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是李大钊发表的文章,其中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这首歌谣体现了( )
A.不怕牺牲的精神
B.积极乐观的精神
C.团结协作的精神
D.勇往直前的精神
3、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标志着清朝统治的结束
C.维护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D.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4、下列哪句话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目的 ( )
A. 唇齿相依,齿亡唇寒 B.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抵抗侵略,维护和平 D. 援助邻国,睦邻友好
5、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
A. 民主与科学 B. 民主与进步 C. 科学与进步 D. 民生与科学
6、《人民日报》社论见证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下表所反映的信息可用于研究( )
标题 | 内容 |
《卫星社坐上了卫星》 | 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有五亩小麦亩产两千一百零五斤。 |
《今年夏天大丰收说明了什么》 | 我国粮食要增产多少,是能够由我国人民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决定了。 |
《全力保证钢铁生产》 | 要保证一千零七十万吨钢,必须具有停车让路、首先为钢的全局观点。 |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农村乡镇企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D.工农业战线的“大跃进”热潮
7、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由此判断,我国当时正在进行( )
A.国企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1896年的某天,苏州的一家日本工厂内机器轰鸣……这种情景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A. 是近代化的开端 B. 是一场分拣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 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0、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A.侵略与沉沦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沉沦与抗争
11、为惩罚中国,列强提出赔款数目按当时中国的人口计算,每人一两,共4.5亿两。一位外国外交大臣得意的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说这句话的是:
A. 英国人 B. 法国人 C. 俄国人 D. 美国人
12、近代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是( )
A.印度 B.朝鲜
C.日本 D.中国
13、之所以说洋务运动开辟了中国民族工业近代化的道路,主要是因为( )
A. 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 开办中国近代新式学堂
C.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 是一次不成功的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
14、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③领导集团的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④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⑤坚持斗争15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15、“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历史上的
A.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B.黄巢起义和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16、“没有对外开放政策这招,翻两番困难,翻两番之后再前进更难。”“如果说在本世纪内我们需要实行开放政策,那么在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内中国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不能离开这个政策”。邓小平的这些话意在表明( )
A.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B.发展需要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C.进一步开放福州等14个沿海城市
D.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孙中山一生当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18、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合作又有对抗,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 抗日战争
19、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
A. 黄兴 B. 康有为 C. 邓小平 D. 孙中山
20、下列观点,出自严复的《天演论》的是( )
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④“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1、时间:____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
22、定都天京: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________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3、识图,把下列字母代号的地点填入图中适当的方框中。
A、长江三角洲
B、最大的经济特区。
24、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此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25、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_______(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26、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________,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7、作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_______制度和_______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8、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成立了______,协调指挥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29、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0、(卷号)2722237923123200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1).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
(2).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_。
(3).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_____。
(4). 1990年______开发区建立起来。
31、建国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32、写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南京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关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丑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请列举出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
3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赖边打出“工农单命军”的旗帜,进行秋收起义。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军队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 的建党建军原则。
1930年,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几块根据地。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合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赖边打出“工农单命军”的旗帜,进行秋收起义。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军队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 的建党建军原则。
1930年,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几块根据地。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合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列举材料一表格中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又继续战斗的两例史实,并简述其意义”。
(2)请把上表中横线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3)材料二中,毛泽东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材料三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省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撤播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4)根据材料三,概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