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初二上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伊索寓言》中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蚂蚁和蝉》就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对人们有教育意义。

    B.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生多次用火攻取得战役的胜利,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等。

    C. 《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

    D. 《朝花夕拾》回忆了众多的人物,如善良热忱的阿长、质朴方正的寿镜吾、正直严谨的藤野……这些形象都倾注了作者丰富真挚的感情。

  •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烈士及其亲属的大忠大诚、大智大勇、大情大爱令在场听众潸然泪下,肃然起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B. 瑞典原汁原味的生产工艺及沃尔沃标识,体现出登峰造极的自信与骄傲,彰显超凡洒脱的越野风范。

    C. 解放军退役少将徐光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即将被裁的非战斗人员中,文工团、体工大队应是首当其冲

    D. 西山森林公园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各项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地加速推进。

  • 3、选出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

    B. “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的传媒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他顿了顿,接着说:“更应该清楚自身的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C. 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 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巷子的两边都是高高的院墙,墙上爬满了常春藤,紫藤;间或有缀满花朵的树枝从墙上探出头来。

    C.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

    D.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你说说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2】下列对《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字乐天,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我们学过他写的《钱塘湖春行》。

    B.本诗是一首叙事诗,揭露唐朝“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请你思考一下,在下列情境中,朝朝会如何运用自己学过的古诗词。

    春天,莺啼燕舞,衔泥筑巢,此刻,朝朝会运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1)“_____________”来描绘自己所见的景色;夏天,疫情反复,朝朝的爷爷争当志愿者,期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此刻,朝朝会用曹操《龟虽寿》中的(2)“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他;秋天,朝朝和父母一起去城郊山下的农家乐游玩,在农家小院边上,黄色的菊花开得热烈,此刻,朝朝不由得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3)“_____________”来描述自己所处的环境;冬天,寒风呼啸,校园里的松树却依旧傲然挺立,此刻,朝朝会用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的(4)“________________”来咏叹松柏的刚劲。到了年末,朝朝因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情绪有些低落,但此刻,他想到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5)“所以动心忍性,______”,便决心明年要更加努力。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海底两万里》中尼德·兰性格中的多面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根的《谈美》一文,重点阐述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勃朗峰(节选)

    ①我们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不乏秀色美景。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一股清流急湍其间,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整个黑首道上,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

    ②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原来我们已亲眼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据苍穹。

    ③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又似主教头上的帽子;因巉岩太过陡峭,皓皓白雪无法堆积,只能在分野处才得以偶见几处。

    ④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返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⑤良久,我们终于感悟到,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能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1】节选部分作者的游踪有怎样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哪些美景?请简要概括,完成下表。

    游踪

    视角

    美景

    经隧道,穿山而过

    俯瞰

    (1)

    环顾

    (2)

    仰视

    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仰视远望勃朗峰穹顶巨大雪白、光艳耀目。

    拾级而上

    仰视

    穹顶威严、独踞苍穹。

    (3)

    (4)

    仰视

    云霞奇幻、斑斓多彩。

    【2】作者记述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各有其妙。请从节选部分各举一例,并简析简笔勾勒的妙处。

    【3】请从句式变化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4】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将看到的云彩比作阳光下的肥皂泡,请简要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

    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智慧的结晶,是高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也受到严重威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要求:围绕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规范;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XX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