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一书中,描述了一种海洋生物,它们利用刺细胞进行防御,未消化的残渣会被它们“吐出来”。由此可判断该动物最有可能是( )
A.血吸虫
B.海葵
C.草履虫
D.涡虫
2、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一个神经元包括①细胞体和②细胞核两部分
C.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冲动,但不能传导冲动
D.①②③④协调配合完成一个简单的非条件反射活动
3、学习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青少年应自觉远离毒品
B.遇到心肌梗死患者,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C.处方药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D.长期酗酒会对酒精产生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
4、小宝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在科学探究步骤中属于( )
A.制定计划
B.得出结论
C.提出问题
D.作出假设
5、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选项全部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小鸟喂鱼②海豚顶球③公鸡报晓④黑猩猩钓取蚂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动物,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珊瑚虫的分泌物可以构成珊瑚礁,形成岛屿,加固海岸
B.水蛭的唾液中可以提取出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
C.眼镜蛇、银环蛇、竹叶青等蛇能伤人,但蛇毒也能治病
D.老鼠身上有大量的病原体可以传染人类,应将鼠类彻底消灭
7、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B.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排放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
C.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D.绿色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8、最近,澳洲发现世界最大的植物海草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经检测发现,这片海草的所有样本的DNA完全一样。2022年5月西澳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上的研究结果,讲述了这片海草的草生故事。根据资料可以推测这片海草的生殖方式是(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
9、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B.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C.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
D.生物多样性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10、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命观念之一。下列选项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
A.叶肉细胞中含大量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
B.木质部内有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保护和防止水分过度散失
D.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透光给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11、孔雀在春天开屏这一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及功能上看分别属于( )
A.先天性行为,繁殖行为
B.先天性行为,节律行为
C.学习行为,攻击行为
D.学习行为,社群行为
12、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尝试与错误”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都存在等级制度
D.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以年长者为“首领”
13、以下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B.葡萄的扦插
C.果树的嫁接
D.桃树的种子发芽长成小苗
14、近期,支原体肺炎病例较多,该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如图)它有三层细胞膜,没有细胞壁和细胞核。下列生物中比支原体结构更简单的是( )
A.细菌
B.珊瑚虫
C.青霉
D.流感病毒
15、我国“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用于预防( )
A.夜盲症、佝偻病
B.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
C.脚气病、侏儒症
D.呆小症、坏血病
16、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软体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
B.河蚌、扇贝、水母等都属于软体动物
C.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
D.有的软体动物有药用价值,如乌贼的内壳(海螵蛸)可以做中药材
17、植物的枯枝落叶可以被收集起来送到堆肥厂,经研磨成粉后添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制成肥料。上述过程中添加的细菌和真菌( )
A.能使动植物患病
B.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来源
C.必须生活在有氧环境中
D.能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18、下列成分可以作为食物链的起点的是( )
A.阳光
B.病毒
C.土壤
D.青草
19、玉米拔节期间,出现茎秆软弱,易倒伏,叶的边缘焦枯等现象,这时应施加( )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铁的无机盐
D.含钾的无机盐
20、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已知甲、乙同科不同属,甲、丙同属不同种,甲、丁同目不同科,甲、戊同纲不同目。则与甲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 )
A.乙
B.丙
C.丁
D.戊
2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最初由英国产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和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合作研究成功,该技术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轰动。1978年7月25日,全球首位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
(1)产生卵细胞和精子的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卵细胞和精子在__________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22、婴儿吮吸、蜘蛛结网、孔雀开屏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划分都属于什么行为?请简述此类行为的概念。________。
2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_____发酵,蒸馒头和烤制松软的面包的原理是利用_____发酵.
24、珊瑚虫、水母属于________动物;河蚌、章鱼属于________动物;虾、蟹属于_________动物。
25、松毛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松树生长的林业害虫,其个体发育与蝴蝶相似属于
发育;在分类上松毛虫属于 纲。除了采用药物杀灭等方法外,还可以利用食虫鸟防治松毛虫,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
26、下图是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 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___瓶。(“A”瓶或“B”瓶)
(3)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牛奶的方法:______________,后人称他为“ ”。
27、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动物复杂的行为主要受到神经系统和_____系统调控。
28、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和_____,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29、常见的植物大多是_______植物,它们适应环境能力强,分布广泛,在现存的植物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30、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的结果,生物在不断的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进化。
31、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A、腔肠动物 ①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B、扁形动物 ②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
C、环节动物 ③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D、软体动物 ④身体和附肢分节,有外骨骼
E、节肢动物 ⑤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F、线形动物 ⑥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32、与飞行生活相适应,鸟的心跳频率较慢,食量较小。 (_______)
33、下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人体部分系统与组织细胞间的关系图,图中字母表示生理过程,序号表示物质。据图回答:
(1)右下角是小明同学的标注,其中一个标注错误,请指出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
(2)物质①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_结合,最终被运输到组织细胞的_______中被利用。
(3)肝脏细胞产生的尿素要随尿液排出体外,会两次经过心脏,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
A.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B.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C.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D.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房 右心房
(4)人体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__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节。
34、下图表示动物运动的结构及其过程的概念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系统由____(填字母)组成,起动力作用的是___(填字母),它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使图中[c]更牢固,与其牢固性相关的结构有____,与其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____。
(2)“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推门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变化分别是_____。
(3)综上所述,动物的运动不仅需要A系统,所需能量有赖于_____(填字母)等系统的配合,还需要在____(填字母)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