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武汉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今年春晚“摇一摇抢红包”的活动,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以年轻人首当其冲

    B. 《舌尖上的中国Ⅱ》以高清的视角,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中华大地丰富的美食文化。

    C. 同学们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分离了,毕业后将各奔东西,从此便分道扬镳了。

    D. “各位家长对我们班级的建设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出,我们洗耳恭听。”丁老师说。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B. 令人惊讶的是,那些最不愿意开口、一味保持缄默的人恰恰来自那些理应最关心科学的人之中。

    C. 风光旖旎的缙云山是重庆人夏季避暑纳凉的胜地,那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山中各种树木鳞次栉比

    D. 一世飘零的杜甫远眺国都,只见草木丛生,烽火连天,不禁触目伤怀,将满腔悲情化作一首绝唱。

     

  • 3、对下面的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4、下面有关名著的叙说错误的一项(   )

    A. 《骆驼祥子》中的兵匪特务,社会渣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不断地盘剥祥子,压迫祥子,使他蜕变成了一头走兽。

    B. 《格列佛游记》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法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

    C. 宋江为给被曾头市史文恭射死的晁盖报仇,攻打曾头市,破了陷阱,杀了曾家两个儿子。

    D. 从阿长身上,我们看到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⑴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出师表》)

    (乙)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⑵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颜氏家训》)

    (注释):①分形连气:兄弟之间形体各别,气息相通。②案:古代一种放食器的盘。③传服:指大孩子穿过的衣服留给小孩子穿。④连业:哥哥用过的经籍,弟弟又接着使用。业,古代书写经典的大版。⑤娣姒(dì sì):兄弟之妻互称,即“妯娌”。⑥节量:节制度量。⑦友悌:兄弟相亲相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⑴ 猥自枉屈__________   庶竭驽钝__________

    其幼也__________   ⑷ 各其妻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⑵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

    3乙文中“颜氏家训”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选出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甲文中的“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即指“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乙文用“方底”与“圆盖”来表达不能用“娣姒”情来衡量决定“兄弟”情。

    C.甲文“至于斟酌损益”与乙文“惟友悌深至”的两个“至”意思是不一样的。

    D.甲乙两文表情达意各具特点:甲文更侧重晓之以理,乙文则更侧重动之以情。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鉴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 “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 “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 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2月2日,“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在深圳上路,这是全球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的智能驾驶公交试运行。

    智能驾驶公交“阿尔法巴”

    材料二:公交方向盘会自己动,公交能感应到行人、车辆而避让绕行……智能公交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但也有人忧虑,智能公交安全吗?现行交通法律法规允许智能公交上路吗?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责任怎么判定?

    (1)联系材料二和生活实际,说说智能公交会带来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智能公交安全吗?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填空。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劳其筋骨。 (《孟子》)

    (2)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诗经》)

    (3)北极朝廷终不改,   。(杜甫《登楼》)

    (4)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5)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诗人杨炯在《从军行》抒发了自己宁可当一名下级军官也要投军报国,投笔从戎的决心的句子是: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今天,你发电了吗?

    李长滨

    人类每天都要进行很多活动,运动产生的能量往往会无声无息地消散在宇宙中。在研究人员和创血者眼中,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他们不遗余力地寻找各种方式获取这些能源。为什么不用身体本身的能量为随身携带的小型电子设备充电呢?

    (运动萌萌哒:健身发电两不误)

    巴西是足球王国,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人们踢球的身影。足球这项运动不分贫富与贵贱,只要你有兴趣都可以投入其中。但是有些外部条件影响了足球运动的发展,里约热内卢有很多贫民窟,很多喜爱足球的孩子就在那里长大,因为贫困无法支付电费,只能趁着月光踢球。一个赞助商给这块球场地面上增加了200多个能量收集瓷砖,在上面来回跑动时,每一次脚步落在瓷砖上都可以产生微弱电流,所有的电量加起来,可以让孩子们踢完两场比赛,从而彻底解决了热愛足球的孩子模黑踢球的问题。球王贝利参加了当天的仪式,并想起当初的自己,热泪盈眶。

    赞助商已经把这种瓷砖安装在多所学校、法国的一个地铁站、澳大利亚的一个购物中心和伦敦的希斯罗机场,用于为LED照明系统和手机供电。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们会被安装在更多的地方,在不知不觉中你在用运动来发电,点亮更多的夜空,想想都美好。

    (没有白流的汗:它可以发电啦)

    跑步,坚持,我今天一定要完成5公里的跑步。有时,一个人的烦恼是长成了胖子,作为一个胖子的烦恼就是跑步减肥,作为一个跑步减肥的胖子来说汗流浃背是个烦人的事儿。每天白白留了很多汗,体重却一点没有减少,天啊,我该怎么办,难道我的汗水就白流了吗?现在好了,你的汗水可以用来发电,你可以想象一下,一边尽情跑步锻炼身体,一边利用汗水给手机充电,这样的画面实在太美。

    美国研究者研发了一种新型传感器,它贴在人的身上,就像是一枚纹身贴纸,可以监测运动中的乳酸分泌情况,并同时将汗液转化成能量。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代谢的产物乳酸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传感器中含有一种酶,可以从乳酸分子中获取电子并产生弱电流,再通过生物电池将电流储存起来。有趣的是,那些频繁锻炼的人产生的电流最小,而不经常锻炼的人反而产生的电量更多。据悉,这是因为那些较少锻炼的人更容易疲惫,因此产生更多乳酸。

    虽然一枚小小纹身传感器收集到的微弱电能不能跟手机充电所需的电能相比,但如果多个传感器叠加,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位成年男子贴着“纹身”骑单车,运动中所流下的汗水可以供一块电子手表运行。所以没有白流的汗,让我们把汗水转化为电量,做个环保时尚派吧。

    (没电请你喊一喊:声音可以发电啦)

    “老兄,请你一定要借我手机一用!一个超级订单马上就要搞定了,谁知道手机没电了,上帝啊,你‘创造’了智能手机,为什么就搞不定大容量电池呢?”

    “你已经out了,我的手机可以自动充电,我从来不用担心手机没电的问题。”

    成功的商务人士常常会遇到一种烦恼和尴尬,一个接一个的电话不停歇,不知不觉手机没电了,没电的手机耽误生意怎么办?别急,英国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款能够使用声音充电的逆天手机,你敢相信吗?

    手机表面包含氧化锌的化学结构,这层结构能够使液态氧化锌演变成微小的纳米棒,这些敏感的纳米棒对声波的压力做出反应,将声波转换成电流,从而为手机充电。简单说来,每打一分钟电话,就是给手机充一分钟电,手机完全可以脱离插座,实现“人工充电”,从此你再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了,重重的手机充电宝也能扔了。

    今天,你发电了吗?

    (选自《科学大众》2016年第六期,有删改)

    1本文介绍了三种发电方式,请依照指示,完成填空。

    (1)第一种用运动来发电,其工具和原理是用能量收集瓷砖收集运动产生的能量,转化成电流。

    (2)第二种是用______来发电,其工具和原理是______

    (3)第三种是用______来发电,其工具和原理是______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研究人员和创业者都很关注人类活动产生的能量,寻找各种方式想要获取这些能量。

    B. 200多块能量收集瓷砖收集踢球时脚步的能量,可以让孩子们踢完两场比赛。

    C. 经常锻炼的人因为产生的乳酸多,所以和不经常锻炼的人相比,汗液产生的电量较多。

    D. 有一种用声音充电的手机,可以实现“每打一分钟电话,就是给手机充一分钟电”。

    3本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却不显得枯燥乏味。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在写作时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4原文其实介绍了四种发电方式,还有一种会是什么呢?请从以下三则材料中,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并分析理由。

    A.嘴巴发电:一种特殊的下巴托,可以将人咀嚼时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B.血液发电;一种奇妙的人体生化电池,可以植入人的血管或内脏附近,将血液转化电能。

    C.电磁场发电:一款电磁场充电器,可以使用空间中存在的电磁场作为电源。

    选项   最具有可能,理由: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直

    ①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了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而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③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且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

    ④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⑤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⑥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⑧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⑩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与民族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

    2第②段加点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

    3下面一则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

    4第⑨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有何作用?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

    ①《现代汉语词典》对情趣的解释是:性情志趣、情调趣味。意思为,情趣就是一个人的性情爱好,志趣所向,也是一个人的品性情操、乐趣表现。

    ②情趣,是孜孜不倦的兴趣追求,它多为业余,不一定是一个人的职业或者事业,其中没有什么功利,而更多的又是集中在精神层面,或者,只是“”而已。

    ③从古至今,一个读书人,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应该有情趣。其实,从孔子开始的“六艺”教学,已经包含了情趣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礼,就是讲究礼仪礼貌礼节,当然有道德品德的要求;书和数,是学习的重要方面;射,既是武器训练,也有健身锻炼;御,就是驾车的技术;而乐,就是有音乐、舞蹈和诗歌的修养。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绝不是要让学生仅仅成为一个读书人或者书呆子,这六艺,堪称全方位的培养目标和措施。

    ④一个有情趣并追求情趣的人,总会在方方面面得到情趣。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大概都会些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或者其他什么。譬如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在一次赈灾义演中,诗人徐志摩粉墨登场,与陆小曼共同出演京剧《玉堂春》,陆小曼扮演苏三,徐志摩扮演一路陪伴苏三、挂着白髯、古道热肠的崇公道。

    ⑤有情趣的人往往会情趣相投,即使有着不同的内容也会相得益彰、“情投意合”,并时时交流切磋、浑然一体。当年,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客厅里,就是高朋满座。它是读书人的雅集,也是各种情趣的聚会碰撞。那可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著名哲学家金岳霖是这个客厅的常客,他后来回忆,在那里,大家什么都谈,兴致勃勃,而他就是从来不谈自己的专业哲学,谈得最多的是他的喜好建筑和字画,特别是山水画。

    ⑥与这些前辈相比,现在的我们似乎都太没有情趣,甚至是已经不知情趣为何物了。

    ⑦近些年来的中小学教育,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考试转,围绕着高考转。而且,已经延伸到学前教育、胎儿教育,从识字认字开始,然后是数学英语,一切都以考试为中心。还在娘胎中,就开始教育,说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刚刚牙牙学语,就以小学教学大纲为课程;然后是选择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目标是一个好的初中,中考以后是所谓示范性名牌高中,终极目标当然是一个好的大学。某些学校为了达到所谓的升学率,把学生通通“圈养”,半个月才给半天假,平时就是猛攻历届各种考卷,在各式各样的考题中苦熬。在这样的氛围中,还有什么情趣可言?

    ⑧葆有真正的情趣,是破解上述怪圈的一个办法。让我们都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当然,我所说的情趣应该是多方面的——有人喜欢缝纫、烹饪,有人喜欢涂抹收藏,有人喜欢摄影旅游,有人喜欢花鸟虫鱼,有人喜欢吟风赏月,不一而足

    1第②段中加点词“”具有特殊含义,这特殊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的论据是:______________(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列数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现状,对其作用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阐明当前教育都是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

    B.阐明当前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个好大学。

    C.阐明当前教育存在严重缺乏情趣的种种弊端。

    D.从反面阐明教育要向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努力。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非典、地震、流感、新冠肺炎,一次次的灾难,让我们团结,让我们坚强,让我们……

    请以“灾难让我们……”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8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