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安在 夫晋,何厌之有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余威震于殊俗 若属皆且为所虏
D.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虐待(nüè) 仆人(pǔ) 雪茄(jiā) 离间(jiàn)
B.暂时(zhàn) 郁闷(yù) 半晌(shǎng) 昧心(mèi)
C.沉吟(yín) 汗涔涔(cén) 弥补(mí) 规矩(ju)
D.本分(fèn) 伺候(sì) 辞退(cí) 惊愕(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是老邻居了,你有麻烦尽管开口,我必定鼎力相助。
②网络商家要有诚信之行,消费市场能够长久繁荣,要求商家一定要守住诚信之根,竭泽而渔,赚一把就走的行为,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
③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日渐临近,各大商家厉兵秣马,使出浑身解数迎战双十一,天猫亿万红包、京东折促秒杀等场景争相上演。
④刚进厂时,张小龙并不被人看好,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术人员,但凭着耳软心活和踏实勤恳,现在已经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之一。
⑤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成为家乡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出色的企业家,真可谓衣锦还乡。
⑥澳门不仅以博彩业闻名遐迩,还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共存、风貌独特的城市,在灯红酒绿中沉淀着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4、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C. 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D. 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真是喜出望外,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C.某中学为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学生只能目无全牛,成为答题的机器,自身却不能得到真正发展。
D.在铁证面前,这家金融投资控股公司的总经理还振振有词,为他们的违法行为开脱,这行为再次受到广大民众的强烈谴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金合欢树和它的蚂蚁卫队
蚂蚁是地球上最牛的昆虫之一,这种膜翅目蚊科昆虫有1.4万种,别看它们体形小,数量却极大,总重量不逊于人类的总重量。虽然多数种类的蚂蚁是肉食者,但在长期的进化历史中也与植物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乎许多植物类群的演化过程,并为陆生植物的扩散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俗人眼里,踩死几只蚂蚁是小事一桩。但在热带地区,你要损害一棵与蚂蚁共生的树,可能会惹大麻烦。与蚂蚁结缘最典型的树是金合欢。这是一类含羞草亚科金合欢属树种,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它们只有几米高,树冠开张,具有二回羽收复叶,在茎上常有由托叶变成的成对的锐刺;在头状花序上有许多黄色小花,多数的花有香味。
在非洲和热带美洲,金合欢树是许多种蚂蚁栖身的“宝地”。蚂蚁们在树干上钻洞或将粗刺中心掏空变为住所;而金合欢树羽状复叶基部分泌的蜜汁凝结成的蜜露和嫩叶尖上长出的富有营养的小颗粒,都是金合欢“房客”的美食。但这些“房客”并不白住、白吃,它们自觉充当“房东”的卫士。当损害树木的切叶蚁或其他昆虫来犯时,它们就会倾巢而出,将敌人赶走或杀死,甚至一些较大型的食草动物也不例外。
不仅危害金合欢树的动物会遭到蚂蚁卫士的攻击,就连妨碍金合欢树生长的植物,也会受到蚂蚁的攻击。这些“房客”会将金合欢树周围距树干40厘米半径内的异种植物的枝叶咬碎,直到致其死亡。
100多年前博物学家就推断:在金合欢树上生活的蚂蚁,是被金合欢树当作一支“常备军”来供养的。后来博物学者的观察和试验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他们还观察到:不论白天、黑夜,蚂蚁卫队中都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成员在“室外”执勤。而且除金合欢属树种外,还有大戟科、茜草科、野牡丹科和兰科的40多种植物都和蚂蚁有类似的共生关系。
我国古代果农观察到:与柑橘树共生的黄獠蚁能大量捕食树上的害虫,护卫这类芸香科树木健康生长,被称为“橘园卫士”。还有一种体形较小的红蚂蚁,能捕食多种农业害虫,尤其喜欢消灭甘蔗螟虫。目前这两种蚂蚁均已被列为我国的天敌昆虫,受到保护。
(节选自《大自然探索》,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科学家在总结植物和昆虫协同进化的关系时,认为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互惠共生关系;二是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的关系;三是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但也无损的关系。第一种关系无疑促进了双方的共同繁荣。第二、三种关系,虽然看上去利益的天平是不平衡的,但是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不利方或无利方会通过变异来寻求尤害和有利而得到发展。
②图片示例:
图1 当损害金合欢树的昆虫来犯时,蚂蚁就会倾巢出动,将其赶走或杀死。
图2 当妨碍金合欢树生长的植物攀上树枝时,会受到蚂蚁的攻击。
图3 蚂蚁在摘取金合欢树细小树叶顶端的小颗粒。
图4 蚂蚁在金合欢树中的“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图1和图2证明蚂蚁不仅可以攻击入侵的昆虫,也可以攻击妨碍金合欢树生长的植物。
B. 据图3和图4可知,许多种蚂蚁选择金合欢树共生,主要因为金合欢树能够提供“美食”,提供“房”住。
C. 蚂蚁被作为金合欢树的“常备军”来供养的结论,科学家尚在实验证实的过程之中。
D. 本文主要以“蚂蚁”和“金合欢树”为例,充分证实了植物和昆虫存在协同进化关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在自然界长期进化历史中,蚂蚁为自然界各个物种的演化和扩散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B. 金合欢树蚂蚁卫上、黄獠蚁及喜欢消灭甘蔗螟虫的红蚂蚁,都已被所在国列为天敌昆虫受到保护。
C. 材料中,蚂蚁和金合欢树的协同进化关系属于对双方都有利的互惠共生关系。
D. 存在协同进化关系的植物和昆虫,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都能达到共同繁荣的互惠关系。
E. 作为科普文章,本文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体现出趣味性、形象化、通俗易懂的特点。
【3】根据文本,谈一谈文章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方面,带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
(1)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________,________。转轴按弦三两声,末成曲调先有情。(《琵琶行》)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陈情表》)
(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5)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_________,_________。(《拟行路难》)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告诫子侄,自己最厌恶、至死都不愿听到子孙有“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2)《过秦论》中,贾谊指出,秦王朝的灭亡是由于“________”。
(3)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的名字来源于《青玉案·元夕》中的“________”。
(4)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的《三峡》中,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三峡水流之急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生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认为,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学习,老师未必比学生贤明,学生也未必事事不如老师,其理论依据在《师说》中是这样说的“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登上岳阳楼时内心的愉悦和超脱。
(2)韩愈在《师说》中引用孔子关于老师的名言,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说明老师和弟子的关系也是相对的。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言秦岭的高峻,描写了蜀道疏导开辟之前,秦岭阻塞蜀秦两地交通的情形。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由“________,______”从怀古转为伤今,家国破败触目伤情。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苏子与朋友乘坐小舟举酒互劝的场景。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杨少府贬郴州
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①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②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③。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注】①若为:怎堪。②青草瘴:《番禺杂记》载“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③夏口:古城名,在今湖北武汉。湓城:古城名,在今江西九江。二地均在郴州以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杨少府到了衡山与洞庭后,眼前看到的是孤冷的秋月,耳中听到的是凄切的猿啼,一股悲凉之气腾然而起。
B.颔联细探迁客心曲,当贬谪之地越来越近时,偏偏南风颇大。乘着南风本可北归,但因被贬谪而无法顺风回去,故而“恶”起南风来。
C.颈联是诗人的祈祝,他祈愿明年春天江水盛大、青草茂盛时,杨少府能够行经湓城、夏口,顺利到达贬所。
D.尾联运用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贾谊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后,谪居三年,不幸去世,此联暗含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悲惨结局的担忧。
【2】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怎样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程易田诗序
[清]刘大槐
余性顓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 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全管丕知其径术,以故与经纳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
年已晚幕,始为博士①于黟。博士之官,卑贫无势,最为人所贱简。而黟、歙邻近,歙尤多英贤,敦行谊,重交游。一时之名隽多依余以相劘切,或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对而歌。盖余生平之乐,无以加于此矣。
程子易田,尤所称著材宿彦,亦旦夕相从。其所为诗歌,摅词朴直而寄兴深至,尝谓其有陶潜之风。易田固信余,余亦甚重易田也。虽然,余老矣,今年年七十有三,将归休于枞阳江上。而易田年逾四十,犹困于诸生② ;家又贫,故里不足以自活,亦将糊其口于汝阴。念欲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
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共犹能独乐焉否耶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回忆独居时,虽无所乐,而亦非有不乐也。则是今日之不乐,由前日之乐而来也。夫造物之于人,安能使其长乐哉? 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③”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选自刘大魁《海峰文集》,清乾隆刻本)
①博士: 学官名,掌管文庙《孔庙)祭祀、教育生员等。②诸生:生员,俗称秀才。③濠上吟:语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
【1】对下列旬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为人所贱简 贱简: 轻视息慢
B. 歙尤多英贤,敦行谊 敦: 厚道、诚恳
C. 易田固信余 固: 坚决、执意
D. 属其板刻之 属: 通“瞩”,叮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退而强学 吾尝豉而望矣
B. 注念生人之欣戚 不知东方之既白
C. 四夫造物之于人 彼于致福者,末数数然也
D. 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禀性和志趣与世俗不同,虽然无缘于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但不认同世人的成功之道,曾隐居修身,游息山野,生活平淡。
B. 作者直到年老时,才担任卑微的博士之职,有黟、歙两地的许多英才贤士跟从作者学习,谈论时事,虑及民生,此乃平生之一大乐事。
C. 作者既赞赏程易田所写的诗歌语言朴实,寓意深远; 又深切同情程易田年过四十,仍不得志,且家庭贫困,为了谋生,只能离乡。
D. 本文语淡情深,构思巧妙,围绕“乐”字展开,由“无乐”到“有乐”再到“不乐”,即写不遇之叹、得友之乐、离别之伤,自然流露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耶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径术,以故与缙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
(2)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市一斑马线突然“火遍全网”,成为市民打卡地。该斑马线绘有粉色爱心和玫瑰花图案,被称为“520爱心斑马线”。有人不顾车流,直接躺或坐在马路上摆拍,甚至动用了无人机。对此,当地交警喊话:切勿逗留。调查显示,这些“爱心斑马线”不是官方施画的,而是该市某商场营销部门策划的,在商场门口道路的斑马线上绘出粉色爱心和玫瑰花的图案。经媒体披露后,该市有关部门已经连夜对“爱心斑马线”进行清除。
上述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向《都市晚报》“城事·文明”栏目投稿,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提出建议等。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