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某地区地势低平,稻田连片,还种植棉花和油菜,这可能是(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
2、(题文)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浙江省南京
B. 湖北省武汉
C. 广东省南宁
D. 山西省兰州
3、我国民族个数和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56个,汉族
B.55个,壮族
C.55个,满族
D.56个,壮族
4、南方地区水热充足,植被常绿,发育的土壤是 ( )
A. 黑色土壤 B. 红色土壤 C. 紫色土壤 D. 黄色土壤
5、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是:( )
A、宜昌、湖口 B、河口、桃花峪
C、宜昌、河口 D、桃花峪、湖口
6、如图所示甲和乙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东南季风,来自于太平洋
B.乙是西南季风,来自于印度洋
C.甲、乙相比,乙影响我国降水范围更广
D.夏季风的进退与东部雨带的推移密切相关
7、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地多水多
B.北方地多水少
C.南方地多水多
D.南方地少水少
【2】针对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存在的问题,下列解决措施中,最可行是( )
A.跨流域调水
B.毁林开荒
C.围湖造田
D.放弃种植业
8、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在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上尤为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C.全年降水分配比较均匀 D.我国降水400mm等降水量线为秦岭、淮河
9、我国最早出现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城市是( )
A.深圳 B.合肥 C.上海 D.北京
10、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从北方向南方递减
11、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以下是某同学对台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省内居民祖籍多为福建省
B. 台湾三分之二是山地,东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台湾山脉
C. 台湾资源丰富,盛产粮食和甘蔗
D. 台湾的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进口
12、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影响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有利于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降水多
B.自西向东流,利于沟通东西部水上交通
C.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增大,水能资源丰富
D.使我国成为一个以平原为主的国家
13、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③
B.淄博白天的时间比晚上短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D.地球公转引起物体影子在一天中发生变化
14、2001年初,某省的总人口为6562万,这一年人口出生率为1.15%,死亡率为0.68%.请你计算下2001年年度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0 B.0.56% C.0.47% D.0.34%
15、我国可分为五个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地区,山西省位于
A. 热带、湿润地区 B.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 亚热带、湿润地区 D. 热带、半湿润地区
16、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超14.1亿人,下图为“我国2010年、2020年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
A.0-14岁人口比重下降
B.15-59岁人口比重上升
C.60岁以下人口比重不变
D.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2】图中信息显示( )
A.人口总数有所下降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D.人口素质普遍提升
【3】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口管理举措是( )
A.适当放开生育政策
B.禁止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
C.大量接纳国际移民
D.加快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
17、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城市密集的原因,错误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沿江与沿海结合部
B.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
C.人才、信息等优势明显
D.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2】长江沿岸地带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攀枝花工业区
B.成渝工业区
C.沪宁杭工业区
D.武汉工业区
18、读我国西北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套平原气候干旱,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黄河水
D.阴山冰雪融水
【2】下列农作物适宜在此广泛推广种植的是( )
A.荔枝
B.甜菜
C.柑橘
D.茶叶
19、下列各组作物中,全是南方主要种植的是( )
A. 水稻、甜菜 B. 油茶、花生 C. 花生、甜菜 D. 水稻、甘蔗
20、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原因是( )
A.海拔高
B.纬度高
C.离海远
D.离海近
21、我国年降水量时间分配特点是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衡的有效办法是 。
22、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___省,都流经_________省,给沿岸地区最易带来的灾害是__________;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
(2)A为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它的首要功能是__________;C是重要的调水调沙工程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2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24、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 之称的青藏高原。
25、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______________。
26、长江、黄河发源于________高原,长江注入____海,黄河注入____海。
27、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扮演“店”的角色是________。
28、写出下列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29、在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___ _少,而___ _较多,___ _不足。
30、香港特别行政区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1、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达到临界状态,重要矿产资源濒临衰竭;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一些资源型城市,由于开采方式和治理落后,诱发了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并有逐年加剧的趋势.
材料二
东北地区图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邻国:甲______乙______邻省(或省级行政区):A______B______临海:①______海
(2)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土地肥沃,该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______平原和______平原。受气候影响,农业耕作制度是______,盛产______、______。______等农作物。
(3)东北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是我国天然林地的主要分布区,有“森林资源的宝库”之称,大面积砍伐森林,将导致_______,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4)居住在长白山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朝鲜族、满族
B.藏族、维吾尔族
C.傣族、壮族
D.高山族、土家族
(5)有我国“汽车工业摇篮”之称的城市是______,有国家历史名城. ______,该城市有仅次于北京故宫的皇宫建筑群。
(6)对于大庆、抚顺等资源型城市,今后应注意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______和______产业。
32、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与面积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部分省区人口与面积比较表(数据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 河南 | 广东 | 新疆 | 内蒙古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16.7 | 18 | 166 | 118.3 |
人口(万人) | 9402 | 10430 | 2181 | 2471 |
材料三2007年,我国实施了许多改善居民生活的好政策,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民享受医保;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从这些民生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同改革的脉搏、发展的心跳。
(1)材料二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分别是( )
A.广东和河南
B.内蒙古和新疆
C.河南和内蒙古
D.广东和新疆
(2)图中AB线的名称为________一线,它反映了________。
(3)从沿海到内地,我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4)根据图和表格数据分析说明我国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
(5)阅读材料三,结合实际,说说惠民政策给你带来哪些实惠。(任答2点即可)_____________。
(6)我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人口政策是( )
A.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孩子
B.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C.计划生育,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
D.计划生育,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33、读图“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号表示的我国邻国名称。A__________;D__________。
(2)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从海陆位置看,我国陆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__________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__________洋。
(3)我国位于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的内海是__________。
(4)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__高原上。
34、读“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它是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土质疏松特征的____高原。
(3)黄河下游流经____平原,河床宽,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致使河床不断抬高,成为世界闻名的“____”。
(4)图中乙处是我国著名的____工业基地。
35、读“中国地形略图”和“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山脉),是一座____走向的山脉。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常用来形容B____高原。
(3)C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岛。
(4)D是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内海____。
(5)甲区域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____,
(6)乙区域有我国最大的高原____高原。①是世界最高峰____。
(7)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____、呈____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给我国气候或河流带来的影响是:(任选其一说明即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