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主要与我国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
A.加强民主建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2、它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在这里诞生,它是( )
A.哈尔滨
B.天津
C.沈阳
D.上海
3、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下列世界名人及其成就关联正确的是哪几项?选手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
①但丁一《神曲》 ②达尔文一《最后的晚餐》
③达芬奇一《最后的晚餐》 ④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方向,开启了中国的( )
A.古代史
B.近代史
C.现代史
D.当代史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认识正确的是( )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②取得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③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在( )
A.瑞金 B.延安 C.西柏坡 D.井冈山
7、孙中山在某文序中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斯役”指的是
A.1906年萍浏醴起义
B.1907年绍兴起义
C.1907年广西起义
D.1910年黄花岗起义
8、“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
①严复 ②谭嗣同 ③康有为 ④梁启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9、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下图是西方某一时期的一幅漫画,画面上“倒下的巨龙被列强争相宰割,龙身上写着CHINA”,该场景可能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前夕
B.《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之后
10、喊出“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愿为变法牺牲的人物是
A.宋教仁
B.黄兴
C.蔡锷
D.谭嗣同
11、“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大别山根据地
12、通过对拜占廷帝国兴衰的学习,我们得到深刻启示:一个国家要发展、强盛必须坚持( )
A. 固步自封 B. 夜郎自大C.闭关锁国 D.开拓进取
13、1905年,日本东京成立了某革命政党,成员们喊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该政党最有可能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14、汉代东西方陆上的商路开辟后,葡萄、胡椒、古罗马的魔术表演等经此传入中国,中国的陶瓷、铁器等商品传入西方。这表明该路在当时
A. 促进了西方工业文明成果在中国的传播
B. 沟通了亚非欧三大洲
C. 实现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D.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
15、梳理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以下知识结构中①处应填写
A.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新文化运动
16、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人,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创下高速度高水平开发建设世界级特大油田的奇迹,使我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由此可见,他们( )
A.热爱劳动、致力创新
B.艰苦创业、为国争光
C.乐观自信、乐于助人
D.清正廉洁、无私奉献
17、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创办商务印书馆②废除科举制③创立《申报》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18、从下图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击侵华日军的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伤亡惨重
D.政府军队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19、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民主科学的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 李鸿章
B. 陈独秀
C. 康有为
D. 严复
20、某历史小组对研究的主题展开了资料收集工作,依据下列表格,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资源 | 项目主题 |
视频 | 《建军大业》《辉煌征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地图 |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
文献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遗址 |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
A.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B.国民大革命的苦难历程
C.共产党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D.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21、1980年,我国建立了 个经济特区,后来开放了广州、上海等 个沿海城市。
22、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____》,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____________》,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3、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骞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的道路;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24、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派船舰40余艘,封锁珠江口,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史称________战争。
25、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时间是______;
2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__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7、制定机关: ____________。
28、____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人是_____。
(2)列举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_____。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_____为国务院总理。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5)2013年,_____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3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又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1)“一化”和“三改”分别指的是什么?何时基本完成?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它有什么重大意义?
32、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3、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1)1978年召开的 ①(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先从②开始,在中央的支持下,制逐步在全国推开。1988年③被划分为经济特区。 | (3)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⑥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⑦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我国实行⑧制度,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④、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⑤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中国作家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⑩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
(5)综上所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34、近代以来,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既有佳话,也有惨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的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叶挺,贺龙等人领导革命军)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
材料三 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编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
材料四 解放战争中双方作战实力不成比例,但是三年内,共产党迅速胜利,国民党节节败退,最重要的因素是国民党的独裁违背历史规律,贪污腐败导致人心涣散,而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摘编自《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周恩来所说的“起义”是指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什么?列举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两次战役。
(4)根据材料四,分析解放战争国共双方一败一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