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要给我们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②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 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③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 着血液一样。
④有一个想法 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A.衰败 羡慕 喷涌 安抚
B.衰微 羡慕 喷涌 安抚
C.衰微 渴慕 喷涌 安慰
D.衰败 渴慕 涌动 安慰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浸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 小明长着一张普通的验,无论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C. 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阴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 荣获“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也有普通的劳动者。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陆定一,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老山界》一文,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展现了红军战士的乐观精神和坚强意志。
B.“抗美援朝”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魏巍的一篇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后,“最可爱的人”成了人们对志愿军战士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
C.“他之所以不愿和她再联系,是因为两个人在生活中的处境差异太大”中“不”和“再”都是副词,“和”是连词,“在”是介词。
D.“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家人闻归讯的喜悦心情,渲染了家中的欢乐气氛。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妖娆 真谛 沧海桑田 风起云涌
B.闲适 禁锢 迥然不同 酣然入梦
C.解剖 仰幕 无暇顾及 遮天蔽日
D.轻盈 慰藉 兀兀穷年 袖手旁观
5、下列选项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就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说》——司马光——《资治通鉴》
B.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野草》
C.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D. 《卖油翁》——欧阳修——北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国际拳王熊朝忠的名字,在文山可谓家喻户晓。
B.富宁驮娘江两岸竹树掩映,江中碧水涟涟,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C.在全校篮球比赛中,小军锋芒毕露,帮助自己的班级夺得了冠军。
D.建州60年来,文山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阅十余岁 (______) (2)竟不可得 (______)
【2】翻译下面语句。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4】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9、按要求填空。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天净少·秋思》中点明主旨,表达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默写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植物爱听和谐音乐
①一群喜欢户外运动的青年男女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的一处原始森林,发现了一种会跳舞的树。当时,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有人提议就地歇息。一个活泼好动的年轻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播放了一曲轻松舒缓的乐曲。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旁边的两棵小树随着乐曲晃起身子来,滑稽可爱,随行的人全被它逗乐了。大家忘记了疲劳,跑过来欣赏小树跳舞。有人提议:“换一首曲子,换一首曲子。”又有人喊:“换快节奏的。”于是,收音机的主人调了频道,换了一曲激烈的摇滚乐。奇怪的是,刚才还在摇头摆尾的小树突然停止不动了,像是被突然吓着了似的,静静地呆立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它只会跳优美的舞蹈,不会跳强劲的舞蹈呢?于是,年轻人又调回刚才的频道,小树听了这优美的曲调,又开始摇头摆尾。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小树喜欢轻柔、温和的曲子,不喜欢节奏强烈的乐曲。
②事实真是这样,小树的确是只爱听舒缓的音乐,激烈亢奋的曲调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法国农科院一位专家为了验证植物的音乐细胞究竟有多浓,异想天开地把崭新的耳机套在一棵番茄上,每天定时播放3个小时的音乐。数周后,奇迹出现了,这棵番茄长势强劲,比周围任何番茄结的果实都多,而且个头儿大,每个果实平均重达两斤以上。
③还有一位科学家,每天下班后都喜欢在自家花园里拉上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打理花园的妻子惊喜地发现,濒临死亡的雏菊又重新绽放了生机。不仅如此,音乐就像兴奋剂,那些平常蔫头耷脑的花儿们听了音乐,一朵朵开得热烈而灿烂。后来,她的科学家丈夫翻阅资料,才明白这是小提琴的功劳。那些花儿,正是因为听了优美的音乐,才焕发了生机。它们的叶子绿得茁壮而卖力,花开得鲜艳而硕大,这让科学家欣喜万分。凭着职业的敏感,这位科学家开始思索,既然花儿这么热爱音乐,庄稼会不会也是如此呢?他开始有意识地在稻田里播放音乐。他每天上午准时来到稻田,给水稻们播放半个小时的轻柔乐曲。一个月后,这片田里的水稻比普通生长的水稻要高出30多厘米,也就是说,是音乐代替了化肥使它们长得又高又壮。
④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为什么它们接触了音乐,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⑤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在优美、轻快声波的反复刺激下,植物体内的物质分子会发生共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被悄悄激活,开始运动。正是这一过程促进了新陈代谢,加快了细胞分裂,大大地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发育。如果适当地对植物播放音乐,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不过,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反之,植物听了节奏强烈的打击乐和摇滚乐,不但不会长势旺盛,还容易暴病而亡。这可绝不是闹着玩的。别看它们不会说、不会表达,但它们绝对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小树爱听舒缓音乐,因为悠扬柔和的音乐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
B. 如果对植物播放音乐,植物细胞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使植物快速生长。
C. 草本植物没有发达的听觉器官,听力系统也不完备。
D. 节奏强烈的乐曲不利于植物生长,甚至会使植物死亡。
【2】下列关于原文的说法有误一项是( )
A. 本文是事物说明文,采用了从发现现象到探究本质的逻辑顺序。
B. 本文综合运用了说明、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C. 文章第①段运用生动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 文章第④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3】如果在曲风激烈的《最炫民族风》和舒缓轻柔的《绿岛小夜曲》中选择,哪一首适合放给植物听?说说理由。
11、阅读《“小地主”》,完成下面小题。
①它歪着脑袋,嘴巴向上翘成45度角——我看不出恐惧和紧张,它的表情就像在示威。可以肯定,这是一只雏鸟,因为它的神态太天真了,有种孩子式的任性。我初见到它时,它正扑腾着翅膀,累得气喘吁吁却收效甚微地停在大树底下。我不知道它是急于成长,趁父母不在就翻窗跳出家门,还是太过淘气,总在试飞练习中逃课才造成今天的危险局面。我弯腰捡起它,它用小翅膀用力拍打着我的手,并发出带着感叹号的抗议,非常反对。如同外婆威胁童年的我“大灰狼来了”以使我听话,我教育它说:“别动,有猫!”
②它的体形比麻雀大,羽色黑灰,我们宿舍为它的身份争论起来,有的说是喜鹊,有的说是乌鸦。我总结,说它是乌鸦的人肯定出于嫉妒。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拥有救助小鸟的机会,只不过这次的幸运落在了我头上。我从感情上不希望它是乌鸦,也许这在鸟类看来是种族歧视的表现。面前摆着小米、菜叶和清水,可它不吃不喝,就在那儿歪着脖子生气,也不知道是生自己的气,还是生我的。我质问它:“凑合吃吧!难道想让我给你满处捉虫子不成?”它一翻白眼,还是不领情,干脆转过头不理我了。根据它的脾气和对食物的挑剔,我给它起名“小地主”。
③为了让小地主进食,我在洗干净的眼药瓶里装上牛奶,然后我拿着它,像一枚导弹一样向它挤射过来。小地主不知何物,大叫一声——它一张嘴,牛奶就灌进去了。我怕热量不够才放的牛奶,我想大象都能靠喝奶长大,何况你这么个小东西。书上说幼鸟在发育期食量惊人,母鸟辛苦奔波,才能勉强满足它们的胃口。如今,让我像个保姆似的代劳了。由于小地主不配合,吃饭的时候,我不得不找一个人专门掰开它的嘴,我往里填,它吃得满脸都是。它昂着半只眼睛已被糊住的小脸,气愤地盯着我。
④很快就搞清楚小地主的身份了,因为我们宿舍被它的同类包围了。高高低低的树杈上,站了数十只灰喜鹊,也许不仅它的父母来了,连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也来了。小地主一看家里来了人,马上趾高气扬,一声又一声地叫起来,也许是告我的状,反正听了它的一番陈述,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为了破除扣押人质的嫌疑,我打开纱窗,让小地主自由地站在窗台。显然窗台与树枝之间的距离超过小地主的飞行能力,它张开翅膀,呆了一会儿,又理智地收拢了。灰喜鹊家长们似乎不再怀疑我的清白,当我把小地主重新拿进房间,它们没有表示出什么激烈的举动。
(有删节)
【1】“我”为什么给捡来的鸟取名为“小地主”?
【2】第①段中加点的“教育”两个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本文通过我和“小地主”的交往,体现了我和“小地主”之间的什么情感?
【4】文中许多场景都给读者留下了生动印象,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处,说说留下生动印象的原因。
12、下列两个题目,任选其一作文:
题目(1):一路欢歌一路景
题目(2):夸夸我们班的牛人
作文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文中可能影响评分公正性的名字等请用化名代替;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得少于600,书写整洁,格式规范。