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记载:“管仲相 ,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好处)”,你认为句中 应填的春秋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2、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直到今天仍然沿用的是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建立县制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秦朝咸阳的某家饭店,顾客吃完饭后结账应该使用的法定货币是
A.“半两”钱
B.人民币
C.刀币
D.五铢钱
4、读图说史:读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北方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B.江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
C.民族交融和江南的开发
D.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
5、下列关于宋代四川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兴起了棉纺织业
D.丝织业比较发达
6、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7、假如你生活在战国后期的秦国,想要授予爵位并获得赏赐的土地,你选择的做法是
A. 建立军功 B. 多生产粮食布帛 C. 依靠贵族世袭 D. 通过战争抢夺
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张仲景—《齐民要术》
B.司马迁—《伤寒杂病论》
C.祖冲之—“五禽戏”
D.顾恺之—《洛神赋图》
9、下图所示为1986年发行的纪念伟大数学家祖冲之的银币。这主要缘于他
A.设计并制造出了千里船
B.写作了《水经注》
C.创制出了《大明历》
D.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1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 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 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 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11、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历史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统一的因素包括( )
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②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汉代时期法律上基本沿袭了秦律,但在文帝时废除了“收拏相坐律令”,以防止农民的奴化,又诏废黥、劓、刖等伤残人肢体的肉刑,改用笞刑代替。景帝时又减轻笞刑,避免罪轻罚重。这说明汉初统治者( )
A.照搬秦代法律
B.吸取秦亡教训
C.推行严刑峻法
D.不再实行法治
13、某同学正在研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下列文献中,可供其参考的是
A. 《隋书》
B. 《贞观政要》
C. 《唐书》
D. 《资治通鉴》
14、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就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A.
B.
C.
D.
15、汉文帝采纳晁错提出的“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建议,提倡
A.休养生息 B.以德化民 C.以农为本 D.勤俭治国
16、我国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 北京人遗址 B. 河姆渡文化遗址
C. 半坡文化遗址 D. 大汶口文化遗址
17、小赵要在《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上填写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下列遗址中,他应该挑选
A. 红山
B. 大汶口
C. 半坡
D. 河姆渡
18、《史记》对有关尧、舜传说的记载: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舜帝“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代尧践帝位”。尧、舜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共同原因是他们( )
A.都是部落的首领
B.拥有强大军事实力
C.都是贤德之人
D.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19、“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人,不仅使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使中国人民觉醒。”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改革政治体制 B.发展民族工业
C.反帝反封建 D.推翻军阀
20、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历史,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21、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西晋时,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出现了“________”,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
22、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封建国家的改革是_______;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
23、四五千年前,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________激战,黄帝部落最终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项羽晓勇善战,在________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
24、民族交融,中华一家亲。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形成南迁浪潮。到了东晋南朝时期中国古代的 开始向南方转移。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 、羯、氐、羌,在历史上合称五胡。他们与汉族逐渐汇聚。
25、1405—1433年________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
26、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_________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7、“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突出反映出隋朝开凿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江南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28、唐太宗时知人善用,人才辈出,如人称“房谋杜断”中的__和__.
2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
30、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以为 中心,北达 ,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
31、请将下列标志事件与对应的信息相连线
仓颉 善用针灸、汤药,发明麻沸散
项羽 创造文字
华佗 巨鹿之战,以少胜多
祖冲之 改进造纸术,降低造纸成本,提高纸的质量
蔡伦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杀害的抗金名将是——
(2)战胜重重困难率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杰出首领是——
(3)不畏艰险,历经磨难西行到访天竺的杰出使者是——
(4)屡遭挫折、出生入死、双目失明、矢志不渝东渡日本的是——
(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33、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
(3)材料三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最高统治者被称为什么?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表明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