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平天平前要先将游码归零
B.称量时应该先从小砝码取起
C.被称量的物体应该放在右盘中,且其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损坏了,直接换一个新的继续称量
2、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这是因为( )
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熔化吸热
D.升华吸热
3、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4、如图所示,2023年5月30日上午,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载着带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 )
A.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5、在杭州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以总分438.20夺得冠军。全红婵站在距离水面10米高的跳台上,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距离她20米
B.当全红婵跳向水面时,她的像会变大
C.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一个像
D.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跳台上的全红婵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实像
6、如图所示,图片显示研究的问题不同的是( )
A.
B.
C.
D.
7、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科考队员把岩石标本从南极带回北京,标本的质量变小
B.将注射器封口,往里推活塞,注射器内气体的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C.蜡的密度是,表示
蜡的质量是
D.影视剧中用塑料泡沫作场景中的“落石”是因为其密度小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声波、次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40m/s
B.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调节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弦的音调
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甲、丙的音调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
10、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3.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是( )
A.12.34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11、将10厘米高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通过凸透镜折射以后在光屏上成明亮清晰的像高15厘米,则物距的范围在( )
A.小于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
C.大于2倍焦距
D.无法确定
1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主要探究了( )
A.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声音传播的条件
D.声音是否具有速度
13、两条干湿程度相同的裤子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晾晒,则该图主要可以用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
A.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与液体质量的多少的关系
C.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14、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 | 密度/(kg·m-3) | 物质 | 密度/(kg·m-3) |
纯水 | 1.0×103 | 冰 | 0.9×103 |
煤油 | 0.8×103 | 干松木 | 0.5×103 |
酒精 | 0.8×103 | 铜 | 8.9×103 |
水银 | 13.6×103 | 铅 | 11.3×103 |
A.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15、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道路旁安装隔音板
B.考场周围禁止鸣笛
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D.阅览室内保持安静
16、如图所示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中的一些场景及现象,其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 )
A.射击运动员瞄准靶心
B.观众看到游泳馆清澈的池底
C.跑步运动员在地面上的影子
D.皮划艇运动员在水中的倒影
1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
B.
C.
D.
18、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5m
B.南极的气温约为12℃
C.正常骑行自行车速度约5m/s
D.500mL水的质量约为500kg
19、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 30 | 50 | 70 |
液体的体积V/cm3 | 10 | 30 | 50 |
A.3.0×103kg/m3;10g
B.1.7×103kg/m3;10g
C.1.4×103kg/m3;20g
D.1.0×103kg/m3;20g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距u=8cm时,所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21、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时,刻度尺和三角板应如何放置?图中的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2、透镜在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B.用照相机给人拍照时,要使像更大一些,应增大被拍照者到镜头的距离
C.手机扫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内
D.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23、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
,则冰壶以
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可能为( )
A.
B.
C.
D.
24、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25、物体受一牛的水平推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二牛的力没推动,此时的摩擦力为_____N,5牛的推力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10牛的推力物体继续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26、巧妙利用物质的属性可改善我们生活质量,如玻璃窗利用玻璃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增加室内的亮度.双层玻璃窗有很好的隔音效果,这是在声音的________减弱噪声.密封在玻璃瓶内的水凝固成冰时,质量________
27、隆隆雷声预示大雨将临,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______,所以可能诱发雪崩。
28、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0~3 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J;在9~12 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W;已知在6~9 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8 m,则在6~1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J。
29、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_____或______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30、如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杯的后方,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这支笔。当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透过玻璃杯会看到铅笔尖逐渐 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
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后的像为 _____(选填“实”或“虚”)像;为了看清楚这个“改变方向”后的像,当铅笔向远处慢慢移动的同时,人眼也要逐渐 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杯。
31、把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两容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时它们的液面相平。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3∶2,则它们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
32、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你观察此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_______,密度将_______.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_______℃,较深河底的水温是_______℃.
33、有一质量忽略不计的杠杆,O为支点。如图所示,在杠杆A点上挂一物块M,在B点施加斜向下的拉力F1,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忽略绳重)
(1)这个杠杆受到的阻力F2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物块M的重力;
(2)请在图1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及F2的力臂l2;(____)
(3)如图2所示,在物块M下面再挂上另一物块N,如果想保持杠杆水平平衡,而且施加在B点的力的大小不变,则作用在B点的力应该往______(选填“①”或“②”)的方向转动才有可能实现,你的依据是:______。
34、如图所示,杨华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作屏,把一片中心戳有小孔的硬纸片放在白炽灯和光屏之间,并固定在支架上。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状的光斑,这是________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_。
3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______,并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改变钩码数量及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实验所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用式子表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1/N | 阻力F2/N | 阻力臂L2/N |
1 | 1.0 | 0.2 | 2.0 | 0.1 |
2 | 1.5 | 0.1 | 1.0 | 0.15 |
3 | 2.0 | 0.15 | 1.5 | 0.2 |
(3)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B两处的下方各再挂一个钩码,则杠杆______(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然水平平衡”);
(4)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右侧钩码,沿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下拉杠杆,继续减小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同时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先增大后减小”)。
36、从遵义到贵阳龙洞堡机场的路程约为180km,一辆小车以20m/s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又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完后一半路程。求:
(1)这辆小车从遵义到贵阳龙洞堡机场所需时间是多少小时;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贵阳龙洞堡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7、一个瓶子里面装着某种液体,瓶中液体的体积与瓶子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则:
(1)瓶子的质量是多少?
(2)瓶中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如果瓶子的容积是500ml,瓶子装满这种液体时总质量是多少克?
38、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
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 和 .
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
(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
答: .
39、作图:(1)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请画出这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平面镜与凹透镜的主光轴成30°角放置,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入射到平面镜的点,请画出:①反射光线和反射角的度数;②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40、如图所示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41、要使用一个平面镜将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入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请画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