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华北平原主要发展轻工业
2、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示意图”,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④②③①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③①
3、美国阿拉斯加州的森林及石油、天然气、黄金等矿产资源丰富,渔业产值名列全美前列,水产品加工业发达。安克雷奇是该州最大城市及主要渔港,受暖流影响,港口终年不冻。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阿拉斯加半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
A.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B.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地带
【2】关于阿拉斯加州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低纬度
B.跨东西两半球
C.西半球
D.北临北冰洋,南临大西洋
【3】阿拉斯加州水产品加工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B.矿产资源丰富
C.市场狭小
D.劳动力众多
4、一艘游轮从荷兰出发,前往中国,并沿途游览沿线风光,如果从最近线路,则该邮轮沿线依次会经过( )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5、关于日本描述正确的是( )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地跨热带和北温带
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6、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区,适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合发展的产业是( )
A.种植业和渔业 B.畜牧业和养殖业 C.林业和渔业 D.畜牧业和林业
7、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大约是( )
A. 三分之二是陆地 B. 各占二分之一
C. 四分之一是海洋 D.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8、下图是2021年11月21日覃塘区天气预报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1月23日(周二)白天的天气状况是( )
A.小雨
B.多云
C.阴
D.晴
【2】这几天里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周日
B.周一
C.周二
D.周三
9、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
C.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牛羊肉也是常见的食物
D.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措施是植树种草
10、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④ 季风气候显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黑种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种人数量占本区居民的50%
B.本区的黑种人是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贩卖过来的
C.黑种人大多数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才华
D.本区黑种人在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相同
12、我国拥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500多个。领海基线是测量沿海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起点。读“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主张的领海宽度是
A.12海里
B.24海里
C.200海里
D.350海里
【2】渤海和琼州海峡位于我国领海基线向内一侧,属于我国的
A.毗连区
B.领海
C.内海
D.专属经济区
13、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国家众多,人口稀少的地区 B.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一个军事同盟组织
C. 畜牧业、制造业、旅游业都很发达 D. 经济立足于国内,对外贸易不发达
14、关于海洋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B.海洋是资源的宝库
C.海洋是气候的调节器 D.海洋是鸟类的故乡
15、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防治凌汛
B.治理泥沙
C.加固黄河大堤
D.统一调水
16、下图中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20°N
B.北回归线
C.23.5°S
D.30°N
17、有热心驴友将“追寻金秋”的四条路线晒到网上,路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路线②经过地区入秋时间有所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2】关于四条“追寻金秋”线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①线路主要经过的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B.②线路深秋(11月1日左右)南北温差较大
C.③线路穿过昆仑山脉和柴达木盆地
D.④线路穿越我国最湿润的盆地和最高的高原
18、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满族
B.壮族
C.回族
D.蒙古族
19、下列地理事物与秦岭—淮河一线相吻合的是( )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 1月0℃等温线
20、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是
A. 西亚白种人佛教发展中国家 B. 巴西黄种人西班牙语发展中国家
C. 美国白种----基督教发达国家 D. 日本黄种人日语发展中国家
21、香港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 .
22、读“气温日变化图”,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____。
2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
24、根据所学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地球运动 | 运动方向 | 运动周期 | 产生的地理现象(各写两点) |
自转 |
|
|
|
公转 |
|
|
|
25、世界上三大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26、( )、( )、( )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27、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当前最大的生态问题是 ,针对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通过 、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等等。
28、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
29、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地区平均每_____的_____数量,亚洲_____和_____、_____、南北美洲_____等_____纬度_____是人口稠密地区,这些地区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_____,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_____.
30、位于___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______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3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左为“一带一路”路线示意图,右为北极海冰多年冰情数据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带一路”东端为________洲活跃的经济圈,西端为发达的________洲经济圈,中间腹地国家大多数为____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海上丝绸之路传统航线经过南海、A马六甲海峡、B印度洋、C________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最后到达D荷兰鹿特丹。
(3)央视记者沿“一带一路”采访报道。记者发现,从中国开往欧洲的班列,满载________(填序号:①化妆品②茶叶③汽车④牛奶)等货物;中国与意大利等欧洲发达国家之间的这种国际合作被称为“________”(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4)海上丝绸之路北极航线也称为“冰上丝绸之路”。读上面海水结冰面积图,与海上丝绸之路传统航线相比,“冰上丝绸之路”的劣势是:结冰期长,可通航时间短。由图可知“冰上丝绸之路”最安全的通航时间是________月份。
32、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土高原南连____,北抵长城,西起乌鞘岭,东至____。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高原),B____(山脉),C____(山脉),D____(河流)
(3)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4)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
(5)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带:从季风区看,属于____ ,从四大区位置看,位于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级阶梯。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在202年2月4日至20日在我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也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之后第三次举办的奥运赛事。2022年冬奥会,北京市将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市将承办雪上项目比赛。
材料二 雄安至大兴国际机场快线是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区域快线,线路时速160公里以上,建成后实现雄安新区启动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半小时至北京金融街一小时通达目标。
(1)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我国的内海A____,西面和黄土高原以_____山脉为界。北京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等条件举办冬奥会,体现了________的城市职能。
(2)北京历史悠久,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会为参加2022年冬奥会的外国游客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结合图中信息,从气候角度分析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4)雄安至大兴国际机场快线建设后,预计将有更多的央企和金融机构迁至雄安新区,这将有利于缓解北京的____________等压力。
34、下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为亚非分界线____运河,位于非洲板块和____板块交界处。
(2)新西兰位于____洲,地处____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和地震。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②大洲的国家主要属于____(发达/发展中)国家。
35、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共分为 大板块,其中,A处为 板块。
(2)B处是 板块,它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发生 (碰撞挤压、张裂)运动,位于两者交界处的红海将不断 (扩张、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