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台湾省基隆市初一上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司母戊鼎这件绝世青铜精品。它铸造于( )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朝 C.商朝 D.周朝

  • 2、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 清朝   B. 夏朝   C. 唐朝   D. 商朝

  • 3、相传,唐太宗在临终前,要求将《兰亭集序》真本随同下葬,以便他在地下也能随时欣赏。唐太宗喜欢的《兰亭集序》被誉为(  )

    A.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天下第一行书

    C.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D. 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

  • 4、秦朝农民每年都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常年在外服役的人有二三百万。秦朝的死刑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罚的处置。你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秦的暴政

    B.郡县制的推行

    C.统治集团的奢侈

    D.楚汉之争

  • 5、有人说,江南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妙龄女郎,从古至今令千万文人为之低吟浅唱。东汉末年,许许多多的北方人远离家乡来到江南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南方经济发达

    C.北方战乱频繁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 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对台湾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标志是(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台湾府

    D.伊犁将军

  • 7、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不包括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 8、“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阶级分化愈加严重。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这标志着(       

    A.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B.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国家

    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 9、下列实物图像与佛教有关的是(  )

    A. B. C. D.

  • 10、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等等少数民族首领对中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

    B.加强了本民族与汉族的文化交流互鉴

    C.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D.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 11、如图所示两幅图片与那个宗教有关?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 12、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磨制工具  ④聚落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 13、据《晋书·苻坚载记下》载,前秦统治者苻坚曾说:“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当时统治“东南一隅”的政权是

    A.孙吴

    B.西晋

    C.东晋

    D.刘宋

  • 14、东晋王羲之在我国书法发展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王羲之在继承前期各种书体优点的基础上使行书和楷书摆脱了隶、篆的痕迹,变得更易于书写。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     

    A.重视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

    B.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C.重视整体、强调集体

    D.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

  • 15、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评价正确的是

    ①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在争霸的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 ③为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④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6、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  

    A.都主张修身养性,炼长生不老的丹药 B.都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C.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都麻痹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统治人民

  • 17、传说中包含有一定的真实历史信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印证了传说中的一些内容如图文物可以印证

    A.炎帝教人们交换物品

    B.当时人们已经会炼铜

    C.当时人们会缫丝、纺织

    D.当时有较高的制陶技术郑州荥阳青台遗址出土距今约5000年的丝织品残片

  • 18、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下列成语与这一时期无关的一项是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约法三章

  • 19、假如现在要拍摄一部反映“春秋诸侯争霸”的历史剧,下列历史人物不应该出现在该剧中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周武王

  • 20、在我国很多成语典故源于历史,下列成语典故出自春秋时期的是( )

    A.破釜沉舟

    B.完璧归赵

    C.纸上谈兵

    D.卧薪尝胆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隋唐之际在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他们是彝族和 的祖先;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 22、隋唐文化和外交。

    ①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__

    ②唐朝被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___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是___________

    ④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日本派___________使到唐朝学习的情景。

  • 23、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授达赖喇嘛和_____管理政教事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设置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 24、为了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______主持变法。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__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其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 25、分封制的(1)目的: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 26、   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   ,对今新疆地区进行管辖。

     

  • 27、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时制作的大事年表,其中某些地方没有完成,请你帮他完成。

    (1)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夏朝。

    (2)约________年,______灭夏,建立商朝。

    (3)________年,牧野大战。

    (4)________年,东周开始

  • 28、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___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启继承父位,标志着________代替了________,“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 29、建立金的女真族杰出首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下图为《战国七雄图》ABCD中代表秦国、楚国的分别是_________(填字母)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两宋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也是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根据所学知识

    请你将以下政权名称、建立者及都城,用线段正确地连接起来。

    政权的名称 建立者   都城

    契丹(辽)   元昊   开封

    西夏 赵匡胤   兴庆府

    北宋 阿保机 上京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举出四例)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依据材料一,分析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写出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人物。

    材料二:

    (2)对比图一与图二,指出春秋前期和后期的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春秋时期,少数民族姜戎族的首领驹支在与晋国大臣范宣子对质时能够像当时中原的“诸华”“诸夏”的诸侯外交一样,赋诗言志,朗读了《青蝇》一诗,成功解围;晋国大臣魏绛主张用议和的策略,与各戎族订立了盟约,争取到晋国周边各少数民族的拥护,使晋国稳定,更是传为历史佳话。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一说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4)材料四中包含了秦始皇建立秦朝后采取的哪几项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5)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