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照样子,写出你平时积累的名人名言

    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闰土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________长大后的闰土与我之间已经筑起一堵厚厚的墙,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________当我们两人再见面时只能沉默以对了。

  • 3、看拼音,写词语。

    shén                         shuō                   é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4、古诗文练习。

    (1)填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作者是_____,诗中押韵的字是______,这些字的韵母是______

    (2)根据语境填句子。

    春雨历来为诗人吟诵的对象。“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写出了春雨的似有若无;“随风潜入夜,______”写出了春雨的悄无声息;“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春雨如牛毛的特点。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 )骆驼很怕狼,(   )人们就给它们戴上铃铛。

    小时候的我( )有不懂的事,我( )问一问。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凉州词》,回答问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连线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戚继光《马上作》

    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王昌龄《从军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李白《塞下曲》

  •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把横线上写出诗的后两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是______描写。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黄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词。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解释下列词语。

    (1)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

    (2)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部分是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___。小序中的“溪水西流”与词中的“______________”相照应。

    【3】上阕描绘的景物有兰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规等。

    【4】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思想与本词下阕相近的一项是( )

    A.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C.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 、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是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我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我国看,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下面说法和文章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A.我国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水平的1/4。

    B.我国人均水资源d地区分布不均,南水北调的难度很大。

    C.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

    D.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69%以冰雪形式存在。

    2从第③自然段看,下面选项中不是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

    A.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B.农业用水的使用量超过了工业用水的使用量。

    C.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南水北调难度大。

    D.我国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3划线句子主要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用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为了具体说明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文章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地区的水资源情况。

    5请你设计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腊八粥(节选)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1】文中“松劲”的意思是________,八儿眼睛急红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的“反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八儿?你认为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欣赏。

    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wǔ cǎi  bān  lán  (         )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huān  shēng xiào  yǔ (          )。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   jīng  shēn (         )。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        ),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1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相应的成语。

    2照样子简要写出文中描绘的其它四个画面。

    清晨进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文中是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把最后一句话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 12、课外类文阅读。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砂。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 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最贵的蛋是笨蛋

    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

    在三年级(1)班里,他的成绩倒数第一。同学们也常取笑他说他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他会主动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条件反射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刷洗。原来最脏最臭的角落,因为阿瓜的负责变成了教室内最醒目的净土

    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着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自己。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

    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有人说是脸蛋……这时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

    同学们笑了  老师却没有笑  她走过去轻拍阿瓜的脸蛋说  是的 你最贵

    阿瓜的母亲每天放学后都会骑摩托车到校门口接他一个冬天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个独行的同学,他知道该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便央求妈妈顺道载同学回家。可惜因车后座装了一个铁篮子,无法多载一个人而作罢。

    回家后,妈妈忙着在厨房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是阿瓜正满头大汗地用老虎钳在拆铁篮子……

    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多么笨的孩子啊  又是多么善良的宝贝  是因为笨才善良  还是因为善良才显得笨

    1给文章第6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加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纯真一一_________ 怪异一一_______ 复杂一一_______  央求一一_______

    32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表现了阿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文中写了阿瓜的哪几件事?请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对取笑阿瓜的同学,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这句意味隽永的佳句,曾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啊!

    明月几时有呢?几乎人人会答:每月十五(农历)月儿圆。可是,这个答案既对,又不对。今天,站在地球上观察,作出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可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作客观观察,或上溯亿万年,或下推亿万年,这个答案却是错误的。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明月几时有说起。

    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当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光,因而我们看不见它。当它沿着轨道继续转动,我们就可以渐次看到娥眉月、半弦月、弯弓月了。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白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可见,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

    今天,月亮绕地球一周需用29.52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它,也就是经过一圆一缺这样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明月十五有是对的。然而,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不是从来就是如此呢?

    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明:4亿年前,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现今的3倍,这就是说,当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9天,也就是说,那时候一个月不是30天、29天,而是9天,明月不是十五有,而是________”。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7千万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可以预料,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每个月将会变成40天、50天,明月也会变成二十有二十五有了。

    这似乎是奇谈怪论,其实并不奇怪,这就是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道理。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所以说,明月几时有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将来还是这样。任何想把这个答案固定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1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来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多项选择)。

    A. 分类别   B. 列数字   C. 作比较   D. 下定义

    E. 举例子   F. 打比方

    45节横线上应填(    

    A. 初四   B. 初五   C. 初九   D. 十五

    5最后一节中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下列与历来一词对应的表时间的词语有(    )(多项选择)。

    A. 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   B. 4亿年前   C. 7千万年前   D. 今天

    65节说明了3个不同时期月亮绕着地球旋转的情况,这3个时期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保卫黄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

    ______________

    (3)清晨,我走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说:“看到你们的进步,我非常高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答应带他们愉快地回英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费了九牛一毛之力,总算爬了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一会儿,街上就挤满了欣喜若狂却衣衫不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创新习作天地。(30)

    请以“假如我是百万富翁”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写出如果你是百万富翁,你最想干什么,确定主题后,把自己最想干的事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