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A.吕后
B.慈禧
C.武则天
D.王昭君
2、学校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了一份历史手抄报,同学们搜集了如下一些图片,你认为这份手抄报最恰当的题目是
A.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
B.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C.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
D.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
3、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B.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郑和的远航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D.郑和船队仅首次下西洋时就达到27000多人
4、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有一部医书收入了药物1 800多种,收入药方11 000多个,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它是以下哪一部医书(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5、“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这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口号,在众多的起义事件中,杀出重围,最终胜利的人物是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6、“澶渊之盟”冶签订的双方是( )
A.金和辽 B.辽和西夏 C.宋和辽 D.宋和西夏
7、如下图所示,展示的是我国北宋时期政权并立形势示意图,其中,图示较为恰当的是
A.
B.
C.
D.
8、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这部著作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天工相配合的观念。这部著作是
A. 《伤寒杂病论》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10、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
A.诗歌
B.散文
C.戏剧
D.词
11、1956年底,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使毛泽东高兴的原因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2、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下列属于昆曲的代表作的有。
①《窦娥冤》
②《桃花扇》
③《牡丹亭》
④《长生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束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 杨坚
B. 李渊
C. 李世民
D. 武则天
14、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蝶恋花》
C.《满江红》
D.《念奴娇•赤壁怀古》
1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诗句的历史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下列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准确的是
A.发生在唐太宗统治时期
B.引发了黄巢起义
C.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造成了唐朝灭亡
1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应理解为(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C.在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7、12世纪初,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协助金攻辽中京。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的腐败和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世纪后历史又上演了相似的一幕。这一幕是( )
A. 金灭南宋 B. 蒙古灭西夏
C. 蒙古灭南宋 D. 元灭西夏
18、宋代儿童启蒙教育念的《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表明当时( )
A.尚武风气盛行
B.全国读书风气深厚
C.藩镇混战割据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19、对下图所示内容解释正确的是
A. 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B.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C. 明朝设立特务机构,加强皇权,镇压官民
D. 清朝制造文字狱,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20、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他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21、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____,南至余杭。
22、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被誉为“诗仙”,_____________被誉为“诗圣”。
23、城市见证历史。
(1)见证了“CHINA”的由来,北宋时,被称为中国瓷都的是______。
(2)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______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明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______。
24、蒙古和________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_______年,蒙古灭金。
25、农业的发展
(1)原因:南方战乱较少;____人带去先进技术;劳动人手充足;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这是南方农业超越北方的原因。
(2)表现:宋朝时期,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____。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的谚语。到____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6、雕版印刷术:我国在____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____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27、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文学艺术的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8、南宋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徽调不断吸取昆曲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
29、__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最优秀的是__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
30、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_______,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31、连线题
32、根据线索列举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贞观时期因敢于犯颜直谏,被唐太宗喻为“镜子”的大臣是________。
(2)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人物是:________。
(3)“安史之乱”的“安”所指的人物是________。
(4)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开创殿试的人物是________。
(5)“黄袍加身”,“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的人物是________。
33、隋唐时代特征:繁荣而开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片的人物是中外交流重要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简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请你写出唐朝中外交流的其它事例。
材料二 图1、图2、图3
材料三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翰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两个方面的进步?从图3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