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贵港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在学校,你与同学能否融洽相处,取决于你有一颗包容的心。

    C.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D.中国高铁正在积极走出国门,谁也不会否认它将来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B. 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C. 这些豆蔻年华的男女学生,参加这项活动的热情相当高。

    D. 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B. 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胡适先生从小就养成了宽恕人、体谅人的好脾气。

    D. 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 4、/乐乐/乐,/朝朝/朝朝,这是出自故宫太和殿的多音字联,意思是以音乐为快乐,以音乐为快乐啊,这是何等快乐;早晨上朝,早晨上朝啊,天天早晨都要上朝。因此,对联中加点字的读音按顺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lè yuè  zhāo  Cháo B.yuè  lè zhāo  Cháo

    Cyuè  lè zhāo  zhāo Dyuè  yuè  zhāo  Cháo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赏析。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下列四首我们学过的诗与《城南》体裁相近的是( )

    A. 《观沧海》   B. 《春望》   C. 《泊秦淮》   D. 《行路难》

    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_____。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

    (3)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5)《<孟子>三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胸襟旷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春望》中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方法

    参考资料

    阅读任务

    目录(有删节)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去西安的慢车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造反者

    贺龙二三事

    第三篇   在保安

    苏维埃掌权人物

    论抗日战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童年

    在长沙的日子

    第五篇   长征

    第五次围剿

    举国大迁移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死亡和捐税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同红色农民谈话

    “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彭德怀印象

    红军战士的生活

    (1)通过浏览目录,我发现《红星照耀中国》是按 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都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在这里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在一起这些日子所看到、所听到而且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这样就是了。

    ——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

    (2)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请结合目录和序言,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翡翠莲雾

    林清玄

    ①从我有记忆开始,外祖母家前就是一个大的果园,种满荔枝、柿子、莲雾等水果,因此暑假的时候,我们最爱住在外祖母家,每天都在果园中追逐嬉戏。外祖母逝世很多年了,每次想起她来,自己就仿佛置身在那个果园中,又回到外祖母的怀抱。

    ②记忆中的果园所盛产的水果,和现在的水果比较起来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都是“土种”,大部分是长得细小而有酸味的。柿子比不上现在的肥软多汁,荔枝修长带些酸味,一点也比不上现在市场上经过改良的品种。

    ③只有十几株莲雾树是我印象最深的。那十几株绿色莲雾树长得格外粗壮高大,柿子、荔枝树都比不上它们,它们大到小孩子可以躺在枝丫的杈上睡午觉。树上结出的莲雾全是翠绿颜色,果实瘦瘦的,   。这种莲雾汁水虽少,嚼起来坚实香脆,别有风味。

    ④现在的莲雾都是淡红色的品种,肥胖多汁,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吃它,总觉得好像是水做成的,少了莲雾应该有的气味,尤其是雨季生长的红莲雾几乎是淡而无味的。每次看到红莲雾,   ,还有在莲雾树上午睡的一段记忆。

    ⑤舅舅们多年来在收成的时候总会送一些果子给我们家。因此尽管时空流转,我和果园好像还维持着一种情感的牵系,那种感情是难以表白的,它无可置疑地见证我们一些成长的痕迹。

    ⑥一年,因为乡道的开辟,莲雾树几乎被砍光了,只留下最靠屋子的一株。外祖母的果园原本是没有路的,后来为探收方便,在两排莲雾树间开了一条脚踏车可以走的路,不久之后,摩托车来了,路又开宽一些,最后汽车来了,两排莲雾首先遭殃,现在单向的汽车道也不足了,最后一株莲雾因而不保。

    砍倒一棵莲雾树在道路拓宽时是微不足道的,对我而言,却如同砍除了心中的一片果园。我知道,再也不能吃到那棵树结成的莲雾了。

    ⑧我的表兄弟,近年来因纷纷离乡而星散了,家园已不复昔日规模,家前的果园自然日益缩小,现在剩下的,只是几株零散的荔枝、柿子了。

    ⑨有一回我在市场上买到几条土生的小萝卜,高兴得不得了,因为那些施过大量农药与肥料,收成时还经过漂白的大萝卜,哪里有小萝卜结实呢,可惜我们生长的是一个快速膨胀的时代,品种不断改良,田园风味在逐渐丧失。

    ⑩在这个转变的时代,任何事物只有放在心中最保险。我把莲雾种在心灵果园的一角,这样我可以随时采摘,并且时刻记得,在这片土地上曾生长过绿如翡翠的莲雾,是别的品种不能取代的。

    (选自《意林12+》2016、4)

    1根据语境,将下面两个句子填入横线处,第③段填______,第④段填______A. 我都想起一串串的绿色铃铛   B. 形状有一点像翡翠雕成的铃铛

    2由文章的第③段简要概括“土种”的莲雾果实有哪些特色?

    3文章的第④段写现代莲雾的颜色、品种和果味,有什么用意?

    4文章的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5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内涵?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碧海青天,广原大漠;朝露翠林,残阳古道;高楼林立,野村山居;车水马龙,孤云闲鹤……只要有一颗感受美的心,处处都能见到最美的风景。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以“这一道美丽的风景”为题,创作一篇写景文章。

    要求:(1)结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