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斗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弹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旋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给形近字组词
牌( ) 煤( ) 折( ) 均( ) 辟( )
脾( ) 媒( ) 拆( ) 钧( ) 劈( )
3、请在下列词语中选择两个各写一句话。(4分)
4、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抱怨( ) 忧虑( ) 魁梧( ) 自作自受( )
5、汇总错别字小档案,把表格加点字中没有改正的错别字修改在横线上。
易错的原因 | 举例 | 改正 | 易错的原因 | 举例 | 改正 |
形近字混淆 | 点拔 扔然 | 拨_____ | 少写笔画 | 清晰 | _____ |
同音字混淆 | 出赛 竟争 | 塞_____ | 多写笔画 | 呤诵 | 吟 |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请结合古诗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古文阅读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释]①耒(lěi):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
【1】这两首诗都是写________,都表达了______之情,《春夜喜雨》中表达出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春夜喜雨》中描绘了春雨___和_____ (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春雨》中描绘的是春雨____(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其中后两句中的一个“_____”字让人能够想象雨量的充沛。
【3】这两首诗中,杜甫认为春雨好在(_____),周邦彦认为春雨好在(____)
A.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B.春雨水量可观
C.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 D.春雨来得及时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春夜喜雨》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如诗句“好雨知时节”;而《春雨》中采用了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如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________)
(2)《春夜喜雨》采用了拟人和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的润物无声和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_______)
(3)《春雨》在写作手法.上也采用了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把池塘涨满了。(_____)
8、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透迤腾细浪,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的困难多,艰险多。
【4】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诗表现了红军战士( )
A.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B.本领高,没有困难能难住他们。
【5】理解第五、六两句,选择正确答案。
(1)“暖”字暗示了红军战士( )后的心情。
A.强渡大渡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2)从“寒”字可以体会到( )
A.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B.天气十分寒冷,连铁索也寒光闪闪,使人感到很冷。
【6】从诗中我们知道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达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永远的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①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②将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③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④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文中句②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请你用这种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画上波浪线。在这样的天气中,身为军需处长的老战士没有为自己发一件棉衣,而是___________,体现了老战士_________的伟大精神。
【3】读文中画线句子,体会将军的感情变化。
①②句表现将军心中的________;③句表达了将军的________;④句体现了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题目“永远的丰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老战士被冻僵了,像一座丰碑一样,永远留在了那云中山。
B.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将军和战友们心中永存的对这位伟大的红军战士的无比崇敬,是后者对军需处长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永远的缅怀。
10、短文
星期天,我和伙伴们在草地上玩。我们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玩得开开心心。这时,弟弟跑来拉着我的手,要我讲故事给他听。我不高兴,把弟弟推倒了。伙伴们都一齐看着我,我顿时觉得脸上热辣辣的,心头像有千百只蚂蚁爬过。
【1】文中共有________句话。
【2】照样子,写词语。
例:热辣辣: 、 、 。
开开心心: 、 、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__,我和伙伴们在_______________玩。
【4】我也能写这样的句子。
①我们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玩得开开心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顿时觉得脸上热辣辣的,心头像有千百只蚂蚁爬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去敲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1】加点的两个词语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第一个: 第二个:
【2】列文虎克玩出了哪些名堂?请写出其中的两点。
(1) (2)
【3】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大名堂呢?请你写一写。
,是因为 。
【4】按要求,选出合适的答案。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发现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
B. 微生物,极其微小,用肉眼看不到,用显微镜才能看清。
C. “小人国”“玩具”这些词语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D. 列文虎克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指的是微生物的世界。
【5】给短文加一个题目,最合适的是 ( )
A. 神奇的显微镜 B. 列文虎克 C. 玩出了名堂 D. 磨镜片
12、记叙文阅读
父爱昼夜无眠
(1)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音响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生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
(2)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也终于什么也没说。
(3)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我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说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这样很好。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4)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支吾吾地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好着呢。
(5)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在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住处较远,他们用专车来接我。饭毕,他们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具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
(6)“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7)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8)我说是。我回答是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愧疚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竟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9)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存了一千多块了,“我想帮你早点把房债还上”。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父亲把眼一瞪:“好你个老李头,要你瞎咕叨个啥?”
(10)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_______。
(11)“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12)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
【1】文中“忤逆”这个“忤”字是生字,这个词是生词,根据学过的识字方法,你猜一猜这个字的读音应该是_____;结合上下文,你认为“忤逆”的意思是_____。
【2】第(3)自然段中“一气呵成”在文中是指_____。
【3】“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这句话中“出”字的双引号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
【4】父亲在“我”发火后,“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想出父亲当时是一种_____心情。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又表现了父亲的_____
【5】文中多次写到父亲的消瘦;“贴骨膘”“瘦弱的虾米”“条条隆起的胸骨”。这是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
【6】请你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第(10)自然段结尾续写一句话,不要超过20字。
(10)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_____”
13、你了解到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老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有人为水獭写了一首小诗,但水獭看了想打人:
殃民者盗,害鱼者獭。盗息獭除,民安鱼乐。
水獭的数量曾经非常多,它们毫不避讳地住在村落周围,夜里就进鱼塘,大开杀戒。①一只水獭一晚上能杀掉2—4斤鱼,养殖户对此十分头疼。直到1986年,好几本水产杂志上还刊登着《怎样捕除水獭》《防治水獭的经验》之类的文章。文中,各地水产站纷纷贡献自己杀獭的经验:放滚钩、鱼尸里藏炸药、氢氧化钠毒杀、猎狗捕……
②其中,兽夹法很受推崇,因为它夹的是水獭的爪子,不会损伤其皮毛。扒下皮毛卖掉,还能赚一笔。1985年之前,野生动物皮张由国家统一收购,据官方记载,仅1957年一年,就有至少4000张水獭皮卖给了政府。1985年后,国家开放搞活,各地皮毛商贩开始用更高的价格抢购皮张,多少水獭因此被杀,成了永远的悬案。
我们知道,今天的鱼塘已经不用防备水獭了。水獭们筑巢的河岸被水泥浇筑,家族成员差不多都被扒了皮,清澈的河水已经变脏,养活不了足够的鱼了。
从1986年到今天,短短三十多年,水獭,一个曾经多到令人头疼的“害兽”,突然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关于它的记忆迅速清零,年轻人已经开始认为它是国外的动物。
2017年,香港环保机构公布了他们的水獭调查,从2006年到2016年这十年间,全中国只有17个地点记录到欧亚水獭,2个地点记录到亚洲小爪水獭,大部分在人迹罕至的青海、西藏、云南山区和吉林珲春、陕西佛坪等这些受到良好管理的保护区。至于江獭,没有记录。
调查的结论是:“这十年记录的数量之低,表明三种水獭在中国都处于灭绝的边缘。”獭除了,不知道鱼乐了没有。
【1】文章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三种水獭。
【2】短文画“__________”句①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句②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3】文章开头引用了一首小诗,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
A.水獭不光吃鱼,还想打人类。
B.水獭猖狂吃鱼令人头疼。
C.人们痛恨欺压老百姓的强盗。
D.水獭的数量曾经非常多。
【4】文章最后一段说“獭除了,不知道鱼乐了没有”,你认为鱼乐了吗?结合短文内容或社会现实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百变的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别担心,我住在这里好几年了,还不是长得又高又壮?(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小心降落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笑嘻嘻地在天空看着她。(以蜜蜂为话题仿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蒲公英很快进入梦乡。(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不乱扔垃圾,不乱排废气。我们可以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不改变原来的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改变一下,成“非……不可”的句式写下来。
(1)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要认真学习。
(2)这场比赛很重要,我们要取胜。
(3)连长说,十六日早上一定要攻上凤凰岭。
18、拓展题。
从所给的事物中自选一个,补写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能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
例:“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
改写为:灌木丛被林务官砍了。
(1)蝙蝠把飞蛾和蚊子捕捉了。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害虫把树林渐渐给毁了。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雨下得很大。(改成比喻句)
(2)田里的青蛙叫。(改成拟人句)
(3)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改为反问句)
21、妙笔生花。
ㅤㅤ请你从以下两个选题中任选一个喜欢的内容来写,字数450左右。
ㅤㅤ(1)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物,你能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大家吗?抓住它的特点,从多个角度去介绍,如果能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动静态描写就更好了!题目自拟。
ㅤㅤ(2)作者梁晓声和吴冠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回想起当初父母为他们付出的种种情景时便会心酸流泪。生活中,你和父母之间有哪些事也会令你感动难忘,甚至流下眼泪。请你以书信的形式向他们诉说吧,表达你的感恩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