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今天天气很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老师的举动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全场鸦雀无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8年5月12日那天,近9万条鲜活的生命在汶川大地震中戛然而止。
B. 贵州民办教师陆永康双腿肌肉萎缩,面对困难他不以为然,36年来他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地跪着行进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
C.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大型娱乐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星光大道”“快乐男生”“青年歌手大奖赛”等。
D. 在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闭幕式上,众多明星演唱了观众耳濡目染的流行歌曲。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 B.朝服衣冠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强调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常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
B.《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把王冕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是以王冕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达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C.当我们读到《艾青诗选》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样鲜活的诗句时,我们不仅惊叹其非凡的想象力,还从内心激起了对“黎明”和“希望”的巨大渴望。
D.法布尔的《昆虫记》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另一面:勤劳的蚂蚁竟然是残暴的掠夺者;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个能工巧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克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
5、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加点字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蹴尔而与之
【2】翻译句子
(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用“鱼”比喻__________,“熊掌”比喻___________,“甚于生者”指_______,“甚于死者”指_________。
【4】第一段作者从反面论述的句子是?
【5】“非独贤者有是心”一句中的“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
6、古诗阅读。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行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请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霜草苍苍虫切切”。
【2】这首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综合运用
2020年春节在不平凡中度过,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北雅中学初三(一)班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战‘疫’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致敬逆行者]面对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却有一群最美逆行者,义无反顾奔赴疫情第一线,甲同学准备现场书写一副对联赞颂他们的奉献精神,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全民出手,但献凡人大爱;众志成城,九州医者仁心。
B.情倾一线,众志成城驱大疫;爱暖三春,涓流汇海荡初心。
C.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
D.防范疫情勿侥幸,人人有责当重视。
(2)[别样中国年]春节是中国传统佳节中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我们走亲访友、大宴宾客过大节,但是由于疫情,今年过年我们中国人开启了“家里蹲”模式。请你为“低碳拜年”写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我们在行动]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为确保“停课不停学”,全国多地、多校、多所教育机构开展网络教学。初三学生李响常常借故学习,偷偷玩网络游戏,导致学习成绩退步。请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他进行劝说,字数不超过50字。
8、古诗文默写填空。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劳其筋骨。 (《孟子》)
(2)关关雎鸠, 。 ,君子好逑。 (《诗经》)
(3)北极朝廷终不改, 。(杜甫《登楼》)
(4)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5)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诗人杨炯在《从军行》抒发了自己宁可当一名下级军官也要投军报国,投笔从戎的决心的句子是: , 。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是 , 。
9、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如此继续了半小时,一小时……他从没有对我说一句话。除了创造他理想中的具象之外,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工作的存在,好像上帝着手创造世界的第一天那样。
后来,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丢下小刀,把刚才的那块湿布给塑像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一个男人给他情侣披上披肩。然后转身向外,那魁梧的老人恢复了初见时的样子。
他还没走到门口,忽然发现了我,他一惊。直到这时候他才想起了我,刚才的失礼显然使他非常过意不去。“对不起,先生。我简直把你忘记了。但是……”我十分感激地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或许他也感觉到我的情绪,所以微微笑着,举起膀子围住了我的肩头,两人一同走出那房间。
一个人可以这样完全忘记时间空间与整个世界,这个认识,使我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这一小时,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聚精会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论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们容易分散、容易旁骛的意志贯注在小小的一点上。
(乙)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要获得成功,其实还需要好好的坚持到底。“行百步者半九十”,如果坚持不到终点,就会失去差不多全部的意义。所谓“笑到最后的笑得最好”就是这个意思,所谓“功亏一篑”也就是这个意思。
坚持意味着忍耐。人的一生必须通过不断的抗争才能获得一些机会,才能拥有一丝希望。机会仅仅是一种幸运,希望也最多不过是挂在高处的一个奖杯。奖杯的设置只是一种诱惑。而诱惑的目的,在于激发我们去奋力拼搏,显示实力。显示实力的过程,往往需要忍耐。
坚持体现着沉着。人都是有愿望的,为了实现某一个预定的设想,最容易心急如焚,心急火燎。这实际上是很难归入竞争范畴的,在更多的时候,体现在更多的人身上只不过是一种浮躁和慌张而已。滴水不求朝夕之效,故能坚持到穿石的日子;穿石之后,依然平心静气,坚持着自己的步伐。沉着拒绝急功近利,所以才会勾起人们的长久怀念,所以才会对所有的人永远地发挥作用。
坚持下来很不容易。鲁迅先生非常赞赏虽然是最后一个但仍能坚持跑到终点的人。这样的人在赛程中可能最不引人注目,但却最能鼓舞我们这些平凡但仍要生活的人。其实,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竞技状态来应付我们所有平淡无奇的日子,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愚公荷担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静坐参禅,石壁为之感化。这样的效果虽是不可企求的,但毕竟是坚持者才会得到的待遇。
【1】结合(甲)文第三段,说说罗丹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甲)文中的作者遭受冷遇却不生气,反而“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3】(乙)文第一段中“这个意思”指的是什么?
【4】结合(乙)文第四段,说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的含义是什么。
【5】(乙)文结尾引用愚公和达摩的事例有什么用意?
【6】(甲)(乙)两文相同之处是都谈到了“成功的奥秘”,请说说两文在写法和内容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风雪渡口
张粉英
一只船,一双桨,一件黄马甲,点缀在白底上成就了一幅冬季美景图。河的两岸寂静,寒冷,白茫茫一片。
2018年的一场暴雪,还在下。风,迎着船头横冲直撞过来,逮住一片雪花就砸在人的脸上,手上,身上,坐船人瑟瑟发抖。摆渡人的黄马甲领口向外冒着热气——他双手正奋力划着桨,此岸到彼岸,他要将我,一个冒着风雪急着办事的人,送过河去。
摆渡人老张,黑瘦黑瘦的。他的双手,各自操纵一把木桨,双臂用力划着;他的身子,一会儿前倾一会儿后仰,两脚跟着一前一后调整平衡。如今在水乡,这种完全依靠人力的渡船已不多见。“为什么不给渡船装上发动机,马达一拉,船不就突突突跑开了?”我问。老张指着不远处一座又一座的桥:“没必要了,再过几年,这渡口也要造桥了。”
他是这条河上最后的摆渡人。
河流的源头来自盐城,蜿蜒100多公里入长江,曾经是里下河地区水上交通运输主动脉之一,滋养了世世代代的水乡子民。它流过一个叫五尖的地方,生生将村庄冷酷地一分为二,让人慨叹“隔河千里远”。摆渡,多少年来是连接村庄的唯一工具,此岸到彼岸,一年又一年。
老张的工作时间,冬天是早上五点到晚上五点,夏天是早上四点到晚上七点。老张说,“农村人都起早贪黑,天亮就爬起来,我和他们一样。”他的渡船没有准确的时间表,有人来了,看见老张在船上,登上船就走;要是没人,就站在渡口喊一声:“过河了!”老张瞬间出现,不管此岸彼岸,不管刮风下雨。也有深更半夜来渡河的,那都是赶急的,比如人生病了,比如孕妇肚子突然疼了,你能不送人家过河去?
老张自出生起,家门口就有这条河,他是看着渡口来来往往的船只长大的。他的父亲,更老的老张,曾经的摆渡人,如今70多岁,在家烧烧饭养养鸡鸭,倒也乐趣无穷。每天中午,估摸着渡船不忙的间隙,老父亲会踱步100多米到渡口,替换儿子回家吃饭。老父亲早已摇不动船桨了,常常静静地坐在船头看流水,看飞鸟,看两岸的树和远处的桥。遇到有人来过河,他会叫人家不忙的话先等着,顺便和人家扯点闲篇。老父亲摆渡几十年了,附近十里八乡没几个人不认识。
问老张一年能赚多少钱?老张说,大概两万多吧,比出去打工少多了。“村里给了补贴,本村村民就不好再收钱。”老张指指自己的黄马甲,“政府发给我的,也算交通部门的一员呢!外村的村民,一人一次一元,三轮车电动车两元。一天有个四五十元收入就算不错了。我要是出门打工,谁来摆渡呢?”
(选自《意读》2018年二月刊,有删改)
【1】“一只船,一双桨,一件黄马甲,点缀在白底上成就了一幅冬季美景图。”结合课文,说说“冬季美景图”美在哪里?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
风,迎着船头横冲直撞过来,逮住一片雪花就砸在人的脸上,手上,身上……
(2)赏析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要是没人,就站在渡口喊一声:“过河了!”老张瞬间出现,不管此岸彼岸,不管刮风下雨。
【3】通读全文,概括老张从事摆渡工作的辛苦与困难。
【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题目“风雪渡口”的深刻含义。
【5】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老张与植树的牧羊人有哪些共同点。
(链接)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到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植树的牧羊人》)
11、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小题。
①认识陈家老四,缘于我婆婆。
②婆婆来我家小住,我下班回家,陈家老四正站在我家院门口,跟婆婆热络地说着话。看到我,他腼腆地笑笑,下班啦?我礼貌地点点头说,是啊。他看上去,年龄不比我小。
③他走后,我问婆婆,这谁啊?婆婆说,陈家老四啊。
④陈家老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亲过世早,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已另立门户。他们与他感情一般,与母亲感情也一般,平常不怎么往来。只他和寡母,守着祖上传下的三间平房度日。
⑤他没正式工作,蹬着辆破三轮,上街帮人拉货。婆婆怕跑菜市场,有时会托他带一点蔬菜回来。他每次都会准时送过来,看得出,那些蔬菜,已被他重新打理过,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婆婆削个水果给他吃,他推托一会,接下水果,憨憨地笑。路上再遇到我,他没头没脑说一句,你婆婆是个好人。
⑥他却得了绝症,肝癌。穷,医院是去不得的,只在家里吃点药,等死。精气神儿好的时候,他会撑着出来走走,身旁跟着他的白发老母亲。小区的人,远远望见他,都避开走,生怕他传染了什么。他坐在我家的小院子里,苦笑着说,我这病,不传染的。我们点头说,是的,不传染的。他得到安慰似的,长舒一口气,眼睛里,蒙上一层水雾,感激地冲我们笑。
⑦一天,他跑来跟我婆婆说,阿姨,我怕是快死了,我的肝上积了很多水。
⑧我婆婆说,别瞎说,你还小呢,有得活呢。
⑨他笑了,说,阿姨,你别骗我,我知道我活不长的。只是扔下我妈一个人,不知她以后怎么过。
⑽我们都有些黯然。春天的气息,正在蓬勃。空气中,满布着新生命的香,叶在长,花在开。而他,却像秋天树上挂着的一枚叶,一阵风来,眼看着它就要坠下来,坠下来。
⑾我去上班,他在半路上拦下我。那个时候,他已瘦得不成样,脸色蜡黄蜡黄。他腼腆地冲我笑,老师,你可以帮我一个忙么?我说,当然可以。他听了很高兴,说他想在小院子里种些花。你能帮我找些花的种子么?他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见我狐疑地盯着他,他补充道,在家闲着也无聊,想找点事做。
⑿我跑了一些花店,找到许多花的种子带回来,太阳花,凤仙花,虞美人,喇叭花,一串红……他小心地伸手托着,像对待小小的婴儿,眼睛里,有欢喜的波在荡。
⒀这以后,难得见到他。婆婆说,陈家老四中了邪了,筷子都拿不动的人,却偏要在院子里种花,天天在院子里折腾,哪个劝了也不听。
⒁我笑笑,我的眼前,浮现出他捧着花的种子的样子。真希望他能像那些花儿一样,生命有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⒂某天大清早,买菜回来的婆婆突然说,陈家老四死了。
⒃像空谷里一声绝响,让人怅怅的。我买了花圈送去,第一次踏进他家小院,以为定是灰暗与冷清的,却不,一院子的姹紫嫣红迎接了我。那些花,开得热情奔放,仿佛落了一院子的小粉蝶。他白发的老母亲,站在花旁,拉着我的手,含泪带笑地说,这些,都是我家老四种的。
⒄我一时感动无言,不觉悲哀,只觉美好。原来,生命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存活的,就像他种的一院子的花。而他白发的老母亲,有了花的陪伴,日子亦不会太凄凉。
【1】文章主体部分重点叙写了陈家老四的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2】作者在第④节交代陈家老四的家庭情况,有何作用?
【3】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他小心地伸手托着,像对待小小的婴儿,眼睛里,有欢喜的波在荡。
(2)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而他,却像秋天树上挂着的一枚叶,一阵风来,眼看着它就要坠下来,坠下来。
改句:而他,却像秋天树上挂着的一枚叶,一阵风来,眼看着它就要坠下来。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原来,生命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存活的”这句话的理解。
12、根据要求作文。
风铃,是风的音乐。它的声音很美,使我们在夏日听着感觉清凉,冬天听了感到温暖对于风而言,风铃是感知、观察与感动。而我们心里的风铃,可以感知生命的流动,观察生活的内容,感动于生命与生命的相会。有了风铃,风虽然吹过了,还留下美妙的声音有了心的风铃,岁月即使走过了,也会留下动人的痕迹。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