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则消息,是我国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到金字塔结构”。
B. 《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地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2、下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弥漫mí 天穹qióng 不啻chì 幽邃suì
B.炽热chì 俯瞰kàn 充溢yì 佁然yǐ
C.无羁jī 胆怯qiè 怜悯mǐn 俶尔chù
D.横亘gèn 戳破zhuō 寂寥liáo 合拢lǒng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优秀的作文应能做到写景状物,入木三分,叙述紧凑,扣人心弦,婉转流利,结构严谨,言近旨远,逸趣横生,隽永含蓄,亦有情韵。
B.诗人每临风对月,常触目伤怀,皆寓于诗词,以写其中不平之气。
C.远处是层层叠叠、抑扬顿挫的山峦,一山淡,一山浓,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似的。
D.苑中的建筑与景致的设计,都构思精致,巧妙绝伦。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绝壁 据理力争 得意门声
B.眷恋 围追堵截 故弄玄虚
C.狼籍 不能自己 苛捐杂税
D.褴褛 为富不人 失魂落魄
5、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各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中,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两个画面互为映衬。
B.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爱国英雄气概。
C.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比喻的手法,借“落花”自喻,自然而朴实。
D.全诗写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受,巧用对比,形象贴切,构思极为精妙。
【2】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6、文言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3)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也因孤独寂寞而想到了同病相怜的朋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是美国记者 的不朽名著。本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这里的“大规模的转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 。
(2)请简述本书作者对彭德怀的印象。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
化君
①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
②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
③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
④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⑤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
⑥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
⑦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跟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
⑧那天,母亲只一会儿就把树上的枣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
⑨十三岁那年,到了红枣收获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诉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
⑩真的,我举起棍子噼哩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但是看着被打得光秃秃的树,我心里又很难过。母亲却笑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
⑪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起身准备回屋,是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我弯身去拾,却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
⑫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办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我不知道,当我拼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
⑬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她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剜割着母亲的心。
⑭后来,母亲离我而去,我也离开了那棵老枣树。但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
⑮夜深了。秋雨依然渐浙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打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
(有删改)
【1】阅读短文,文章记叙了几次打枣并指出每一次打枣的原因。
【2】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列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1)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连用三个"终于"有何作用?)
(2)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3】本文有多条线索,请说出其中两条。
【4】下面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一段文字,与文中第⑨段的画线句子进行比较:同样是写母亲,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9、题目:这是我没想到的
提示:“这”,指社会生活。生活有多广阔,“这”就有多丰富。比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上的人和事、自然现象、科学探索等方面,都会在平凡的故事或者现象中蕴含着道理。请你以“这是我没想到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书写工整。(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字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