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上海市宝山区2025年高考真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1.冠必______,纽必______,袜与履,俱紧切。置冠______,有_____,勿乱顿,致污秽。唯德_____,唯_____,不_________砺。若____,若___,不_____,勿生戚。

    2.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_____上,然后_____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______,杨桃的样子_____。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_____的时候,不要_____,要看看人家是______

    3.《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

    4.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____,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______

  • 2、辨字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 3、给下列汉字(或偏旁)加上偏旁组成新字。

    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胃—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看拼音,写词语。

    (1)我bèng tiào______着跑向yī guì______,取出那件cháng xiù______的带dǒu peng_________的雨衣。

    (2)明明正坐在péng jià______下一块长着tái xiǎn_________的石头旁啃gān zhe______,他的zuǐ chún_________上全是汁水。

  • 5、杏林春满这个成语是用来赞扬________________。我还读过成语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中儿正织鸡笼。 ,溪头剥莲蓬。

    【1】把朝代、作者、词句补充完整。

    【2】这是一首________。其中,“清平乐”是_________,“乐”读_______,“__________”是这首作品的题目。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剥”读 bāo,是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意思。( )

    (2)“亡赖”指的是小儿子顽皮,淘气,一个“喜”字蕴含着作者对小儿子的喜爱之情。( )

    (3)这里的“卧”字生动传神,写出了小儿的无拘无束、天真可爱。( )

    【4】这首词的上阕点明了老两口________的幽美,精神_______。整首作品共三处写到_______,把五个人物的__________联结成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

  • 7、课外古诗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①西辞黄鹤楼①,

    烟花⑤三月下扬州。

    孤帆①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①故人:指老朋友。②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下面就是长江。③烟花:指春天鲜花烂漫的景象。④孤帆:指小船。

    【1】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与李白在黄鹤楼辞别后,在鲜花如海的阳春________,他顺流而下去往扬州。一叶____________,远远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见浩浩荡荡的_________在天际向东流。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填序号)

    ①扬州                  ②黄鹤楼                 ③烟花三月                    ④送别

    这是一首( )诗,寓情于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 );第二句写了送别的时间是( ),孟浩然的去向是( );三、四句写的是送别的场景。

  •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词补充完整,填在横线上。

    【2】请找出诗词中表现词人喜悦之情与丰收景象的句子,并摘抄下来。注意行款整齐,书写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波浪线的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展开想象,把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诗句中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C.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换伞

    早晨,天下着雨,街边的一家点心店门前挤满了人,我也撑着伞,排在买早点的行列中。

    好容易轮到我买了。我收下雨伞,把伞靠在柜台边,买了点心,匆忙间顺手抓起柜台边的一把雨伞抽身退了出来,撑开伞,扎进了雨帘。

    我正在匆匆赶路,忽然听到有人在喊:“等一等!”雨声夹着喊声,回头一看,一把黑布伞穿过透明的雨丝,向我急速地移动着。

    雨伞移到我身边便停住了,伞一斜,露出一张秀气的脸:“大哥哥,你把伞拿错了,这把才是你的!”我才发觉自己的伞在她的手里——那是前不久才买的。

    “大哥哥,我的伞面已经打补丁了,给。”甜甜的声音有点醉人。

    我撑着自己的伞继续赶路,一滴雨点落在我的唇边。呦,甜滋滋的,像蜜一样甜,一直甜到我心里。

    1这篇短文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按照_____的顺序写的。先写______,再写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小姑娘的(  )进行描写。

    A.外貌 B.动作 C.语言 D.神态 E.心理

  • 10、我会听。

    仔细听老师讲《黄香温席》的故事,填空。(注意,老师只讲一遍哦!)

    黄香温席

    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窜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

    1)黄香为谁温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香是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 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 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 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2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抒发爱国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愁》中诗人提到人生的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粽子里的乡愁

    ①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棕”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也有说“棕”和“宗”谐音,寓意“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

    ③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④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⑤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⑥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⑦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灰汤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句子的加点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鹅妈妈的故事

    ①一个炎热的夏日,鹅妈妈带着小鹅们出去散步。她指给孩子们看广阔的世界。在鹅群面前是一片辽阔的草地。鹅妈妈教孩子们吃细嫩的草茎。世界是五彩的:天空是蓝湛(zhàn)湛的,阳光是金灿灿的,泥土是黑黝(yǒu)黝的……小鹅们幸福极了。

    ②突然出现了乌云,雨点掉到了地上。不一会儿,像麻雀蛋一样的冰雹铺天盖地掉下来。鹅妈妈抬起了翅膀,小鹅们跑到了翅膀底下。

    ③在妈妈的翅膀下,小鹅们感到很温暖很舒适,听到从远方传来的雷鸣声和冰雹的敲击声,小鹅们甚至觉得很好玩,并不知道妈妈的翅膀外面正在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④渐渐地,一切都静了下来,小鹅们开始不安分了,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鹅妈妈艰难地抬起了翅膀,小鹅们呼地一下跑到了草地上。啊,阳光还是这样明媚,世界还是那样美好。可是,鹅妈妈却只能静静地卧在那里,它的翅膀被冰雹砸伤了,掉下了许多羽毛。那只最小的小鹅 :“妈妈,你怎么了?”鹅妈妈静静地说:“一切都很好。”

    ⑤看着小鹅欢快地嬉戏着,鹅妈妈感受到了最大的幸福。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舒服安逸。                                                              ( )

    (2)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 )

    【2】联系上下文想象小鹅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在文中“ ”填上合适的内容。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一个炎热的夏日,鹅妈妈带着小鹅们____________。后来,它们遇到了大雨和冰雹,鹅妈妈_______________,自己却________________

    【4】“看着小鹅欢快地嬉戏着,鹅妈妈感受到了最大的幸福。”句中的“幸福”在文中指(             

    A.小鹅们看到了广阔的世界。

    B.小鹅们在阳光下欢快地嬉戏。

    C.小鹅们在草地上快乐玩耍。

    D.小鹅们没有受伤,生活很快乐。

    【5】你喜欢短文中的鹅妈妈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炎帝击石生火

    人类最早使用的火全都是天然火(大多是雷电击在大树上所产生的火)。有个人便想,人类总不能一直依靠天然火吧,所以决定自己要创造一种取火的方法。在一次狩(shòu)猎中,他一失手未将石制的标枪命中猎物,不过他发现标枪与地上的石头相击时产生了火花,于是,他就捡了很多那里的石头来试验,结果成功地取得了火。( )他发现了取火的方法,( )各个部落都一致拥他为王,这个人就是以火为王的炎帝。之后他又创造了耕种方法并且教会了人类耕种,所以他又被称为神农。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人类最早使用的火全都是__________________火。

    3这个人是怎样发现火并找到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炎帝成功地取得了火,各部落一致拥他为__________,他又创造了___________,并教会了人类耕种,所以他又被称为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无论多么好的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规则都教给你们。(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学会了飞。我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出了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先生,但是,你的分数不能改。”(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照样子,写句子。

    (1)虎子完成了任务。 机灵的虎子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扩句)

    小鱼在水里游。  

    卡廷削了一支柳笛。  

    妹妹跳起了舞。    

    (2)雨点打在荷叶上,嗒嗒地响,欢乐的鼓点。(比喻句)

    白茫茫的雪地像  

    (3)虎子把哨兵骗了。 哨兵被虎子骗了。

    我把贝壳拾起来了。  

    青蛙们把荷叶伞借给了小动物们。  

    雄日把种花的土换了。  

     

  • 17、小云高兴得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 18、例: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蝴蝶飞到了花丛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 蜥蜴参观住宅。(扩句)

    2. 迷路的小黑虫左冲右撞,像 (写比喻句)

     

  • 20、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改写: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游山、玩水、赏花都可以亲近大自然。

    改写: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毕业季,我的探险之旅

    同学们,你一定很喜欢探险吧。小学即将毕业,毕业后你想去哪里探险呢?请你为自己编写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注意展开想象,写清楚和谁去探险、去哪探险、带上什么装备、可能遇到怎样的困难、你会使用什么求生的办法,如果能够把自己探险过程中的动作、心理写详细就更好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