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无耻 恐怖 光明正大 挑拔离间
B.缅怀 彷徨 平易近人 不知所措
C.拙劣 萦绕 自圆其说 相辅相成
D.突兀 丧乱 分崩离析 不修边幅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B. 不足为外人道也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 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D. 其两膝相比者 天涯若比邻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B.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C.且与欲常马等不可得。 译文:非常想跟普通的马相等但是办不到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它叫,却不能通晓他的意思。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和其它四部儒家经典《诗》《书》《易》《春秋》并称为“五经”。
C.“黄衣使者白衫儿”中“黄衣使者”指出使宫市的太监,因其着黄服而称之;“白衫儿”则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D.“天启壬戌秋日”中的“壬戌”干支历纪年,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古人按照甲子、乙子、丙子……依次组合。
5、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引用“ _________”和“ _______ ”的典故抒发了诗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
【2】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2)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_________,禅房花木深。(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4)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白居易《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2)课外阅读积累。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人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如有人停藏在家宿食,与犯人同罪;若有人捕获前来,或首告到官,支给赏钱一千贯文。”鲁提辖正听到那里,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拦腰抱住,拉离了十字路口。
此文段节选自《水浒传》,“犯人”因_________________ (事件)被悬赏捉拿,那“一个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
8、阅读《守正与出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家著名出版机构,百余年来始终坚持“守正出新”。重要的基本古籍,即使内容再专,市场再小,也要坚持出版,此为“守正”。同时,挖掘典籍中的精华,让大众通过不同的载体和方式共享传统智慧,比如大胆放下繁体竖排的身段,采用新式标点、简体横排,既让经典的面目亲切可爱,又不减古籍整理的严谨态度,此为“出新”。
②“守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正”者,大道也。既包含道德操守,又包含客观规律,还包含正确理论。一切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东西,以及从无数次成功失败中得出的宝贵经验,都谓之为“正道”。
③“出新”,则是创新、变化。哲学家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有位著名企业家畅谈成功的秘诀也是一句话:“拥抱变化。”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古往今来,适者生存。在不断变革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审时度势,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抱残守缺,刻舟求剑,不思变化,只会越来越被动,越来越落后。
④守正与出新是辩证的统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发展就要兼顾“守正”与“出新”。
⑤“守正”是根基。A“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就党和国家的发展,十分明晰地阐明了我们的坚守和根本。这就是“守正”。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抛弃了,或变得似是而非,随之而来的往往不会是我们向往的自由和幸福,而是混乱和灾难。一些国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很多,但在守正与出新中迷茫,盲目求变而失去根基,是其重要原因。
⑥“出新”是希望。当年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的“同时胜利论”,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一国胜利论”,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出新”。这样的“出新”带来了十月革命,也带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B“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我们必须大步向前,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才能在变化中不失方寸。
⑦中华民族从文明古国一路发展,历经数千年而不坠,正是因为兼顾了守正与出新的哲学。一味教条,陷于僵化,不懂得变革,就会被时代抛弃;一味求变,事事盲动,就会打破矛盾的统一,违背事物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背叛根本,不忘初心,当变则变,变则通矣。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7月28日,有删改)
【1】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2】文中画线(A)、(B)两句都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其用意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
【3】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9、题目一:“晒”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两个义项:(1)太阳把光和热照射到物体上;(2)日光下吸收光和热。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晒”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展示自己的东西或信息,得以分享,如晒一份读书心得,晒一个自己喜爱的小物品,晒一次有意义的旅行,晒一份美好瞬间的心情……
请以“晒晒我的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