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B.“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直抒胸臆,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张狂放肆、玩世不恭的性格特点。
C.词中多次用典,如“亲射虎,看孙郎”是其中一处典故,“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自己勇武可用。
D.这首词描写了作者打猎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充满了豪放派的阳刚之气。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赵本山的许多幽默小品令人忍俊不禁。
B.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C.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D.丽江以风景秀丽、民俗独特、物产丰富而闻名遐迩。
3、慧骃国中“骃”的意思是( )
A. 驴 B. 猪 C. 马 D. 狗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以衾拥覆 以刀劈狼首
B.当余之从师也 无鲜肥滋味之享
C.俟其欣悦 亲旧知其如此
D.足肤皲裂而不知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文言文阅读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曰:“县人来,闻跸①,匿桥下。久,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注释)①跸:帝王出行,沿途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拜释之为廷尉( )
(2)使骑捕之,属廷尉( )
(3)此人亲惊吾马( )
【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顷 之 上 行 出 中 渭 桥 有 农 人 从 桥 下 走 乘 舆 马 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4】你认为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
6、阅读古诗文,完成小题。
江楼感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①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②似去年。
(注)①江楼:江边的小楼。②依稀:仿佛,好像。
(1)首句“独上”一词对应下面诗句中的哪一个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适当想象,描绘这句诗展现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 (2)至若春和景明 (________)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_) (4)长跪而谢之 (________)
(5)色愈恭,礼愈至 (__________) (6)搜于国中三日三夜(________)
8、古诗文积累。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关关雎鸠, 。
(2)会当凌绝顶, 。
(3) ,无案牍之劳形。
(4)商女不如亡国恨, 。
(5)在古代忠君与爱国是紧密相连,所以中国古代有很多爱国诗人或词人留下了一些体现忠君思想的千古名句,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 ”。
(6)正如孟子所言:“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后,连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也遭到日本国内有识之士的普遍反对。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这世上没有你不行
①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
②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偏处旧地产一隅的小茶室自住。
③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孤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
④老太大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男孩谈谈。
⑤“孩子,”她说时,男孩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不昧她,老太太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没人能办到的事的吗?”
⑥她反复地说了好几次,男孩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连父母都没有的孩子?”
⑦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
⑧男孩冷笑道:“哼,当然了!你想我会相信这套?”
⑨“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她说。
⑩“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还是跟着走了出来。他当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别无去处。
⑪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却对男孩爱护备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强,内心变得安稳平和了。
⑫为了让他培育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萝卜熟了,老太大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
⑬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愉快地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
⑭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大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
⑮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说:“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
⑯“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
⑰“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
⑱听了盲学生的话,乔治对老太大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
⑲“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人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慈悲之心。”
⑳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21)他们两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
(22)老太大说:“尽量让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着的快乐——也就是知道有人爱护自己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于我们这样精疲力竭、对生活不满而又厌倦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23)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轻的乔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那些孩子眼虽不明,手却能写,为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选自《意林》,有删改)
【1】选文第④-⑳段,乔治见到老太太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横线上的内容。
冷漠怀疑→______→愉快自信→______
【2】选文第⑦段和第⑲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的含义。
【3】作者为什么写老太太让乔治种生长迅速的萝卜?
【4】选文第⑮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第(21)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选文中盲学生为什么把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10、说明文阅读
中国百年“航母梦”
①航母是大国海军综合战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对于增强国家海域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外部安全威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9月,我国首艘航母一一“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海军。同年11月,国产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号上圆满完成试验,成功降落。2017年2月,我国第二艘(即国产首艘001号)航母照片曝光。我国自主建造的这艘国产航母已于2018年4月26日正式下水一时间,喜报频传,着实令人欣喜。
②1918年奉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之命,海军军官陈绍宽一行赴欧洲观战,登上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艇。随后,陈绍宽参加了英国海军,经历了多次对德海战。由于作战勇敢,他得到了英国海军的嘉奖。海战中,航母的作战威力震撼了陈绍宽,他暗下决心,要为中国海军打造属于自己的航母。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归国后的陈绍宽就任海军署署长兼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次年,他呈文国民政府,要求扩充海军,首次提出建造航母。这是我国海军界第一个建造航母的设想。抗战胜利后,正当陈绍宽雄心勃勃地准备实现建造航母的计划时,内战又很快爆发,陈绍宽的强海军梦随之破灭,航母梦也自然烟消云散。
③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航母建造自然无暇顾及。时间很快到了1970年。当年4月,在彼时隶属于中国海军建制的第七研究院十四所内,有关人员宣布了一条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即日起组建航空母舰研究队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道开展航母研究的命令。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受到“文革”的冲击,该航母研制工作很快被迫终止。
④1985年12月,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以后15年海军装备的发展设想,其中包括要启动航母的论证。最后,刘华清做了总结,他说,中国的航母总是要造的。1987年3月,刘华清专门向总部机关领导汇报关于海军装备航母和潜艇的规划,阐述了发展航母战斗群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这次汇报在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8年12月,“航母及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被国防科工委立项。
⑤1997年9月,刘华清退出了领导岗位;2011年1月在北京逝世。将军走了,载着“中国航母之父”的美誉,憾地留下了未圆的航母梦。
⑥2011年8月,随着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处女航的完成,中国人的航母梦终变现实。2016年年底,“辽宁”号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城开展训练,完成了中国航母首次出远海训练。这一消息着实令人振奋和自豪;然而喜悦过后,许多国人心中又难免有些失落,毕竟“辽宁”号的前身是来自乌克兰的苏制“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2号舰“瓦良格”号。购买他国的舰艇来圆自己的航母梦,说起来的确有些无奈,况且购买过程还让外国人“卡脖子”,回味起来,多少有一丝屈辱。
⑦航母实力怎么算?我国的航母实力究竟如何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⑧首先是排水量。“辽宁”号排水量为6.7万吨,为大型航母,超过了除美国之外任何国家的任何一款航母。排水量大小关乎舰载机的数量,基本代表了一艘航母的战斗能力,航母吨位越大,其战斗力就越强。
⑨二是大型航母数量。尽管我国仅有1艘现役航母,但第二艘航母,即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主体结构已完工,并在2018年4月26日正式下水进入舾装阶段,一到两年内就可以入列中国海军。两艘航母整体尺寸、布局和性能应该都差不多。有消息说,我国的第三艘大型航母也已经开始建造。
⑩三是护卫舰艇。2015年6月,“辽宁”号与3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1艘两栖船坞运输舰和2艘潜艇组成庞大舰队,被西方媒体称为“超豪华的航母战斗群”。同时我国现役舰艇中有4艘094型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也曾为“辽宁”号护航过,该潜艇可携带12枚潜射式洲际导弹,具有全球威慑能力。
⑪四是舰载机。舰载机是航母最关键的战斗力指标。外媒曾估计,“辽宁”号应该有24架歼-15、4架直-18J预警直升机、6架直-18F反潜直升机、2架直-9C搜救直升机,总计36架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航母是大国海军综合战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对于增强国家海域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外部安全威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B. 1927年4月,陈绍宽就任海军署署长兼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并在次年首次提出建造航母。
C. 2011年8月,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处女航的完成,标志着中国人的航母梦变成现实。
D. 我国第二艘航母的主体结构已完工,第三艘大型航母也已经开始建造。
【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先介绍我国航母的发展历程,接着讲解航母实力衡量。
B. 第⑧段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辽宁”号航母与除美国之外任何国家的任何一款航母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辽宁”号航母排水量大的特点。
C. 选文⑦~⑪段从航母的排水量、大型航母的数量、护卫舰艇的数量、舰载机的数量四个方面说明了我国航母的实力已居世界之首。
D. 第⑧段“基本代表了一艘航母的战斗能力”一句中加点词“基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删除后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3】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的内容,写出你对航母发展现状及前景的探究结果。
(链接材料)在航母固定翼舰载机起飞重量、起飞效率方面,采用弹射起飞方式要比滑跃式起飞更具有战术优勢。目前,航母弹射器技术被美国所垄断,美国现役的“尼米兹”级超级核动力航母上都安装有蒸汽弹射器,最新型“福特”号航母则装备有更为先进的电磁弹射器。现今全世界只有极个别美国公司有能力生产航母弹射器(包括蒸汽弹射器和电磁弹射器),绝大多数国家的航母仍采用滑跃起飞,没有弹射器,而像法国及巴西这样极少数国家航母上所使用的蒸汽弹射器也只能从美国高价购买。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等待那只手
①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
②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
③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票,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
④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经验。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
⑤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笔记本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的胡茬儿、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炯炯双眼。
⑥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3年没见着他了,只偶尔听到他的声音。”
⑦我轻轻打了个冷颤。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滑这个词。
⑧东奔西走,和这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但一开始就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两年没和父亲照过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
⑨我的预感没错,夜里车厢里的人大都睡了,他却没有。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三昼夜不合眼也神志清醒的功夫。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那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下来的内衣。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做的,只有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
⑩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硬座车厢的空调像是从里往外倒抽热气似的。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立起来的汗毛蹭着毛衣,身上痒痒的。时间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知是真冷还是我太紧张。
⑪他一直看着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分耐心。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分镇定劲儿,到底我和他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
⑫他动手了。他用右手理了理头发,那烟灰色的头发其实不乱。我观察过他那只右手,中指和食指几乎一般长,白皙瘦削,皱纹少的和他的年龄一点儿也不相符。他的骨节小的很,中指第一个关节处还有淡黄的烟熏色,看起来很是精致。
⑬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游移着探了过来,越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不过我却没看出预想中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着,在脑海里虚构出即将发生的人赃俱获的画面。
⑭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惊讶让我努力睁大了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老头从我头顶上发出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
⑮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气。生怕我眼里也有他那样的泪光。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
【1】阅读全文,请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请说出你对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苗头”和“对峙”的理解。
(2)简要分析第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本文以“等待那只手”为题有何作用?
【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头”这一人物形象。
12、作文
鲁迅先生收藏了藤野先生订正过的讲义,因为这些讲义中留存了许多记忆。在你的学习经历中也有许多记事本、作业本、改错本、课堂笔记本……那些大大小小的本子上,记录着你的生活,寄托着你的情感,见证着你的成长,承载着你的梦想……
请你将“那 本上,满是回忆”补充完整,以此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不能使用试卷中的素材:(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