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河北省沧州市初一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血泪史,也是一部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唐朝时,有一位日本人去长安集市购买商品,你认为他不能买到的是

    A.青瓷

    B.茶叶

    C.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书籍

    D.白瓷

  • 3、“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是

    A.马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涿鹿之战 D.桂陵之战

  • 4、我国的青铜时代是指(  )

    A. 尧、舜、禹时期   B. 夏、商、西周时期

    C. 春秋战国时期   D. 秦汉时期

  • 5、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由境外民族分裂分子指控、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的严重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战国

  • 6、某班正在开一个讨论会,内容涉及“中央册封达赖、班禅”、“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驻藏大臣与伊犁将军”,你认为讨论会的主题是

    A.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

    B.明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C.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

    D.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采取的措施

  • 7、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三星堆青铜面具

    C.司母戊鼎

    D.利簋

  • 8、2021年5月22日,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全国人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为他送行!“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文中的“他”是( )

    A.袁隆平

    B.李四光

    C.邓稼先

    D.钱学森

  • 9、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形成“七雄”局面,最北边的是

    A.秦

    B.齐

    C.楚

    D.燕

  • 10、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公主,唐蕃结为亲家。在此之后,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发生过战争,友好往来。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     

    A.削弱了吐蕃文化的影响力

    B.使西藏地区归属唐朝管辖

    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D.增进了唐蕃间的友好关系

  • 1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历史时期是( )

    A. “文景之治”时期   B. “贞观之治”时期   C. “开元盛世”时期   D. “光武中兴”时期

     

  • 12、在戊戌政变中,喊出“不有为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愿为变法牺牲的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 13、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这反映了隋朝(     

    A.商业相当发达

    B.社会环境安定

    C.经济高度繁荣

    D.皇帝奢侈腐化

  • 14、下列是历史兴趣小组给下图拟定的标题,最合适的是(     

    A.战国形势图

    B.秦朝形势图

    C.巨鹿之战示意图

    D.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 15、根据下列文字的字形演变,判断“猪”字是

    A.

    B.

    C.

    D.

  • 16、隋朝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下图中字母代号对应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

    B.洛阳

    C.邗沟

    D.黄河

  • 17、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八旗兵对弓箭非常重视。但在后期接受骑射检阅时,却出现了“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的现象。这反映出清朝中期以后

    A.统治黑暗

    B.土地兼并严重

    C.军备废弛

    D.贫富分化加剧

  • 1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谁的统治前期(  )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隋文帝

     

  • 19、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②“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③实行屯田

    ④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0、下列成语,与图中史实相关的是

    A.纸上谈兵

    B.围魏救赵

    C.揭竿而起

    D.破釜沉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玄宗时,____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 22、________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 23、____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被发现,它的发现证明____是人类早期生活和繁衍的地区之一。

  • 24、公元581年,__________建立隋朝。公元________年,李渊建立唐王朝

     

  • 25、原因: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_______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________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 26、结果: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________派大将卫青等出击匈奴,使之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 27、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________西周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 ______

  • 28、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2)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齐民要术》的作者——

    4)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

  • 29、唐朝都城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 30、宋朝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_,加以管理:明朝经济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____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场运动创办的企业?该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为此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思想上具有怎样深远的意义?

    材料三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3)材料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孙中后来说这场革命后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他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摘自陈独秀《青年杂志》1卷1号1919年9月15日

    (4)材料四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由陈独秀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三国建立的政权名称及建立者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用同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材料二   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耍杂技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的、卖古玩、字画的,剃头、剪头的,相面、算卦的,等等,十分热闹,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材料三   

          

    (1)材料一是对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样子的描述,这一纸币称为什么?出现在什么时候的什么地方?分析纸币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瓦子”是一种什么场所?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这三幅图片反映了宋朝时期哪些科技成就的发明或广泛应用?图一中的人物是谁?图三的武器是哪一发明的应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