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
A. 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 B. 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产物
C. 三大改造的延续 D. 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什么时期形成的( )
A.解放战争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
3、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安庆陷落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4、鸦片战争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 )
A. 大泽乡起义 B. 白莲教起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5、以艰苦创业精神为代表,以顽强意志为模范,被誉为“铁人”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
6、近代历史学家吴玉章作诗:“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是( )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7、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西柏坡举行的全国土地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得到土地的农民纷纷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官兵60万,支前民工达到230万。材料主要说明了
A.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的领导地位
B.国民党失败原因是政府和军队的腐败
C.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保障。
D.土地改革使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8、下面是东北抗日志士杨增志口述回忆的1931年的一堂课,这堂课的背景是( )
那堂课,赵老师满怀悲愤地讲起法国小说《最后一课》,他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已经哽咽。在黑板上写下“我是中国人”5个大字,告诉同学们:“今天也是我们的‘最后一课’,从现在起我们也是亡国奴了。” |
A.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
B.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
9、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土地改革的进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0、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百度网站输入“1937年的中国”,你可能搜索到的结果是
A. 日本军队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
B.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发动“兵谏”
C.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D. 日军在卢沟桥向中国守军发动突然进攻,炮轰宛平城
1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心在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门。”这首歌歌颂的是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李鸿章收复新疆
12、天津保卫战中率部抗击八国联军,腹破肠出,坚持战斗,直至牺牲的清军直隶提督是
A.邓世昌
B.洪秀全
C.聂士成
D.黄兴
13、引发下列图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天津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隋朝大运河沟通了哪五大水系
A.辽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B.海河、黄河、乌江、长江、钱塘江
C.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D.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15、它创办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它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它”成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义和团运动时期
16、自2017年起,初中历史教材已全面落实14年抗战的概念:以前的8年抗战(1937——1945年)一律改为14年抗战(1931——1945年)。这一修订最合理的依据是
A.史学界、教育界一直在呼吁修订历史教材
B.便于国内和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更好地对接、交流
C.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的抗战的伟大
D.中国抗战从1931年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也能更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
17、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以 来的第一快事。”李宗仁所说的“捷报”、“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相关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长沙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8、与下图相符合的信息是:( )
①创办人是陈独秀
②民主和科学是其两大口号
③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④它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的伟大作品是
A.《毕业歌》 B.《国际歌》 C.《渔光曲》 D.《黄河大合唱》
20、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经济特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21、宣传维新变法,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________;1872年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2、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是什么事件?___ 。
23、五四运动的口号:④“_____,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⑤_____”“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24、中国近代最大新式出版企业是________;它创办的时间是______。
25、1851年洪秀全发动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废除________,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26、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27、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_________”。1947年,_____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28、1987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
29、______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______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伟大领袖,当家做主——
(2)身堵枪口,壮烈牺牲——
(3)抗美援朝,三军统帅——
(4)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
(5)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31、五四运动是因为什么而引发的?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哪些深远意义?
32、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事物。综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沈阳市建设了哪两个大型重工业项目?
(2)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在能源开采和军民共建中作出贡献与表率的两位英雄模范代表人物?
(3)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错误发动“文革”的人是谁?“九一三事件”中机毁人亡的反革命集团主谋是谁?
(4)改革开放新时期,起到“窗口”示范作用的经济特区是哪个?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里?
(5)如何看待建国以来的建设成就和严重错误?
33、法国大革命,请回答
(1)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2)它的经过请整理成历史年表(六件事例)
(3)简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34、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找救国道路,进行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探索。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以下是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的图文资料,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3)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简单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变法图强——三民主义——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些运动思想主张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具有什么特点?
(5)近代中国的探索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