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 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充满人生哲理的名言出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B.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戏剧,剧本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讲,它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
C.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句出自《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今年3月21日是春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即写这个时段的生活场景。春分跟清明、谷雨、端午、夏至一样,是农历24节气之一。
3、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②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③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人们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理想。
④也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
⑤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
A. ⑤④①③② B. ④③①⑤② C. ③②⑤①④ D. ③①⑤④②
4、下列作家或作品的相关信息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李白——《渡荆门送别》——浪漫主义——青莲居士
B.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忧国忧民——香山居士
C. 《木兰诗》——北朝民歌——长篇叙事诗——乐府双璧
D.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国别体——西汉刘向
5、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①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②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③。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建兴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④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注释)①除:提拔官职。②奄:突然③戮:杀。④赞:辅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社稷之器(______)
②愿主公重加察之(______)
③臣若不幸(______)
④后事宜以付琬 (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代裔为长史
A.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 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C. 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D. 为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先 主 尝 因 游 观 奄 至 广 都
【4】翻译下列句子。
(1)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写出两点。
6、
宿石邑山中
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⑴首句“浮云不共此山齐”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有人认为将第三句中“飞”改为“隐”更妥帖,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①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写标题。(不超过22字)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2017中国好书”盛典活动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在央视一套和科教频道播出。“2017中国好书”推选结果正式揭晓,29种图书最终入选。
在年度盛事“2017年度中国好书”评选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华为创新》《国粹:人文传承书》《诗的八堂课》《阿莲》《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等29种图书最终入选。
回眸时光,“中国好书”评选活动自2014年首届举办至今已走过5年,5年的时间里,“中国好书”为我们带来了不计其数的好书,同时也让更多人爱上了阅读。期待在下一个5年甚至50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好书被发现,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阅读,真正的实现中国好书,全民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仿照画线句写句子
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比诗味长。读书是通往高贵最低的门槛,时光浮躁,读书洗心,使你我看待世间的眼睛更澄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找回阅读初心,读且行,总有欢喜。
8、默写。
⑴ ,不亦君子乎?
⑵马作的卢飞快, 。
⑶ ,何似在人间。
⑷箫鼓追随春社近, 。
⑸ 《陋室铭》中渲染陋室的恬静气氛且反映主人淡泊心态的两个写景的句子是:“ , ”
9、阅读祁云枝的《荷叶的自洁效应》,完成小题。
①你凝望过雨中的荷叶吗?无论多么猛烈的暴雨,打落在荷叶身上,只会“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旦“玉盘”稍稍倾斜,便不见了雨水的影子。用手摸一下荷叶,除低凹的中心,叶子竟然是干燥的,仿佛倾盆大雨根本就没有降落在它的身上。即使没有下雨,荷叶表面也永远纤尘不染。有人做过实验:在荷叶上滴几滴黏度很强的胶水,胶水也不能粘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且不留痕迹。能够拥有如此“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只因为荷叶能够“自洁”!
②按说,荷叶是很容易吸附水分或沾染上污渍的,为什么荷叶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叶表面太光滑了,光滑得让灰尘“站不住脚跟吗”?恰恰相反,荷叶能够自洁,是因为它的表面是粗糙的。这可能会颠覆我们对于洁净的日常认识。
③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荷叶的表面上布满了许多微小的蜡质“乳突”,每个乳突的直径是8-10微米,高低略有不同,乳突间距约10-12微米。而每个乳突是由许许多多直径约为200纳米的细小突起组成的。
④前面对于蜡质乳突的说法似乎有点枯燥,换个形象的说法就是:荷叶的表面上犹如一个挨一个隆起的“小山包”,在每个“小山包”上,又布满了绒毛状的小小“碉堡”。虽说是“山包”和“碉堡”,但这种结构,我们用肉眼甚至借助普通显微镜,是根本看不到的。
⑤由于“小山包”之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的地方形成一层极薄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当外形尺寸相对较大的雨滴(直径通常为几毫米,1毫米=1000微米)降落在叶面上后,不仅与叶面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而且只能同叶面上“碉堡”处的凸顶形成点接触,——此情此景,是不是有点儿类似于水珠站在了密密麻麻的针尖上?
⑥空气和为数众多的“碉堡”共同组建了茶叶表面的疏水层。在“碉堡”顶上“悬空而立”的雨点,由于自身表面的张力作用,形成了球状水珠,水球在滚动的过程中顺道儿吸附灰尘。因此,只要稍稍倾斜,水珠就会附带尘埃滚落。这,就是著名的“荷叶效应”——因为粗糙,所以干净——是不是颇具颠覆性?
⑦自洁,不仅令荷叶美观,而且有利于防止大气中的有害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侵害。对荷花而言,这种结构还提高了叶面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
⑧荷叶的自洁效应,给了人类无限的启发。基于此,科学家把透明、疏油、疏水的纳米材料运用到汽车烤漆、建筑物外墙或玻璃上,不断随时可以保持物体表面的清洁,也减少了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安全又省力;把这种材料运用于织物,能让织物不沾液体(包括水、油、菜汁、果汁、墨水、酱油等),从而减轻洗衣负担,而且不会改变织物的纤维强度、透气性、皮肤亲和性等原有性能。
【1】第①段写雨打荷叶只会“大珠小珠落玉盘”、荷叶“出淤泥而不染”有什么作用?
【2】第③④两段均在说明“蜡质乳突”,但用了不同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段加以分析。
【3】为了说明“荷叶的自洁效应”,作者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展示中国文化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
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1】下列说法文意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 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
B. 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C. 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更要展示这些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与价值。
D.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中国特色的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
【2】下列对如何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该着力于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正面的、美好的、健康的东西。
B. 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了解关注人们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
C. 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D. 要力求提供对于中国文化精神与价值方面的深度认识。
【3】下列内容对文中 “普世价值”内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B. 玄奘大师西去天竺取经,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C. 《孙子兵法》《韩非子》中揭示的“兵不厌诈”的观点。
D. 《庄子》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造 心
毕淑敏
蜜蜂会造蜂巢,蚂蚁会造蚁穴。人会造房屋,机器,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但是,对于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自己的心,谁是它的建造者?
孔雀绚丽的羽毛,是大自然物竞天择造出的。白杨笔直刺向碧宇,是密集的群体和高远的阳光造出的。清香的花草和缤纷的落英,是植物吸引异性繁衍后代的本能造出的。卓尔不群坚韧顽强的性格,是秉赋的优异和生活的历练塑造出来的。
我们的心 ,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用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
造心先得有材料。有的心是用钢铁造的,沉黑无比。有的心是用冰雪造的,高洁酷寒。有的心是用丝绸造的,柔滑飘逸。有的心是用玻璃造的,晶莹脆薄。有的心是用竹子造的,锋利多刺。有的心是用木头造的,安稳麻木。有的心是用红土造的,粗糙朴素。有的心是用黄连造的,苦楚不堪。有的心是用垃圾造的,面目可憎。有的心是用谎言造的,百孔千疮。有的心是用尸骸造的,腐恶熏天。有的心是用眼镜蛇唾液造的,剧毒凶残。
造心要有手艺。一只灵巧的心,缝制得如同金丝荷包。一罐古朴的心,淳厚得好似百年老酒。一枚机敏的心,感应快捷动如狡兔。一颗潦草的心,疏可走马。一滩胡乱堆就的心,乏善可陈。一片编织荆棘的心,暗设机关处处陷阱。一道半是细腻半是马虎的心,好似白蚁蛀咬的断堤。一朵绣花枕头内里虚空的心,是心界假冒伪劣的次品。
造心需要时间。少则一分一秒,多则一世一生。片刻而成的大智大勇之心,未必就不玲珑。久拖不绝的谨小慎微之心,未必就很精致。有的人,小小年纪,就竣工一颗完整坚实之心。有的人,须发皆白,还在心的地基挖土打桩。有的人,半途而废不了了之,把半成品的心扔在荒野。有的人,成百里半九十,丢下不曾结尾的工程。有的人,精雕细刻一辈子,临终还在打磨心的剔透。有的人,粗制滥造一辈子,人未远行,心已灶冷坑灰。
……
造心是一项艰难漫长的工程,工期也许耗时一生。通常是父母的手,在最初心灵的模型上,留下永不消退的指纹。所以普天下为人父母者,要珍视这一份特别庄重的义务与责任。
当以我手塑我心的时候,一定要找好样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造心当然免不了失败,也很可能会推倒重来。不必气馁,但也不可过于大意。因为心灵的本质,是一种缓慢而精细的物体,太多的揉搓,会破坏它的灵性与感动。
造好的心,如同造好的船。当它下水远航时,蓝天在头上飘荡,海鸥在前面飞翔,那是一个神圣的时刻。会有台风,会有巨涛。但一颗美好的心,即使巨轮沉没,它的颗粒也会在海浪中,无畏而快乐地燃烧。
【1】文章开头写“蜜蜂会造蜂巢,蚂蚁会造蚁穴……”,怎样理解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2】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
【3】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精练,且包含哲理。请从文中划线的A.B处任选一句,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4】阅读第⑦节,理解“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一句中的 “心”的包含哪些内涵?
【5】作者认为“通常是父母的手,在最初心灵的模型上,留下永不消退的指纹。”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不少于50字)
12、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悄声无息的大雪/一夜之间/把整个世界变成了童话/擦拭了天空的灰暗/覆盖了路上的崎岖/涤去了眼里的尘埃/大人、孩子/都愿与纯白的世界美好相拥/兴奋都写在冻得通红的脸上/每个人的心里/都在酝酿着一首写雪的诗/飞舞的雪花都是动人的诗句/一片、两片、三四片……捧起一片雪花/如同捧起了不远的春天
我要深藏我的诗/因为我不愿我的诗/如路上的雪般被任意踩踏/更不愿意/等待天晴消融/我的诗是那/雪被下的胚芽/等待着一滴融化的雪花/滴进我沉寂的心扉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触?请以“藏在心里的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