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名著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鲁达打死郑屠后,先后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倒拔垂杨柳,火烧瓦罐寺。
B. 祥子在雍和宫附近的夏先生家拉上了包月,因为夏太太的缘故辞了工。他又重新找到了曹府,曹先生答应祥子还拉包月,而且愿意把虎妞也一并接来。祥子觉得生命又有了希望,他又从死里活了过来。
C. 杨志受北京大名府蔡京派遣押送生辰纲,途中吴用、晃盖等好汉用蒙汗药麻翻了杨志等人,抢走了生辰纲。
D.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在高老庄被孙悟空打败,又听到唐僧的大名,就同意去西天取经。但是,他还有如若取经不成就回高老庄的想法,这也充分暴露了他的动摇性。
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韩麦尔、奥楚蔑洛夫、于勒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繁星》《春水》是在英国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歌颂母爱、童真、自然。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一剧通过威尼斯法庭审理夏洛克诉讼的场面,揭露了高利贷者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丑恶嘴脸。
B. 小说《热爱生命》通过淘金者深陷绝境,以顽强的毅力,战胜饥饿、寒冷与病痛,艰难求生的传奇经历,表现人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对生命的热爱。
C. 《左传》长于描写战争,《曹刿论战》正彰显了这种特色。在《曹刿论战》中从战前准备到战争场面以及战后分析都作了详细精彩的描绘。
D. 散文诗《雪》,通过对比、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两种形象。
4、下列五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互联网时代,信息唾手可得,搜索无往不利,获取知识的门槛变低了。
②不管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不管书籍的介质、读书的方式如何变化,这样的价值不会衰减、意义不会褪色。
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相比碎片化、被动型的知识获取,读书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知识、整体性思考。
④当此之时,为什么要重温读书的价值?
⑤通过阅读,我们让人类智慧的结晶序列式地内化于心。
A. ③⑤①④② B. ①④③⑤② C. ①④②⑤③ D. ⑤①④②③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6、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诗。
7、【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有没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把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至少说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潮平两岸阔, 。(王湾 《次北固山下》)
(2)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5)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6)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8)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9)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10) ,叶底黄鹂一两声。(宋·晏殊《破阵子》)
(11)人生自古谁无死?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2)《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故意隐去自己的家世生平而着重表现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文中引用黔娄之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自己安贫乐道的性格特质。
(13)《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9、严冬,荒野,松柏
郭枫
①在黄淮大平原上,冬天,是风和雪撒野的世界。风,从塞外卷着严寒而来,猛烈地袭击我们荒凉的小村庄,除非在落雪的时候,天地才会静寂下来,至于无风无雪而又有暄和的太阳温暖着咱们的日子,这是不多见的。
②北方冬天的风,是贼,是无孔不入的恶贼,可恶的风,对于贫苦人家,从来不会停止无情的摧残。走在风中,单薄而破敝的冬衣,怎么裹紧也包不住全身的抖,凛烈的寒气,一直就吹透到骨子里去!到了夜晚,寒风摇撼着茅屋,门窗吱呀作响,屋子颤抖着仿佛要被寒风席卷而去。在凄厉的夜风呼啸中,屋外,不时传来树枝折断的声音,冬夜,谁知道有多么漫长?
③落雪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雪花的美丽呢?真让我们傻里傻气的庄稼人无法明白。不错,庄稼人也喜欢冬天下几场大雪,那是为了期待,期待明春的禾苗可以长得茁壮,真正在大雪天,还是冷得使人没处躲。尤其在化雪的天气,多少人都冻裂了皮肤,冻坏了身子!谁还会赞颂雪花呢?在那种年头,谁能拥有拥炉赏雪的雅趣?
④不用说,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只有松柏,才能挺立在严寒中擎起一树蓊郁的墨绿。可是,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户祖茔的墓地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的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黑黝黝里面藏着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读书之后,书中有数不尽的松柏赞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树。我喜欢柳的娇柔、榆的粗犷、白杨的潇洒。我喜欢槐、椿以及各种常见的树木。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总觉得松柏不是我们的。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万水,看遍了人世的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傲的树!
⑤松柏,挺立在山峦的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树立出一种生命的风范。它站在高处,超脱于红尘之外,让群树仰望,仰望而无法企及。松柏,虽然享有无数的赞颂,却也承担着千古的寂寞啊!在红尘之中,那些不甘寂寞的人,却想借着松柏的风采,让自己伟大起来,崇高起来,这是何等的自私与愚昧啊!因此,一想到老家的原野上的那些松柏,被种在坟地里,我就为它们感到屈辱与难堪。可是,我也更懂得:为何在大风雪的旷野中?松柏要傲然挺立,擎着一树墨绿抗拒严冬的淫威了。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
⑥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那些树木,当然,我更想念老家的人,想起那劳苦而沉默的人们,许多熟悉的面孔,就浮现在我眼前!那与我血肉相连的亲人,您们可好?三十多年的岁月,三十多年的动乱,可曾把你们摧折?知道吗?今天,对你们,我是如何地想念!
⑦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树木,想念老家的人。老家的人是憨厚的,可是不要以为憨厚得什么都不懂了!那面孔,在笨拙憨厚中,也含蕴着细腻的情韵。那心灵,在敦厚和善中,自有一份刚烈在!凡是以暴力加给我们的,我们会坚强地反击出去,这是永不屈服的族类。
⑧想念北方, 想念老家的树木,想念老家的人。
⑨要是没有那茁壮的树木,那莽莽荡荡的大平原,该会多么寂寞!
⑩要是没有那劳苦而沉默的人呢?没有那广大的善良的人群,谁来撑起中国的天空!
【1】文章①-③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综合④⑤段,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松柏?有什么作用?
【3】第⑥-⑧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文章到第⑧段,似乎就可以收束全篇,作者又写下了第⑨⑩两段,这是否多余?请谈你的看法。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金子的呼唤
武俊瑶
又是夜深人静的秋夜,窗外的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秋风透过窗棂钻了进来,掀动我面前的稿纸,掀得我的心也跟着那稿纸微微地颤栗。于是,我恍惚看到父亲单瘦的身影闪进门里来,就站在我的面前,默默地望着我。
父亲在世的最后一年,他的肺气肿已到晚期。我那时在离家三百多里的永州工作,一次接到弟弟的电报,我连夜赶回家里,见到父亲时,他已经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静静地躺在床上,就像屋里那盏明明灭灭闪着昏黄灯光的油灯。我取出带回的糕点喂他吃一点,他却缓缓地摇着头,不停地咳嗽,声音低微而嘶哑地对我说:“你回单位去,不能耽误工作,我这点咳嗽不要紧的!”他说话声音十分微小,只好艰难地用手比划着。我泪如泉涌。这就是常年累月起早摸黑面朝黄土背朝天,含辛茹苦,严厉而慈祥,把四个子女培养成人,梦想晚年享享清福而未过上一天好日子的父亲么!
一九七四年五月的一天,我接到父亲病危的电报,立刻赶回。到家时,父亲已经奄奄一息,见到我回来,就挣扎着要起来。他那时已经知道自己不行了,暗淡而滞呆的眼睛里仿佛渗出几颗泪珠,捉住我的手说:“我不想死!”我听了这话,眼泪夺眶而出。我是长子,是父母四个孩子中最令父亲喜爱的一个,他从来都是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在那个时刻,他还满怀希望地告诉我他不想死,可是死神已在他的床边敞开了大网。我们预备第二天一早就送父亲到六十多里外的衡阳去治病,不料父亲就在当晚去世了。
我幼年时,严厉的父亲何曾违拗过我的愿望?
大概是我五岁,正值抗战胜利,离村子二十里路远的车江镇演戏庆祝。人们奔走相告,扶老携幼,相约而去,我就要求父亲带头我去看戏。那是秋天,天正下雨,有病的父亲说不要去了。我哭着坚持要去。父亲拗不过,就对我说:“要去你自己走路去,我可不背你。”我欣然答应,可是走出村子没多远,我就走不动了。我不敢看父亲,父亲却一声不响地在我面前蹲下来,把他略显单瘦的背脊给我,一直将我背到镇上。那天,看戏的人特多,我们去得太晚,黑压压一大片人,我们根本无法挤到前面去。父亲踮着脚尖把我举起来,让我骑在他肩上,两腿紧紧夹着他的脖子,这样我就可以清楚地看台上的戏。我看到精彩处忘形地扬起小手欢呼起来,身子在父亲肩上一晃一晃的,记得父亲的脖子上是湿淋淋的,连我的裤子都被润湿了。我懂事以后,我才想到父亲那天根本就没有看到戏,他一直踮着脚尖站在那里。直到下午看完戏,他再一声不响地把我背回家来。父亲去世了,我这颗心就像缺了血脉,我这棵树苗就像断了根本。
一九五九年冬天,是我读师范的最后一年,日子愈苦了。我从衡阳回到家,母亲问我在学校吃不吃得饱,我说学校的菜一点油也没有。其实家里也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食油了。父亲一声不响地听我们说话,后来他默默地走出去了,一夜没回来。他那时在生产队的油坊榨油,那是一种很原始的手工作坊。平日要依靠七八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推动沉重的榨油车才能将油籽榨出来。可是那一夜父亲一个人在油坊里,把已经榨干的油枯重新码到油车里,独自一人推动那沉重的油榨,整整榨了一夜才榨出几两油来,早晨交到母亲手里,叫母亲炒点有油的菜让我带到学校去吃。我一直不敢想象父亲一个人在那油坊榨油的情景。父亲是那么单薄、那么瘦弱,他是用了怎样的力量从油枯里榨出来的呢?我吃到有油的菜,觉得那不是从油枯里榨出来的油,而是从父亲营养不良的单瘦身躯里挤出来的血。父亲却始终一声不吭,忧虑地沉默着或满足地沉默着。
今年清明,我去祭奠父亲。在父亲那芳草萋萋的坟前,我忽然想,父亲如果活着也还只有八十多岁。如今十九年过去了,我们大家都好了,这样的日子是父亲生前做梦都想象不出的。可是苦命的父亲呢?他已在黄土堆里永远地沉默了。
春雨潇潇,打湿了青山,打湿了绿树,打湿了父亲的坟墓,也打湿了我的衣襟。然而,我却一动不动地默然而立。绵绵春雨,把我的心也打得湿漉漉的了。
(节选自武俊瑶《金子的呼唤》)
【1】文章回忆了父亲为“我”做的哪三件事情?根据选文内容,仿照所给例句(1),完成事件的概括。
(1)父亲在世的最后一年,为了不耽误“我”的工作,病重的父亲坚持劝“我”回单位;
(2)我幼年的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师范的最后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我幼年时,严厉的父亲何曾违拗过我的愿望?
【3】结合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对这一处的人物描写作简要赏析。
父亲踮着脚尖把我举起来,让我骑在他肩上,两腿紧紧夹着他的脖子,这样我就可以清楚地看台上的戏。
【4】结合选文,说说你对“父亲却始终一声不吭,忧虑地沉默着或满足地沉默着”一句中“忧虑”和“满足”的理解。
【5】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春雨?揣摩作者的用意并作简要分析。
11、阅读《“高铁时代”已到来》,完成小题。
①你知道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在哪里吗?
②告诉你,在我们中国。2009年12月26日,武汉到广州的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③高速铁路是用高新科技支撑的新型铁路运输系统。在普通铁路线上,即便是特快列车,平均时速也只有60~90千米,而高速铁路线上的列车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和谐号”在试运行时时速曾达到394.2千米。所以,现在从武汉到广州整个行程1100千米,坐高速列车不到3个小时就能走完,真是“千里粤汉半日还”啊,而原来这段旅程至少需要十多个小时。
④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提倡高速铁路运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运行会排放大量废气,而且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有统计认为,石油资源还可以用200年左右),因此,火车替代汽车运输成为必然。为此,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法、德、日、西、韩、美等国。
⑤你可能又要问,高速铁路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⑥当然,高速铁路不是谁都能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牵引、制动、空气动力学、路轨铺设和自动化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难度相当大。我国也是在技术全面提高后,才追赶上了其他国家。
⑦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如“和谐号”就采用了“动力分散式”装置,即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这些车厢既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而无动力的车厢则称为拖车。“武汉一广州”动车纽就是由四组四拖组成,每节动车上装有四台550千瓦的牵引电动机,整个列车的牵引功率为8800千瓦,定员601人。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俗称“子弹头”),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⑧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为此,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力学名词),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其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借以监测列车的制动效果、转向架的稳定性、列车的行进速度,位置、与其他车辆的距离等。第三,尽量消除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防止汽车等误入铁路与火车相撞;在必须交叉的道口,则安装先进的报警装置。
⑨乘坐过高速列车的人会发现,乘坐时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这是因为高速列车在舒适度上也有特殊的设计。如法国的一种新型列车精心设计了悬浮减震设备和低噪音空间设备。各个车厢宽敞、明亮,头等舱还有一个小“沙龙”,内有电话和现代音像设备。车门颜色也各不相同,一看便知该车厢属于何等级。美国的x2000型列车,每个座位都装有立体声耳机、计算机连线、瑞典梨木制作的餐盘和观看沿途田园风光的大型观景窗,车内还有会议室、传真机和娱乐设施等。乘这样的火车出行,真可以说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了。
⑩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交通运输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其意义完全可以与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客机的问世媲美。
(选自《青少年科技》2010年第6期,略有改动)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是武汉到广州的高铁客运专线。
B.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旨在减少废气排放,节约石油资源。
C.从武汉到广州,如果你坐在“和谐号”列车六号车厢,那么,你就是坐在动车车厢内。
D.为了防止高速列车行进在弯道时造成脱轨事故,在路轨的设计上采取了尽量提高 PQ值的技术措施。
【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高速铁路“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高铁现已修到我们家乡,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至少答出两点)?
12、请以“永不会忘掉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要写出自己的独特而真实的体验和感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④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