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三月初,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我市早期茶叶害影响,采摘量有所下降,不同程度的春季价格也有提高。
B.创新英语教学节目“爱德华在杭州”以外国人的视角向全世界介绍杭州的风土人情,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
C.广州恒大主教练斯科拉里认为,国足比赛时经常出现心态急躁、体能下降等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自信心不足造成的结果。
D.杭州举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同时将加强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促进杭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____,又____,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____,让她____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A.疾如流星 潇洒自如 慷慨 从容不迫
B.疾如流星 潇洒自如 从容 不慌不忙
C.潇洒自如 疾如流星 慷慨 从容不迫
D.潇洒自如 疾如流星 从容 不慌不忙
3、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奥会展示了我国“二十四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记人、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小旦、小生、小丑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
4、下面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塞腰鼓》一文描写了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
B.《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呐喊》中的名篇。
D.《核舟记》是明末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高度赞扬。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阅读画线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句词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2】词作写出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望着南飞的大雁,想着远在万里之遥的故土,借一杯浊酒排遣心中的思念。
B. 出征的誓言未能实现,今天又找不到回家的路途,这更加重了征人的愁绪。
C. 夜寒霜浓,耳畔的悠悠羌笛之声更勾起了征人的乡愁,这样的夜怎能入睡?
D. 旷日持久的守边让将士们熬白了黑发,流下思乡的泪,但他们仍矢志不渝。
6、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词曲名句或作家、作品。
(1)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________________》)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轻舟短掉西湖好,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5)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6)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7)晏殊的《浣溪沙》中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相识重来的欣喜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填空
(1)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请写出文段中的“他”是 ___________ ,这段文字出自名著是《 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
A.《童年》讲述的是高尔基童年生活,再现了俄罗斯下层任命的生活状况。
B.诗集《繁星》《春水》表现了爱的哲学的主题。
C.《西游记》的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D.《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微信红包为什么流行
①2018狗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460亿个,较去年增长了43.3%。发红包最密集的是除夕这一天,达到了142亿个。
②微信红包为什么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这么流行?
③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交易成本”来解释。交易成本,简单地说,就是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成本,具体到微信红包,指除了微信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以前的红包只能面对面给。而现在,哪怕远隔重洋,只需轻轻点击,即可给亲朋好友发一个红包,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④微信红包“润滑”了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夫妻之间因一点小事儿闹别扭,事后丈夫想和解妻子还在生气,不愿意搭理他。聪明的丈夫就连发20个10元的微信红包,且在红包留言中“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妻子在一笑之余,终于点击接受红包,两人关系和好如初。人们把这种办法调侃为:“和老婆讲道理的正确方式”。
⑤对于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人,如普通的朋友、同事之间,因一些小事情的帮忙,如果不酬谢,心理总是过意不去。以往人们常常会为送什么发愁,有时想用一些小礼物来回馈,又担心送不出手,怕人家当面拒绝了会很尴尬。现在有了微信红包,不管是18元还是88.88元都是一份诚意的表示,所谓的“礼轻情意重”。
⑥微信红包的流行还在于它让人们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收、发微信红包时会产生猜测和期待,并随之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正是这种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在微信群里,发一个拼手气红包,往往平均下来,每个人抢到的红包可能才一元多钱,甚至几毛、几分,但大家依然劲头十足、乐此不疲。正如有人调侃,地上有一元硬币,很多人都不会弯下腰去捡起来,但在微信群里,为了几毛钱的红包却抢得大呼小叫,也司空见惯。想想如果没有微信红包,“一分钱”显然是给不出手的,而微信红包的出现,让本来无法出手的“一分钱”,也变为了“一分也是爱”,甚至还有了专用表情。其实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在于乐趣。
⑦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调查,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新兴的微信用户就增加了1000万个。这些用户中,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的被访者比例近45%,其中好友数量达500人以上的用户占13.5%。这样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为微信红包的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微信红包作为红包和人际社交网络两者的结合,产生于社交,服务于社交,它的发展、壮大就顺理成章了。
(文章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微信红包流行的原因有那些?请概括作答。
【2】第④段中加点词“一定程度上”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3】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9、作文。
炎炎夏日的一阵微风是幸福,它让人感到神清气爽;瑟瑟寒冬的一缕阳光是幸福,它让人的身心变得温暖;疲倦时的一首小曲是幸福,它使人的心灵得以放松……
幸福,总会在某个时刻绽放。请以《幸福在那一刻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章不得出现影响评卷的人名、校名等。如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④不得抄袭或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