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天津二模]天津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经调查,刘晓庆及其所办的两个有限公司自1996年以来,采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偷逃税款1458.3万元。

    B. 在滴水成冰的冬季,筑路大军冒着料峭的北风在工地上紧张地劳动着。

    C. 使用300电话卡不需要专用的电话机,如果能牢记自己的卡号和密码您可以不必随身携带300卡,因此它比磁卡和IC卡更加方便。

    D. 桐城派之所以“别树一宗”并非由于清代文化政策或传统势力的支持影响,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理论的合理性。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国际化是中国风电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中国制造、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的设备供应商,未来要想可持续发展,一定要走出国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如果从一开始就能注重产品的质量,注重服务

    ②因此质量永远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③因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在未来,在全球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

    ④如果要走出去,首先是要抓好品质

    ⑤那就会为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一个声誉和品牌

    ⑥那么全球各个国家都要抢占这个制高点

    A. ④③⑥①⑤②   B. ①⑤②④③⑥

    C. ④⑥③①⑤②   D. ①⑤②④⑥③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B.某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C.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 4、下列各句中,全部属于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采取的措施的一组是(   )

    ①不违农时  ②谷不可胜食也  ③数罟不入洿池  ④鱼鳖不可胜食也  ⑤斧斤以时入山林  ⑥材木不可胜用也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 5、(题文)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后迁居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书圣”之称。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著有《栾城集》。

    C. 苏轼在散文写作上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创作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书法成就上为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D.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深山来客

    朱山坡

    人们都叫他鹿山人。对蛋镇上的人来说,鹿山既陌生又遥远,像传说中的地名。

    如果不是为了看电影,鹿山人夫妇是不会千辛万苦撑船来到蛋镇的。鹿山人的妻子身世也很复杂。她是来自武汉的知青。鹿山来了十一个知青,到最后只有她一个人留了下来。武汉没有亲人了,她不愿意回去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和鹿山人好上了。

    从神态和动作就轻易看得出来,鹿山人和妻子十分恩爱。从河边到电影院的路上,鹿山人不断地转过头来问背上的妻子:累不累?饿不饿?晕得厉害吗?妻子每次都是做出否定的回答,还不时给鹿山人擦汗,轻轻摸他的脸……蛋镇人把鹿山人当成了楷模,不少平时经常争吵的夫妇自从见识鹿山人之后竟然变得相敬如宾。蛋镇人还把鹿山人夫妇当成了客人,每次见到,女人们都主动凑上去,问鹿山人:这次又带什么山货给我们?她们对山货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一抢而光,扔下来的钱让鹿山人感到既惊喜又不安。而她们更关心的是鹿山人的妻子。电影还没有开始,她就坐在电影院墙脚下等待。她们围着她嘘寒问暖,有时给她递上一碗热粥、一杯热开水,或者一根冰棍。还有人给她塞人参、鱼肝油、麦乳精甚至雪花膏,被她婉拒了。有一次,鹿山人上船离开了,走了好长一段水路,竟然又折返回来。因为妻子才发现有人在她的布袋里塞了名贵的山东阿胶,她坚决要物归原主。可是没有人承认是自己塞的,大伙都劝她收下,补补身子。但她一再拒绝,决不肯接受。鹿山人很焦急,最后把阿胶交给了老吴,请他代转交原主,她才同意回家。

    “你们不必为我们担心。鹿山,除了电影院,什么都有。”她苍白的脸上一边是歉意,另一边是感激。

    这天晌午,鹿山人背着妻子又来到了蛋镇电影院,却在海报墙上看到一张白纸黑字的告示:台风将至,今天不放电影。妻子难掩失望,立马瘫软在鹿山人的背上,用力扯他的耳朵,责怪他来晚了,要是昨天或前天来就不会错过电影。鹿山人不断地解释安慰。他的两只耳朵红通通的,都被扯裂了吧。

    鹿山人背着妻子要走,却被妻子阻止了。

    “我要看电影!”妻子像孩子撒娇似的说。

    鹿山人说:“台风要来了,今天电影院不放电影。我们赶紧回家吧。”

    妻子说:“可是,我们比台风先到呀。”

    鹿山人说:“台风过后,我们再来。”

    妻子说:“你害怕台风呀?你害怕回不了家呀?”

    鹿山人沉默了。谁不害怕台风呀?台风来了,摧枯拉朽,地动山摇。还有暴雨、山洪,猛烈得惊心动魄。

    妻子从鹿山人的背上挣扎下来,扶着墙挪步到电影院正门,伸手摸了摸“蛋镇电影院”的牌子,突然莫名哀伤起来,竟掩面低声地抽泣。

    鹿山人吃惊地问:“好好的,你为什么哭?”

    妻子说:“我心里的悲苦,像台风,像鹿江,像山洪暴发。”

    鹿山人知道妻子内心的悲苦,但她还是第一次说出来。平时,她从不埋怨,也从不哀叹,心里最难受、最绝望的时候,也只是对鹿山人说:“我想看一场电影。”于是,鹿山人连夜准备,第二天一早便出发。

    鹿山人也黯然神伤,向妻子保证说:“台风过后我们还来看电影,一个月看两场。”

    妻子说:“我不等了,等不及了……我等不到台风过后了。”

    风似乎越来越紧,天空中的云朵也变得慌乱起来。鹿山人不知道怎么说服妻子,只是俯下身子,试图让妻子爬到他的背上,然后回家。可是,她固执地拒绝了。鹿山人尝试性地去背她,被她推开了。鹿山人站起来,要抱她。她躲闪开了,双手抚着电影院的牌子,突然号啕大哭。

    谁也无法劝止她的哭。这不是一个孩子在哭,而是一个内心悲苦的人在宣泄。鹿山人和大伙都束手无策。这样哭下去,对本来就病弱的她来说会雪上加霜。

    这个时候,电影院院长老吴从电影院走出来。“这是谁贴的告示?”他一把撕下自己亲手贴的告示,对鹿山人的妻子说,“今天照常放映!”

    鹿山人妻子的哭声戛然而止,用哀求的眼神将信将疑地盯着老吴。老吴让鹿山人背起妻子跟着他走进电影院。不一会儿,电影院里便传出片头曲的声音。

    这次,鹿山人始终没有离开电影院一步,一直到电影结束,传来片尾曲的歌声,才进去把妻子背出来。

    鹿山人的妻子脸上的绯红色更加明显,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亢奋。她在他的背上仍兴致勃勃,热泪盈眶。那是电影带来的泪水。鹿山人觉得今天的电影很好,妻子看开心了,他心里感觉特别幸福。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台风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既有助于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也能够折射出主要人物的特殊心理。

    B.小说塑造了蛋镇妇女的群像,虽然缺乏对其中个体精细的刻画,但是也能够凸显她们热心、善良等形象特点。

    C.“鹿山,除了电影院,什么都有”,可能并不符合鹿山人夫妻的物质生活现实,却反映了妻子的深层心理状态。

    D.小说以“深山来客”为题,既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同时也交代了小说主要人物的身份,以及故事发生的地点。

    2小说以“看电影”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小说充满了沈从文笔下浓郁的“边城”气息,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出行准备粮食的三种情形:到近郊去的人,无需准备,“_____________”,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__________”;到千里外的人,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名篇名句默写。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传神地再现了周瑜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潇洒风姿。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羡慕周瑜年轻有为,感慨自己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但最终情感归于旷达,表达词人旷达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北伐失败告诫统治者收复中原要有所准备,不要草率出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称赞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声声慢》中,写黄昏时分,梧桐、细雨的交叠更让她愁苦难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声声慢》表现作者的愁苦太多太多,难以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名句默写。

    (1)《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________________,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 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鼓励人们像贤者一样坚持向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暮途穷”大概是人生的大悲,很多诗人也就会在不得志时痛苦、悲叹,李白《行路难》中展现了这种无法前行的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得出了“______”的结论;齐威王在他的讽谏下,下令国中“______”就能受到上等赏赐,以此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两句,借“衡阳回雁”的典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3)南宋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到“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表达了对时人安于繁华、不思收复故土的担忧;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类似的忧虑。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叹嗟

    曾巩

    夜叹不为絺绤单,昼嗟不为薇蕨少。

    天弓不肯射胡星,欃枪久已躔朱鸟

    徐扬复忧羽虫孽,襄汉正病昭回杳

    力能怀畏未足忧,忧在北极群阴绕。

    【注】①胡星,星宿名,昴星,古代以天象附会人事,用以象征胡人。欃枪,彗星,俗称扫帚星,主不吉;朱鸟,星宿名,可用于代指帝王宫殿。②昭回杳,指阴雨成灾。③北极,星宿名,在中国星占术中多代指皇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直接点题:诗人夜里叹息,不为被薄衣单;白天叹息,不为吃不饱饭。

    B.诗中运用大量借代、双关,借助于多个星宿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巧妙自然。

    C.诗人认为外在的力量再强大自己也不畏惧,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无畏勇气。

    D.本诗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含蓄雅致。

    【2】诗人为何而“叹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长安人。年十三,嫔于太宗。隋大业中,常归宁于永兴里。

    太宗即位,立为皇后,赠后父晟齐献公。太宗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以佐命元勋,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大将军、吏部尚书。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献公之薨也,后及无忌并幼,安业斥还舅氏,后殊不以介意。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曰: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遂得减死。

    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谏曰: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征,今闰其谏,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 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八年,染疾危慑,太子承乾密启后曰: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冀蒙福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承乾以告房玄龄。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歔欷。朝臣咸请肆赦,太宗从之,后闻之固争,乃止。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时玄龄以遣归第,后固言: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慎勿处之权要。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但请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卷五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B.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C.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D.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宁,为古代礼俗,指已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视父母。“宁”即“安”,这里意为问安。

    B.佐命,本指辅佐帝王创业,也用为名词。古代帝王得天下,自称是上应天命,故有此称。

    C.出降,指帝王之女出嫁。帝王为天下至尊,公主下嫁臣子称“降”,臣子娶公主称“尚”。

    D.长主,意为年长的君主或长公主,此指后者。长公主是古代对公主中年长者的通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即位后,长孙皇后身居后宫,从不干预朝廷政事。太宗准备提拔长孙皇后的兄长,特向她征询意见,她这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B.长孙安业是长孙皇后同父异母的兄长,品行不端,薄情寡义,曾置养护弟妹的责任于不顾。长孙皇后并不介怀,反在他获罪时救他一命。

    C.唐太宗宠爱长乐公主,出嫁时给她的赏赐超出了礼法规定,大臣魏征正言指出这一做法的错误。对于魏征的直谏,长孙皇后大加肯定。

    D.长孙皇后病危之际,太子欲上奏太宗大赦囚徒以祈求福佑,长孙皇后却不愿破坏国家法令,坚决反对,太宗和侍臣无不闻之动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

    (2)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

    【5】概括长孙皇后临终遗嘱的要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可写诗歌。

    ①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出场都极具特色,比如《红楼梦》中王熙凤。请从你读过的小说中,任选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物出场加以介绍(王熙凤除外)。

    要求:写出书名及人物名字,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②“名如其人”,作家为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命名往往也遵循这一原则。通过文学化手法命制的名字,或暗示人物命运,或隐含人物品格性格,或揭示作品主题,大有意趣。请从下列四组名字中,任选一组,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符合原著,有理有据。

    许云峰与成岗   孙少平与孙少安   阿Q与孔乙己   甄士隐与贾雨村

    ③毕业在即,学校组织高三年级同学撰写“感谢有你”答谢卡片。三年来,校长、老师、德育教学教务各部门工作人员、食堂厨师、保洁阿姨、文印室印卷子的师傅、医务室的大夫……,我们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

    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为他(她)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感谢之情。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