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亳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

    A.汉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2、下表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由此可知(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C.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 3、明清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A.选拨真正有才能的人 B.使古代的文化遗产不被遗忘

    C.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

  • 4、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 帝国的繁盛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

    C. 近代的曙光

    D. 明清王朝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 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提到“宋以前常有大将、后妃或重臣夺权篡位的事情发生,但在960年以后的王朝或为异族所灭,或王室内部争夺王位,但再无臣下篡权并获得成功的事例发生。”这是因为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宋朝重视吏治的结果

    C.宋朝重视人才选拔

    D.宋朝的偏安政策

  • 6、我国历史上曾建都北京的朝代有( )

    ①秦 ②西汉 ③元 ④明 ⑤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 7、签订“澶渊之盟”的是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 8、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 现上述观念的是(  

    A.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平定葛尔丹叛乱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 9、初一(3)班历史老师在讲解某一课时,投放了四幅图片(如下图)。主题是”

    A.盛唐气象

    B.唐朝衰亡

    C.都市文化

    D.中外交通

  • 10、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A.《水经注》、《农政全书》

    B.《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C.《缀术》、《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 11、学校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了一份历史手抄报,同学们搜集了如下一些图片,你认为这份手抄报最恰当的题目是

    A.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

    B.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C.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

    D.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

  • 1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涿郡

    B.洛阳

    C.江都

    D.余杭

  • 13、诗歌既抒发作者情怀,也反映社会现象,下列诗句描写的社会现象反映的是

    诗句一: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诗句二: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14、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下列关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B.南宋的会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设立广州十三行管理海外贸易 D.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 15、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吗?此剧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剧中主要人物萧峰是契丹人。那么统一契丹建立契丹国的是

    A. 松赞干布

    B. 元昊

    C. 阿保机

    D. 阿骨打

  • 16、印度是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最值得查阅的是( )

    A. 《资治通鉴》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 《马可波罗行纪》

  • 17、我国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叫

    A.交子

    B.会子

    C.票子

    D.橙子

  • 18、宋元时期,欣赏戏剧表演已经是市民的主要生活之一,这一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A.杂剧 B.昆曲 C.京剧 D.越剧

  • 19、辽朝的建立者是(   )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C. 李世民 D. 赵匡胤

  • 20、西夏的建立者是

    A. 阿保机

    B. 元昊

    C. 阿骨打

    D. 努尔哈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乱局面的朝代是

     

  • 22、明代在位48年,20年不上朝,不批奏疏的皇帝是________

  •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3)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4)唐代记载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的重要文献

  • 24、__________》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_________》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 25、李白被誉为________,杜甫被誉为________

  • 26、游历西安,站在“____________”的起点,寻踪这条沟通欧亚陆上交通道路;赤壁怀古,可以感叹昔日之战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7、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 28、两宋时,原产于越南的 ______ 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 ______ 成为著名的瓷都。

  • 29、经济重心的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___时最后完成。

    (2)表现:“苏湖熟,天下足”;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 30、明代引进了原产于_______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下列古诗与节日用线连接起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所给的信息,请将相关人物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1)敢于直言,经常提醒皇帝居安思危,被喻为“一面镜子”,他是________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________

    (4)“他率领本部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重返祖国”,他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谢弗评价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3个世纪中,几乎亚洲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材料二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

    项目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海航次数

    7次

    4次

    各次航海船只

    大小船只200多艘

    最少3只,最多17只

    每次航行人数

    2.7~2.8万人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到达范围

    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牙买加等第

     

     

     

    材料三  (清朝时)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举出反映该政策的任一史实。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次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清朝的“与外界隔绝”的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古代中外交往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