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2、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
B.石墨、金刚石
C.水、过氧化氢
D.干冰、冰
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6、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7、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8、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1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11、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2、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4、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5、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6、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1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18、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
|
|
实验目的 |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A.A
B.B
C.C
D.D
19、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20、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
A.BaCl2
B.NaOH
C.CuO
D.Zn
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22、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23、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24、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25、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2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7、请根据下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向盛有50g 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28、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下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_________;若当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称取药品的质量应为______________。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ml (水的密度为1g/mL),应选择____________的量筒(选50ml或100ml或200ml);读数时,视线与应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29、潍坊市濒临渤海湾,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远大。
(1)利用海洋中的贝壳及食盐可以制得纯碱,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①处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 反应(填写反应序号)。
(3)海水中除了蕴含大量的钠元素和镁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
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甲”或“乙”)。
②60℃时,100g 水中加入90g 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30、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
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F是人体胃液中的酸,A与B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1)写出E的化学式: 。
(2)物质G的类别属于 。
(3)图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A与B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请写出其中的
一个化学方程式: 。
(5)物质C生成A的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1、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
(2)反应②中现象为 ;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K2CO3)中的 .
32、请从氧化钙、氧气、氢气、一氧化碳、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是_____;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_____;
(3)能还原氧化铜的氧化物是_____;
(4)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
(5)其固体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33、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正确填写下列空白:
(1)三大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特别是煤燃烧后产生的污染性气体_____(填化学式)在空气中容易导致酸雨,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多使用清洁能源。
(2)氢气和酒精都属于可再生能源,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我们人体需要合理摄入_____、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营养素。维生素虽然人体需要量很少,却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例如若缺乏维生素 A,容易导致_____。
34、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5、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家庭餐桌上的餐具有竹木筷子、不锈钢勺子、塑料水杯,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
(2)小苏打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3)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_____。
(4)包饺了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
36、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5 |
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 | 5 | 10 | 15 | 20 | 25 |
溶液质量/g | 55 | 60 | 65 | 67 | 67 |
(1)在20℃时,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有________。
(2)在2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
(3)在20℃时,实验1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使它变成饱和溶液(保持该温度不变)。
(4)在20℃时,实验5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g,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5)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_。
3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在实验室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证明上述实验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下列关于氧气制取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__________(填“A”“B” “C”或“D”之一)。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用一氧化碳气体(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测定某氧化铁样品中所含Fe2O3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挥发,也不发生反应),所选装置按“混合气体→C→E一燃着的酒精灯”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装置编号 | C中玻璃管内固体 | E中溶液 |
反应前质量 | 20.0g | 200g |
反应后质量 | 16.8g | 213.2g |
①装置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②选择合理数据计算氧化铁样品中所含Fe2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③上述实验在E装置的后面放一温燃着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8、在一次实验操作考查时,老师给出了三组考签:A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B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C 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每个同学抽取一个考签进行实验。
(1)小桦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①小桦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______(填“A”“B”或“C”)组实验。
②该实验无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小芬同学抽到的是“配制50g 15%的氯化钠溶液”的考签。通过计算,她需要称量NaC1的质量为______g,量取水时,当加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接近所需的体积时,应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______。
39、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细口瓶中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
(2)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
40、27g氢氧化钠溶液与73g 1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分数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