在鱼池、水盆里的狭小空间拥挤着扑腾着,进行着最后的自由呼吸。有的鱼则躺在硕大的帆布上,腆着白肚皮,瞪着大眼珠子,偶尔翻腾一下身子,就再也没有翻身的迹象了。
母亲和去了一家卖鱼店。那家鱼店的鱼用水池子养着,一个鱼池养着一种鱼,满池子都是鱼,鱼挨着鱼,转个身都会觉着费力。我不想再去别的店子,对母亲说,就在这家买吧。虽然这家草鱼卖七块五毛,较前家贵五毛,但看着鲜活,而且可以自己用鱼勺去选。母亲不再犹豫,决定选这家买,用网勺选了三条草鱼,个头挺大,肚子也不鼓胀。店主手脚挺麻利,一个钉锤将鱼敲晕,一个大刀下去将头割了,一个纵切剖成两半。瞬间自由自在的草鱼就这样命运使然地结束了生命。它们的头被丢在了一边,它们的鳃被挖出来,沾着余血的苦胆肠子抠出来后扭作一团。鱼只剩下没有生命力的肉身,这个肉身已经缺失了生命存活的征兆,只是作为未来的一个食物延续下来,等待着再一次被分割和吞噬。
我和母亲正要走的时候,旁边一个老人靠近过来,她穿着乡下的旧棉衣,臃肿、老式,袖口破出一个泄口,棉花絮不由自主地钻出来。她发出不是很大的声音,面向着母亲说:那个鱼头可不可以给我?母亲不明就里,径直地问一句:你要这干吗?
她没有应答,嘴唇呶了两下,没有说出话来。店主发声了:不要就给她吧,她傻儿子特别喜欢吃鱼,她天天买不起的,只能腊月的时候等人家不要的鱼头腌制起来,还可以存着吃许久。母亲不再问什么,只是说:给你吧。那个老人立刻露出欢喜的神色,千恩万谢地提着鱼头走了。
回家的路上,我提着没有头的三条鱼,走着走着,脑海中想象着那个傻儿子的样子,是不是胖胖的,坐在轮椅上,笑着,欢喜着,那鱼头多有鱼味啊!
母亲似乎觉察到什么,没有说话,将手轻轻地摸了一下我的头。
几日后,母亲将腌好的鱼挂在阳台上晒着,阳光满满地照射在鱼肉上。我想,在另外一个地方,一定有满满的阳光照耀着,三个鱼头正散发出鱼的浓烈味道。
【1】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嘴唇呶了两下,没有说出话来”,请分析一下此时人物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母爱“卑微又伟大”?结合选文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谁的眼睛最好
①说到眼睛的犀利,人们总想到雄鹰;谈及目光的短浅,也总忘不了老鼠。其实,这只是人类的片面看法。如果真的能够让动物们对“谁的眼睛最好”发表意见的话,我们就会听到一个异口同声地回答:“自己的眼睛才最好!”
②鹰眼视野宽阔,视力敏锐,翱翔于两三千米的高空也能发现地面上的小动物。人要是处于那样的高度,能看到的范围就要窄得多,但人生活在陆地上,并不需要老鹰那样的眼睛。
③虎、豹等食肉动物的眼睛长在头部前侧,两眼的视野部分重叠,具有较好的立体视觉,不仅能看清楚物体,还能很好地分辨周围物体的前后位置和距离,这样的眼睛利于追捕猎物。牛、羊等食草动物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两眼的视野互不搭边,总的视野比较宽阔,加之对动的东西特别敏感,这样的眼睛利于及时发现前来偷袭的天敌。比如,野兔的眼睛就能同时看到前后左右的东西,在向前夺路逃跑时,也能监视背后的追敌。
④水生动物的眼睛只适于在水里看东西;生活在空中和陆地上的动物,眼睛在水中是不好用的;青蛙、海龟、海豹等水陆两栖动物,眼睛则能水陆两用。
⑤白天活动的昼行动物的眼睛,适于白天看东西;值夜班的猫头鹰却有一双极好的夜视眼;像猫那样白天和黑夜都活跃的动物,瞳孔的大小调节自如,眼睛昼夜都好用。
⑥小动物眼睛的尺寸相对于身体来说特别大,大动物的眼睛相对就很小。海豚、蝙蝠蒙上眼睛依靠听觉也能“看”得见周围的一切,蚯蚓没有眼睛只靠感光细胞照样生生不息。
⑦每种动物的眼睛对于它本身都是最好的,都能帮助它们很好地适应生存,这难道不是自然界生命现象的奥秘吗?
【1】下列动物的眼睛有什么特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里。(填序号)
A.犀利 B.有立体视觉 C.能水陆两用 D.夜视眼
猫头鹰( ) 海龟 ( ) 鹰( ) 豹 ( )
【2】第④⑤自然段,作者把动物各分为三类。第④段按动物活动的____________,分为水生动物、陆地动物、______________;第⑤段按照动物活动的___________,分为昼行动物、________________、昼夜都活动的动物。
【3】“谈及目光的短浅,也总忘不了老鼠。”读到这句话时,我们不禁会想到一个含有“鼠”字的成语,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海豚、蝙蝠蒙上眼睛依靠听觉也能‘看’得见周围的一切,蚯蚓没有眼睛只靠感光细胞照样生生不息。”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海豚和蝙蝠的耳朵很厉害。 ( )
(2)水生动物的眼睛不仅可以在水里看东西,还可以在陆地上看东西。 ( )
(3)第②自然段中把鹰与人相比较,是为了说明“人和鹰的眼睛是不一样的。”( )
(4)每种动物的眼睛对于它本身都是最好的,都能帮助它们很好地适应生存。( )
12、阅读课内精彩语段,回答问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节选)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1】选段写的是___被牛吃进肚子里,__用智慧与勇敢解救它的故事。
【2】请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储藏——(______) 悲伤——(______)
【3】“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这句话没有写出( )
A.青头的机智
B.青头珍惜友情,鼓励红头不要放弃
C.青头身手敏捷,不怕困难
【4】如果你是红头,此时你想对你的朋友青头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粽子里的乡愁(节选)
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是素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谓“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效。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思是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填在括号里。
大显身手______ A.有名声、地位、权势的 B.表现 C.明显
门庭若市______ A.市场 B.城市 C.行政区划单位
【2】端午节是在我国农历的__________,这个节日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节日赋诗也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下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______
A.玉颗珊珊下月轮 B.春风送暖入屠苏
C.碧艾香蒲处处忙
【3】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的制作方法,这种粽子有__________的作用。
【4】“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联系上下文,这句话中“美其名曰”的用意在于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一说“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中“敲”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断,回答问题。
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有一天,我们正在啃手里的窝窝头,听见警察喊我们母女的名字,说是提审。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眼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
【1】选择题。
(1)这个片断的内容是写哪个时间的事情?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被捕前和被捕时 B.被审时 C.被害后
(2)在这个片断中,为了表现法官的心虚、无能,两次写到一个物体,这个物体是______
A.窝窝头 B.桌子 C.惊堂木
(3)文中画线的句子从哪一方面表现李大钊对革命忠贞不渝以及对亲人的爱?正确的是______
A.语言 B.外貌 C.神态
【2】面对着亲人的哭喊,李大钊为什么如此“安定、沉着”?请结合课文的语句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片断里写了人物的很多语言,请关注文中带点部分的词句,照样子运用“加上动作、神态或心理活动”等方法,写好下面这些语言的提示语。
(1)“哈,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叔叔_______________说。
(2)“老师,让我来!”我_______________说。
【4】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除了课文写的李大钊,你还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事迹?请用选择其中一个,简要地写一写他(她)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_______,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16、句子训练营。
1.小山雀 这 两只 都是 瓦灰色 的 (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等了很长时间,自由的山雀才发出一种特殊的尖叫声。(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得更生动。
例:三毛吃起葡萄来。
三毛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1.三毛在看竹笋。
2.花园里有许多花。
19、师傅的这手绝活的诀窍,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链接下面两个句子。
我们很穷。 穷并不是我们的过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马虎做事情怎么这么粗心呢?
小马虎做事不能这样粗心。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像残兵败将,我怎么能不生气呢?
例: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3)大人们往往还会给孩子讲一些有关月亮的故事。(缩句)
(4)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 真是其乐无穷。
②树妈妈 。
21、习作表达。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甚至是一句名言、一首歌、一个眼神、一抹微笑……都有可能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请以“……影响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围绕中心,写出具体事例,把当时的体验写清楚。
(3)感情真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卷面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