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太阳火là là(____)地照着,海在远处翻腾nù hǒu(____)。许多老松树都shèn(____)出厚厚的sōng zhī(____),正好滴在两只小虫的羽yì(____)上,虫子zhēng zhá(____)了一fān(____),四zhī(____)都不动了。
2、我会填。
(1)妹妹的胆子很小,什么都不敢尝试,我们可以用荀子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她生活中要勇于实践,敢于体验。
(2)老子有一句名言警示我们祸与福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3)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正如刘勰所言:“_______________。”
(4)同学之间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进步得快,这让我想起了《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名著《__________》中的故事改编而成,书中智慧的化身是__________(人名)。
2.“其人弗能应也”一句出自课文《__________》,“应”的意思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最早的统一文字的是__________,已经成为主导字体的是__________。
4.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有“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的奇异;语文是一首曲,曲中有:“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语文是一段情,情中有“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不舍。
5.《论语》中有一些评价君子与小人品行的名言,如:在胸怀上,“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在“义”与“利”的问题上,“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为人处世上,要有羞耻之心,正如《朱子语类》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任意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人困(_____)(_____) (_____)(_____)其妙 (______) (______) 妙算
贪(_____)怕(_____) 喜出(_____)(_____) (______)(______)地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词句背诵]填空。
(1)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
(2)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
(4)我家洗砚池头树,_____________。
(5)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6)《塞下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冬天严寒的景象。
6、对比阅读。
秋夜将晓出篇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仔细阅读两首古诗,填写下面的表格。
季节 | 时间 | 地点 | 主题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体会两首古诗的用问特点。
(1)第一首诗中“迢迢”描写了_______,“喔喔”描写了_______这两个词语两两相对,渲染了_________的环境。
(2)第二首诗中,“三万里”指的是______,“五千仞”指的是______这两个词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的特点。
【3】(阅读要素)阅读这两首古诗,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中生动的情景和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下列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疾病缠身,久治不愈,几乎无法下床了。
B.诗人出门四望,一边用手搔着满头白发,一边慨叹。
C.诗人望着山岳,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D.诗人由北方的景物联想到那些在金统治区的百姓,不禁发出感慨。
【4】仔细品读两首诗,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体会到:“怆平生”,诗人“怆”的是______“南望王师”,诗人“望”的是___________。
7、课外拓展。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 日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吗?把她写出来吧!
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日暮客愁新。 ,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清风半夜鸣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将两首诗词补充完整。
【2】《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除“明月”外,作者还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请你选取一种景物说说景物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经典中悟方法。根据下面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片段一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 ),减之一分则( ),素之一忽则( ),黛之一忽则( )。 ——选自《白鹭》 |
【1】根据课文内容,在“片段一”的( )中填空。
【2】下面是三位同学的对话,请你联系上文,填一填。
10、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不要脚的朋友(节选)
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一双木头脚立刻从他拿着的鞋子里跳出来。它想找一个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样,总是把它关在鞋子里,要能够常常带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它看见一条蛇睡在草堆里,木头脚在它的周围走了两圈,看了又看,这家伙的身体倒是挺长的,可惜没有脚。木头脚可乐了,它想:“请它做我的主人吧。”
等蛇醒来,它就问:“没有脚的朋友,你要不要脚?”“脚?”蛇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要脚。”
“难道你不想走路吗?”木头脚很失望。
蛇把它的长身子向左右摆动,长肚子一伸一缩,身子就向前走了。
木头脚很奇怪地问:“没有脚你怎么能走路的?”
“因为我有着比脚更好的‘脚’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许许多多鳞片,它们会动,会像小脚一样地推着我在地上爬。”蛇说着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后向着正在发呆的木头脚说:“木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么脚了。”
“你们要不要脚?”木头脚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高叫着,它很像一个贩子。
【1】木头脚的主人是__________,因为主人总是把它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木头脚想找一个新主人,希望新主人能够常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不要脚的朋友”是指__________。
【3】想一想,做一做。
(1)木头脚想请蛇做新主人,是因为它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蛇为什么不要脚呢?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答案。
(3)作者想象十分合理。我也会想象:木头脚走着走着,它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想:“它一定需要两只脚啊!”
11、阅读
机缘巧合,这回,王葆真的得到了宝葫芦,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请读读这段话。
哈,这可好了,这可好了!我在地下打了一个滚。我多快活呀!又打了一个滚。我真恨不得跑去告诉奶奶,告诉妈妈和爸爸,说我得到了幸福,什么事都有了办法。我也真恨不得跑去告诉我的同学们,告诉我们辅导员和班主任,说我将来要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能有成就,不是当英雄就是模范。这可一点也不是夸大,也不是吹牛: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可是我不能对任何人泄露一个字,我得保密。可是我又有满肚子的高兴,关也关不住地要迸出来。
我没有办法。我只好心里大声唱着——说也不好意思,我简直成了一个小娃娃了,不过好在没人瞧见——我又打了两个滚。
可我还是感觉到不够劲。于是我把腰弯着,把头顶着地,叭哒翻了一个筋斗。
【1】从选段的文字和图片信息,你猜想王葆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 )
A.地里挖出来的 B.神仙给的
C.葫芦自己出现的 D.从湖中钓上来的
【2】你读出了王葆怎样的心情?( )
A.惊慌,失措 B.兴奋,激动
C.伤心,难过 D.惊讶,紧张
【3】读完文段,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王子》(节选)
①有一天,她挥舞着她的四根刺,对小王子说:让老虎们张着爪子来吧!”
②“这儿没有老虎。就算有,他们也不会吃草。”小王子这么回答。
③“我不是草。”花儿轻声说。
④“对不起……”
⑤“我不怕什么老虎,”她补充道,“可我讨厌风,你能给我找个屏风吗?”
⑥“讨厌风。这对植物来说可真不走运,”小王子思索道,“这花真不好伺候……”
⑦“晚上你得把我放进玻璃罩子,你这儿可真冷,我原先住的那地儿……”
⑧她没有再说。来的时候她还是粒种子,哪儿见过别的世界?她让人觉得她在撒一个多么幼稚的谎言,于是她咳了两三声,_______________。
⑨“我的屏风呢?”
⑩“你刚说这些的时候我就想去找了……”
⑪她用力咳了几声,故伎重施。
⑫尽管小王子开始真心实意地喜欢这朵花,可是这样一来,他开始怀疑她了,他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特别在意,反而把自己弄得很郁闷。
⑬“我不该听信她的话,”有一天他告诉我,“谁都不该听信花,只要看看她闻闻她就够了,这朵花让我的星球芳香无比,可我学不会享受其中。老虎爪子的事儿,本该让我同情怜悯她,却反而搅得我心烦意乱。”
⑭他继续吐露自己的想法:“我那时什么也不懂,不知道不能靠言语,而要靠表现来评判一个人。她用她的芬芳和光环环绕着我,我就不该离开她跑出来……我怎么就没有看出她的小花样背后的柔情呢?哎,我那时太幼稚,不懂得爱她”
【1】给本文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
【2】关于提高文本阅读速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捕捉游泳信息。
B.带着问题读可以加快速度。
C.集中注意力,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读。
D.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3】在第⑧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感觉非常不好意思。
B.试图把小王子置于有过错的地位。
C.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D.再也不想与小王子说什么了。
【4】关于第⑭自然段中省略号作用的表示,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沉默一会儿。
C.表示说话结结巴巴。
D.表示引文的省略。
【5】这朵花儿讨厌______________;读了第①自然段中“挥舞”这个词,可以看出花儿想让小王子明白_________________;当她怕冷的时候,就恳求小王子________________。
【6】概括小王子和花儿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个片段中,小王子对花的态度在不断发生变化,一开始满心喜欢花儿,后来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
13、课内语段阅读。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1】“打破沙锅问到底”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
【2】这段话在整篇课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这四个词语换一下顺序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我的父亲(允许、答应)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相同)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期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1】用“√”标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选文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闰土名字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用修改符号修改)
(2)天上飘下雪花。(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
(3)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4)魁梧黝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鱼网。(缩写句子)
(5)你对别人付出了真诚。 别人会以真诚回报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两个句子。)
(6)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16、连词成句。
(1)越来越 越来越 响 雷声 亮 闪电
________________
(2)指路灯 是 北极星 盏
________________
(3)生活 在 是不是 很 太空中 有趣
________________
17、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安门广场站立着一根电动旗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说,书籍是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改为反问句)
(2)我们按照告示牌的要求去做。(改为双重否定句)
21、写作
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呢?
请你以“保护地球”为题目写一写应该如何保护地球,要求语言流畅,不可抄袭,套作。
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