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是 3×108km/s
B.在光的反射或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近期,祁阳市很多学校的学生都有“甲流”现象,经常佩戴口罩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戴眼镜的同学发现佩戴口罩后镜片上更容易“起雾”,“起雾”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凝华
3、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一只空碗底部放了一枚硬币,当后退到某处时,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直到小明又能看到硬币,图乙中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A.
B.
C.
D.
4、近年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用自拍杆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自拍可以( )
A.增大物距,增大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小
B.增大物距,减小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大
C.减小物距,增大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小
D.减小物距,减小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大
5、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下列估测数据,你认为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
B.课桌的高度大约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500g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6、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
B.演奏小提琴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发出音色不同的声音
C.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D.古代士兵用“伏地听声”防范敌军夜袭,“伏地”可以听到敌军马蹄发出的次声波
7、如图所示是某酒店门前的防疫测温机器人,它可以测量面前人体的温度,并能记录人的影像。只有它发出“体温正常”的声音后,人才可以进入酒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紫外线进行测温的
B.机器人记录人的影像和投影仪原理相同
C.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D.人远离机器人时,机器人屏幕上人的影像会变小
8、如图甲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A再固定铁圈B
B.水温低于时,水中不会出现气泡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实验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进行的
9、在一次考试过程中,小光发现墙面上的光滑塑料贴图和窗玻璃上都出现了室内灯的“像”如图甲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贴图上的像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B.窗玻璃上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窗玻璃上的像比灯暗是由于灯光射到玻璃上有一部分发生折射,反射的光少了
D.如图乙,当窗玻璃在直线轨道上左右平移时,像的位置将发生变化
10、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碗里液体“沸腾”在不断放热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
11、水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称为水循环。水循环时刻在进行,因此环境保护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下列关于水循环中物态变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变成云是凝固过程
B.水蒸气变为草上露珠是熔化过程
C.地表的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过程
D.寒冬的雪人慢慢变小是凝华过程
12、如图所示,甲图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乙图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较大的冰块进行实验
B.由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C.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把冰放入烧杯中,不用酒精灯加热,冰也会熔化,说明冰的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
1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四季更迭。下列四个节气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立春——冰化成水
B.白露——草上的露珠
C.霜降——枝头上的霜
D.冬至——房檐上的冰
14、如图是《淮南万毕术》中曾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的情境。对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凹透镜
B.“削冰令圆”中的冰块对光有会聚作用
C.“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是指光折射后太阳的影子
D.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冰镜的二倍焦距位置上
15、某同学对预防流感措施中涉及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一个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6℃
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
D.“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
16、如图所示,哪个图正确的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 )
A.
B.
C.
D.
17、如图是掷实心球的场景,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也对手施加力的作用
B.手将球扔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D.向前运动的实心球一直受到手的力作用
1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只要选用精密仪器并仔细认真地测量,误差就能避免
C.准确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9、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 )
A.密度小
B.质量大
C.硬度小
D.弹性小
20、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现象中,表示光源的是
A.金光闪闪
B.红光满面
C.火光冲天
D.波光粼粼
21、12月18日23时 59分在我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一名女士反映地震前自己家的小狗狂叫声把她带到了屋外,因而救了自己一命,因为地震来临前,许多动物都有异常反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这些动物反应灵敏
B.这些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振动
C.这些动物能听到超声
D.这些动物能听到次声
22、十一期间爸爸载小华从喀什古城去金湖杨森林公园游玩感受家乡之美,如图所示,这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导航信息截图,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剩余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
A.72km/h
B.10km/h
C.60m/s
D.12m/s
23、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在AB段温度升高,开始熔化
B.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没有吸热
C.海波的凝固点是48℃
D.8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24、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它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0m/s
B.24m/s
C.25m/s
D.50m/s
25、“忠州八景新景开,忠义之城请您来”,2023年9月27日,忠县皇华城考古遗址正式对外向游客开放,游客们乘坐的渡船缓缓靠近,站在船头欣赏着雾景中的皇华城,犹如进入蓬莱仙境,如图所示。以“渡船”为参照物,“皇华城”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岛上“飘渺的雾”是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6、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___________(>、<、=)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据图可得甲星球对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如果小金在地球上能举起45kg的杠铃,那么他到了甲星球上能举起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7、两只形状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根据图中液面的高低判断:A杯盛的是______;B杯盛的是______。A、B两个烧杯中的液面高度比是______(已知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28、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图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它的最小刻度值是1℃,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___________℃。
29、单位换算:______
;
______
。
30、已知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分别是-39℃和-117℃,我国科学家到南极中山站考察(最低温度低于-80℃),应该带_____(选择水银或酒精)温度计,不选择另一种温度计的理由是_____。
3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 ℃,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6.4 ℃),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8 ℃),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______。
32、噪声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公害之一,人们总要想方设法控制噪声,在公路的两旁设置屏障墙,其减弱噪声的措施是__________;在学校附近禁止鸣笛,其减弱噪声的措施是_____。
33、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后,无论如何甩动双手,手上总是会残留有一些小水珠,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力导致的。
34、在北京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N,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根据你的分析,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_______N,方向________。
35、如图1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凸透镜的焦距是表示凸透镜会聚光线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有两个焦距分别为5cm和10cm的凸透镜,那么焦距为_______cm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一些。
(2)如图2所示,选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倒立的清晰的实像,此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接着,为了探究投影仪成像的原理,移动蜡烛至正确位置后,要想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使它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_______cm。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蜡烛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6、如图所示容器放在桌面上,下半部分是边长为0.3m的正方体,上半部分是边长为0.2m的正方体,容器的质量为3.5kg,容器内盛满密度是0.8×103kg/m3的液体,求:
(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37、九中每一年的运动会精彩纷呈,其中也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请你来说说:
(1)在4×100m接力赛上交接棒时要注意做到 ___________才能顺利交接棒;
(2)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红成为了一名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但由于她是听到枪响后才开始计时,测出小明同学的成绩为11.46秒,请你通过计算求出:小明同学的实际成绩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_______
(3)小艳在比赛中前50米用时8秒,后50米用时6秒,则小明在前50米、后50米、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结果除不尽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________
38、中俄两国海军于2016年9月12日至19日,在广东湛江以东海空域举行代号为“海上联合–2016”的联合军事演习.假设在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v1=30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以v2=20m/s的速度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2km时,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s,舰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发出的火花,同时发现受损敌舰以速度v3继续逃跑,于是舰长立即发出了第二次攻击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又经过t2=30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求:
(1)从发射第一枚鱼雷到第一次击中敌舰,我方快艇以v1=30m/s的速度追了50s,此过程中我方快艇运动的距离s1为多少米?敌舰以v2=20m/s的速度沿直线逃跑了50s,此过程中敌舰运动的距离s2为多少米?
(2)从发射第一枚鱼雷到第一次击中敌舰,鱼雷运动的距离s3为多少米?鱼雷的速度v0为多少米每秒?
(3)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前,敌舰逃跑的速度v3为多少米每秒?
39、如图所示,反射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_____)
40、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_______)
41、如图,某人在空气中的A点看到水中物体S的像在S′处,画出一束从S点发出,经水面折射后过A点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