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古代“书圣”“诗圣”分别是指( )
A.王羲之、李白
B.顾恺之、杜甫
C.张旭、李白
D.王羲之、杜甫
2、“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
A.推行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严明法度
3、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当时江南地区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
A.成都
B.咸阳
C.建康
D.长安
4、下图是唐懿德太子墓壁画“胡人牵猎豹图”。猎豹是北非和阿拉伯半岛的猫科动物,它们被粟特人带到唐朝,是皇室用于狩猎的重要工具。“胡人牵猎豹图”的出土有利于了解唐朝( )
A.政治腐败的现象
B.思想文化的繁荣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中外交往的表现
5、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一决议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黄海战役
D.抗倭斗争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
A.李斯
B.卫青
C.萧何
D.董仲舒
8、秦灭六国后,为促进经济交流,改革币制,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布币
B.刀币
C.圆形方孔半两钱
D.五铢钱
9、东晋南朝时期,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都超过前代,并为后世海上交流的兴盛打下基础。主要条件是( )
A.北方战乱不休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航海技术的进步
D.统治政策的改变
10、在战国七雄(下图) 中,诸侯国是④是
A. 楚国 B. 齐国
C. 吴国 D. 秦国
11、2023年8月23日的《中国教育报》在报道河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时,特意强调“南阳是豫西南一颗璀璨的明珠。孕育出商圣、科圣、医圣、智圣等无数圣贤先哲”。这里所说的“医圣”指的是( )
A.蔡伦
B.张仲景
C.司马迁
D.张衡
12、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后人也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生的功绩中最值得被人称颂并且至今仍有重大意义的是
A.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B.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C.修筑长城等大型工程,惠及后世
D.统一货币,促进各地经济交流
13、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叫做“祖冲之山”,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
A. 精于绘画,主张“以形写神”
B. 制造地动仪
C. 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D. 首创割圆术
14、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15、某同学导航到下图地点参观。下列早期人类中,他通过此次参观可以深入了解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贾湖人
D. 良渚人
16、“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材料中,宋代“天水一色,舟舶来往”依靠的是
A. 司南
B. 指南针
C. 方向盘
D. 向日葵
17、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外族入侵 C.八王之乱 D.黄巾起义
18、“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各诸侯国需要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上述内容是商鞅变法的( )
A.影响 B.内容 C.措施 D.背景
19、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下列与“汉武”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派张骞出使西城②推行“推恩令”
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将盐铁经营权下放至地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三国志》中记载:“(黄龙)二年春……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材料中的“夷洲”即今
A.新疆
B.海南岛
C.黄岩岛
D.台湾
21、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_________”;晋惠帝时期,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_”。
22、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是:中书省、__________、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__________、兵部、刑部、工部。
23、(1)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______,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在他的指挥下,取得______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第一届政协会议决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______。
(3)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______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4、西周早期,统治者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______(制度名),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
25、《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张仲景写成的《______》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26、唐太宗时期进一步完善的中央行政制度具体指的是____制度。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其中陶瓷器生产中有闻名中外的____。
27、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
28、民族交融表现
经济、习俗方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_____。而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政治制度: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______,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方面: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_____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民族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_____逐渐减少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______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
(2)张仲景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
(3)《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___》。
30、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
31、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 ) 河姆渡原始居民
32、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战役名称
(1)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
(2)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
(3)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
(4)导致前秦政权瓦解的重要战役——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统一全国的时间?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历史人物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暴君,请问他是谁?
材料三: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3)如上图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
(4)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_____________ B.余杭指今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
(6)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