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汉首先设立了西域都护符管理该地,后唐朝、清朝也都设置了机构进行管理,该地指( )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云南
2、下列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 “杯酒释兵权”
B.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 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 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3、下图所示工程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技术的先进水平。 这一工程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淝水
4、我们小时候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想一探究竟。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靠的依据是( )
A.文献记载
B.神话传说
C.考古发现
D.影视剧情
5、据文献记载,秦代“高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这些记伐可以用来说明秦朝( )
A.二世而亡的原因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统一货币的影响
D.社会经济的繁荣
6、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以“发达的中国南方原始农业”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图片能作为他们研究材料的是( )
A.
B.
C.
D.
7、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的农民军
B.项羽刘邦的农民军
C.项羽领导农民军
D.刘邦领导农民军
8、下列历史史实不能说明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倒行逆施的是
A.镇压"二次革命"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C.逼迫宣统皇帝退位
D.修改总统选举法,可指定继承人.
9、为了方便记忆,小明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突出表现在
A.北民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水利工程修建,荒地垦为良田
C.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秩序安定 D.南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11、如下图是李扬同学收集的一组唐代历史文物图片,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唐戴锥帽女子骑马图》 《弈棋仕女图》 《吹排箫乐伎壁画》
A.多彩的文学艺术
B.活跃的中外交流
C.繁华的都市生活
D.开放的社会风气
12、《唐律疏议》记载:“昔(周)武王克商,封夏侯氏之后于杞,封殷氏之后于宋。”《吕氏春秋》记载:“此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是(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西周的分封制
D.“国人暴动”
13、司马迁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下列历史事实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
A.武王伐纣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西晋统一全国
D.华佗发明“麻沸散”
14、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反映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的是
A. 火的使用 B. 青铜器和甲骨文 C.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 都江堰
15、“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绘的古代帝王是( )
A.隋文帝
B.汉文帝
C.明太祖
D.宋太祖
16、明代《松江府志》记载,当地很多人“晨抱纱入市,易木格以归”“织者日成一匹……其衣食全赖此”,这表明当地某种产业比较发达。这种产业是( )
A.制茶业
B.木器业
C.制瓷业
D.棉纺织业
17、中国研发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将逐步为全球提供服务。自中国人将其发明的指南针奉献给全世界以来,“中国”一词再次与“导航”并肩出现在一起。历史上指南针“导航”最早开始于(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8、《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材,没有能力接任天下,于是就把天下传给了有才德的舜。这一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选举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19、汉高祖: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十五税一;文帝、景帝: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材料反映汉初采取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暴力统治 C.提倡节俭 D.严刑峻法
20、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陈胜列入诸侯,批抨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这反映了
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 B.《史记》的艺术性相当高
C.《史记》的体裁多样 D.司马迁公正记事,秉笔直书
21、北魏孝文帝改革
3.背景:
(1)439年,________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的各族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
(3)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4)北魏________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
4.改革措施:494年迁都________。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________,禁用鲜卑语;以________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________;鼓励鲜卑贵族与________联姻等。
5.意义: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明朝民族英雄( )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
23、历史上有一些重要战役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1)炎黄部落打败东方蚩尤部落的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__。
(2)周武王灭亡商朝的决定性战役是____________。
(3)公元前207年,项羽在____________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
(4)公元前119年,西汉取得____________的胜利,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24、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_________。
25、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史称____
26、元谋人生产生活:会______工具和知道使用______。会不会___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7、填空题
1.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_____.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_____.
2.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____、____、____.他们之间以原始民主方式推荐首领的惯例,史称__________.
3.禹死后,禹的儿子击败伯益,夺取权位,建立____朝.从此,________代替了禅让制,_______代替了公天下.
4.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约起源于公元____世纪,止于公元_______年西周灭亡,历时约1300多年.
5.东周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时期从公元______年到公元______年为春秋时期.从公元______年到公元______年称为战国时期.
6.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____先后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分立混战的局面,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一统帝国----秦朝,都城设在______.为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以原来秦国使用的制度为基础,对______、______、度量衡以及______等实行统一规范.
2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________个民族组成。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元朝开始形成新的民族是________。
29、中国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独特的建筑文化,请写出下列建筑名称。
(1)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单拱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2)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3)它和外八庙实际起到了清朝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
30、《春秋争霸形势图》中①处所在的诸侯国的名称是_____;在《战国形势图》中②处发生的战争是_____。
31、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 ) 河姆渡原始居民
32、列举唐朝的陶瓷器精品三例。
33、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
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更看重什么?
(2)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哪位皇帝?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此制度正式形成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3)科举制在中国维持了多少年?
(4)宋朝哪一政策的推行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5)宋朝在科举制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